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子的都该看看:平庸不代表差,有天分不代表优秀

你肯定听过这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读了很多遍,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

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

家有孩子的都该看看:平庸不代表差,有天分不代表优秀

所以各位家长,曾大学士读书时也这么平庸,你急什么。

孩子大多是平庸的,别急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跟曾国藩一样,读书吃力,背诵课文不行,反应慢半拍,你的孩子是这样,别人家的孩子也是这样。

如果你只看到了那些站在巅峰上的孩子,是给孩子和自己徒增焦虑而已,毕竟那是极少数。

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从他们上学之时差距不大,到后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原因在于教育。

有的家长步子急了,节奏就乱了;有的家长慢慢来,反而给了孩子调整的空间。

纪录片《人生七年》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有些事是没有定数的。

有时候真的应了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的定数很难说。小时候成绩好,长大后并不一定好;小时候成绩差,长大后变好了。

所以,平庸的孩子不要给他“判刑”,同样的,有天分的孩子更不要得意。

因为天分和平庸之间,差的是勤。

平庸的孩子,要相信勤能补拙

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平庸而不努力。

曾国藩读书十分吃力,却从来没有放弃。曾国藩考进士考了七次,最后一次才高中,期间受尽了老师的嘲讽,他都化为动力,坚持学习。

就像他说的,一遍背不下来,就背十遍,十遍背不下来,就背百遍,直到背下来。

看似是一个笨方法,但却是扎实基础的好法子;现在都讲究学习的快速法,尤其是作文,什么快速策略啥的,都是应一时之急而已。

勤能补拙,即使再平庸的孩子,只要肯在学习上坚持,早晚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天分跟勤劳相比,后者才是根本。

家有孩子的都该看看:平庸不代表差,有天分不代表优秀

大家熟知的詹青云,小时候被老师称为“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劝她爸妈放弃她,可谁曾想,后来会成为哈佛学霸。

这离不开她爸妈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己的坚持。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读书不出众,成绩一般,然后到了初高中一下子突飞猛进,令人费解。

其中缘由不难猜,只要你没给孩子“判刑”,他就还有可能。

即使你现在的孩子可能考试不及格,反应慢半拍,一定要相信勤能补拙,早晚会逆袭。

孩子有天分,不努力也白搭

平庸的孩子往往会努力,反而有天分的孩子不愿努力,他们以为天分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如果天才不努力,那也只是天生的蠢材而已。

就像故事中的小偷,他听了几遍就把文章背下来了,可见他还是有点天分的,可惜没用在正途上,这样的天分就是浪费。

古代时期有个孩子叫方仲永,他长到5岁时,突然有一天要来纸和笔,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家有孩子的都该看看:平庸不代表差,有天分不代表优秀

后来,村民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都能作出来,而且文采也不差,渐渐地有人花钱请他作诗。

他父亲见能赚钱,于是带着仲永到处作诗赚钱,不让他读书,最后仲永成为了普通人。

这个“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仲永的天资如此好,后天教育没跟上,自然会泯然众人。

似乎每个神童都有一个诅咒,那就是最后都逃不过成为普通人的命运。究其原因在于不够努力。

上帝给了一副好牌,不意味着你无论怎么打都能赢;而即使给你了一副烂牌,只要通过努力,也能变成好牌。

家有孩子的都该看看:平庸不代表差,有天分不代表优秀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平庸,不用焦虑,慢慢培养,他一定会越来越优秀;如果你的孩子很有天分,更要好好努力,将这份天资发挥到最大。

每个人拿到的牌都不一样,但关键在于你的打法。

每一个孩子都有逆袭的机会。同样,也有从云端跌入云泥的扼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