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指出導致過早死亡的食品

科學家指出導致過早死亡的食品

美國《醫學快報》雜誌網站報道稱,愛荷華大學科學小組進行了一次由年齡在50歲至79歲的10萬名女性參與的大型試驗。對她們的健康情況進行了18年以上的觀察。

在致命危險食品名單中有炸薯條、薯片、墨西哥夾餅和墨西哥薄餅等。科學家們建議儘可能不食用這些食品。

最終發現油炸食品是對人最有害的食品。根據調查顯示,那些經常食用油炸食品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了8%。研究發現,食用一份炸雞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13%,食用炸魚和海產品則增加7%。

此前,在《柳葉刀》2016年度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分析了180個國家的人民死於四大非傳染性疾病——癌症、心臟病、肺病和糖尿病的人數。這份世界死亡地圖顯示男性死亡率最高的國家為蒙古國,最低的為冰島;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為塞拉利昂,最低的為韓國。從低至高排列,中國男性死亡率排在第80位,女性排在第75位。

中國的情況要嚴峻很多,70歲之前死於非傳染性疾病的女性佔14.1%,排在第75位;男性佔19.8%,排在第80位。Medicalx-press網站的新聞稿第一句話就把英國、美國和中國放在一起,認為這三國比不上意大利、法國、韓國和澳大利亞對慢性病的防控。

在所有參與排名的國家中,英國男性排在第17位,女性排在第27位。英國為控制慢性病曾採取過不少措施,如食品加上三色燈。限鹽對於改善心血管病的好處眾所周知,但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鹽,由於品種太多,故每種食品含了多少鹽,購買的人不易獲知。

英國政府為了提醒民眾注意加工食品中的含鹽量,特意在食品的外包裝袋上加上了紅、黃、藍三色燈。如果袋子上有紅燈,就表示這是一類含鹽量非常高的食品;若是黃燈,表示這是介於高鹽和低鹽之間的產品;藍燈則表示這是健康食品。再如飲料店遠離校門口。

可樂、雪碧、芬達等碳酸飲料是許多小朋友的最愛,為培養兒童的健康飲水習慣,英國政府下令,所有銷售可樂、雪碧等飲料的機器都必須遠離學校,學校附近的店面也禁止銷售這些飲料。這些促進健康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慢性病流行情況。

美國的情況則更糟,男性排第53位,女性排第44位。美國成年人中慢性病患者比例高達50%,其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70%,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佔美國總醫療費用的86%。

美國政府為了引導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出了多項政策,如反抽菸、提倡體育鍛煉、膳食指導、規律體檢、定期測量骨密度等。美國民眾有良好的全民健身意識、熱衷於體育鍛煉、主動去醫院體檢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但可能源於美國飲食結構偏於高熱量等因素,其慢性病防控的世界排名不太理想。

中國女性70歲前死於慢性病的可能性為14%,男性為 20%。如果按此排名,中國男女分別排在全球第80和76名。其實,中國不同省份間過早死亡的可能性也存在很大差別。早死概率較高的省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

據公開數據推算,目前我國有超過3億的慢性病患者。資料顯示,慢性病致死的幾率佔到我國每年死亡總人口的85%,慢性病佔日常醫療支出的70%左右。

這些年來,我國也在加大慢性病的防控力度,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但由於有些地區經濟落後、居民健康意識差等原因,使我國慢性病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