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前一天和闺蜜一起聊天,闺蜜表示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喜欢自言自语,有一次他在厨房做饭的过程中,听到孩子在客厅里面讲话,她以为孩子在喊她,就从厨房里面出来询问孩子,结果孩子却表示并没有喊她,但是当她回到厨房之后,又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这个时候她悄悄的来到客厅旁边,结果发现孩子正在和沙发上的棕熊说话。

慢慢的她又在生活当中发现了孩子几次和不同的物品说话,她想要对孩子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又无从下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自言自语,不是和玩具熊说话,就是和积木说话,孩子的这种行为依然让家长很是焦虑,但是一定程度上,家长也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因为这完全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有关。


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在上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已经确立了关于儿童认知所具有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维果斯基提出孩子具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一种是可以在指导之下达到的水平,而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叫做“最近发展区”,也可以被称为学习区。

而最近发展区是动态而发展的。可以根据孩子现阶段所具备的发展水平,可以挖掘其更多的潜在可能性,采用具有更高要求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孩子,将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管是学习技能还是社会交往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最近发展区”,而在最近发展区的两端,则为孩子的“舒适区”和“恐慌区”。

如果孩子一直待在舒适区,那么孩子就会很难具有进步,如果一直待在“恐慌区”,目标过高孩子又达不到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畏惧和退缩。


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二、把握“最近发展区”,可以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1.让孩子变得自信乐观

关于自信,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提出两个概念:“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

其中感觉满意,是指认为自己有权利高兴和享受努力之后的成果。而表现满意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詹姆斯认为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绕过表现满意直接达到感觉满意,简单来说,就是孩子需要在生活当中得到掌控感获得“表现满意”之后才能够达到“感觉满意”。

从某种程度来讲“感觉满意”可以认为是“自我价值观高”,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且拥有发自内心的自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获得各种掌控行为,那么孩子就会不断的提升自我价值感,从而更加的自信和乐观。


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2.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是一个有关延迟满足的示范性试验,在这个实验中还是等待的时间和他日后取得的成绩具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自控能力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孩子使用自言自语的游戏来进行发展区的学习。而在相关的实验中也表明,孩子在运用自言自语的过程中也是孩子在玩“假装游戏”的过程,而假装游戏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各种认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提升。有相关研究发现,孩子参与越多假装游戏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

3.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最近发展区”让孩子沉浸在各种的假装游戏过程中,孩子也在不断的游戏中发展出社交的技能。

有研究发现,3~4岁的儿童会给弟弟妹妹提供更为丰富的刺激,并且也会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而在孩子8岁的时候,能够以高超的技能给弟弟妹妹进行示范。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和动作的指导对妹妹进行反馈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共情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即孩子的“情商”也得到了发展。


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三、家长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发掘孩子的潜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能够成为“脚手架型父母”则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都知道脚手架是建筑施工当中使用的工作平台,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工人们站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原料也会被放在脚手架上,当房子盖好之后,在进行拆掉脚手架。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脚手架施工就非常的困难,但是在施工完成之后,脚手架也需要进行拆除,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房子的使用。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更好地为孩子搭建脚手架。

1.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有一位教育学家讲过一个案例:一个男孩在妈妈严格的教育下三岁就识得了2000多个字,并且会20以内的加减法。其他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未来前途无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一上学就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觉得在学校一点意思都没有,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

在这个案例过程中,男孩的妈妈过早的让孩子学会一些东西,男孩儿也就很容易,因为目标过高,任务太难而陷入恐慌当中,之后也会越发的陷入惧难情绪中退缩不前。

每一个孩子的最新发展学都有所不同,家长们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需要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判断孩子都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能力。


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2.分解目标,分步完成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当中有一个角色叫做董建昌,在他带新兵的时候涉及到教育新兵需要怎么做的时候,有一段训话特别有意思,他说:“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点评!我再做给你看,你再做给我看,再点评!你在做!”

这一段话看似很简单,但是也蕴含着很多的道理,例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习惯性的向孩子进行下达命令“你需要尽快的把玩具收好”“把饭吃完”……却全然忘记了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给孩子帮助,而孩子在困难当中得不到帮助时,就很难跨越最近发展区,学会一样东西。

因此当孩子需要完成一个较大难度的目标时,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将这个目标先进行分解成为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让孩子逐步的进行完成,最后再完成大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降低了孩子完成大目标的难度,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孩子陷入恐慌区,从而顺利地让孩子跨越最近发展,实现能力提升。


孩子自言自语、畏难不自信?心理学家:把握最近发展区


3.家长适时的退出

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包办的代替孩子,在观察那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时,家长们一定要控制住帮助孩子的欲望,需要适时的退出来,让孩子有效的进行独立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孩子的主动。

维果斯基的研究认为,如果父母善于搭建脚手架,就能使孩子进步的更快,在未来也能够更好的努力。

因此家长们不妨更好的把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向着更高的水平进行发展。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