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原创 kiki Lau

开篇一问:

D君和弟弟各自得到一个芒果布丁,弟弟率先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吃掉然后跑到D君身边要求分享,D非常不愿意,弟弟开始哭闹。D和弟弟同时向父亲求助,父亲这时候该怎么办?


宝宝想法曝光:“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家长们大概都经历过一个孩子的“霸权主义”时期,大约在2岁前后,这个时候的孩子极端起来像极了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朗台”,对所有的人和物品都极大的占有欲。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小天使为啥会有强烈占有欲?

0-1岁,孩子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协调的阶段,除了身体上的基本动作,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吃喝拉撒睡都要听别人(母亲)的;

1-2岁,孩子开始逐渐爬行和独立行走,从每天躺在床上任人摆布到了开始有了实现自我想法的行为能力,这是物权意识的萌芽阶段;

2-3岁,开始真正的物权意识敏感期,随着行动范围的扩张,"我"的意识开始迅速的成长和建立,孩子开始区分属于自己的所有物品,并会对自己的“所有物”进行维权(保护)。

用一句话来去帮助你理解这个阶段,可算拥有自主权的人,对于权力的展现和欲望超乎你的想象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如果你很难理解上面那句话,我们以常年被压榨的苏大强做例子,苏大强是最典型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人生就剩下一个信条——“ZUO”。

要吃好的,要疼我,要孝顺我,要给我零花钱,我要投资买理财,我要住大房子....一旦从束缚到自主,人通常自由的不知道界限在哪里,我们可以认为,终于获得肢体自由的孩子也是这样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所以现在就你就可以理解了,顶着天使面孔的希特勒们(这是我对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昵称)为啥什么都想要。


美国的《幼儿所有权法则》这样形容这个阶段的孩子: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来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权力存在有意义——霸权有理


此期间是孩子重要的自我权益确认和维护时期,如果过于打压物权意识,过度要求分享,孩子在成年后就会缺少为自己维权的意识,任由人欺负也不吭声,甘愿吃哑巴亏;

物权意识重要,但又不可纵容,否则长大后真的就是人见人烦的“守财奴”。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要怎么处理?

我们要限定范围和原则

01帮他区分什么是你的什么不属于你

02不属于你的你可以争取,但要有方式和方法,比如征求别人的同意

03努力争取也可能失败,我们要学会面对受挫的情绪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问题详解来了!

  • 这么小的孩子听得懂么

首先我们需要相信他可以听懂可以接受也可以表达。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想象力丰富那我们家长就需要有相应的想象力,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礼貌,我们家长就要先礼貌待人,我们需要带给孩子正能量就要拥有发现美好的双眼。

我们需要做的是:相信、引导、寻找、赞赏

早稻田博士kiki老师de育儿圣经系列——为人父母的二胎平衡术

  • 太虚幻了,支点儿接地气儿的招儿

还记得开篇一问么?D君是物权意识基本形成后期,弟弟是物权意识初期。

弟弟的物权意识需要家长协助引导、区分、确立;而D君的物权需要受到保护。


结语:你想到答案了么?

答案是:他们的爸爸对弟弟说“属于你的那份已经吃完了,如果你想分享哥哥的那份需要征得哥哥的同意,因为那份是属于哥哥的。

听到此话的弟弟从哭闹转为征求D君的同意,而D君因权益受到了维护也很开心的和弟弟分享了剩下的芒果布丁。

好的父母,需要对每个孩子的权益都要充分的尊重

Hi!我是kiki,
早稻田心理学博士日本女子大儿童心理学硕士
2000小时➕ 儿童青少年成长教育咨询
1000小时➕ 情感家庭两性关系咨询
1000小时➕ 情绪管理时间拖延自我成长咨询
500场 ➕ 讲座 300场 ➕ 团体辅导
10000人 ➕ 受益群体
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如有需求,请随时与我联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