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中華文明璀璨奪目,綿延不斷。鄉鎮承載著豐富生動的傳統文化和歷史記憶,傳承著中華文明血脈。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城鎮化建設日新月異。留住鄉音、鄉思、鄉風,保留鄉土文化記憶,繼承傳統文化精華,挖掘歷史智慧,讓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成為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啟動了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目前,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已出版名鎮志80部,江蘇省入選24部。在第四批中國名鎮志中,全國15部,江蘇省入選4部,《木瀆鎮志》成功入選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古鎮全貌》 華曉忠


徐徐打開蘇州市行政地圖,在蘇州古城西南有煙波浩淼的太湖,巍峨聳立的穹窿山,悠長如練的胥江,青蔥蒼翠的靈巖山,幽幽流淌的香溪河,蜿蜒聯綿的七子山,筆直如箭的採香涇,粉牆小橋的古鎮老街……好一幅壯美而秀麗的江南山水圖畫卷。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香溪晨霧


在這美麗的湖山之間,有座古老而美麗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木瀆。這座因吳王建築姑蘇臺“積材三年,連溝塞瀆”而得名的古鎮,環境優美,風景佳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經濟富強,交通發達,享有“吳中第一鎮”的美譽。自古以來,木瀆“人物浩穰,農賈湊集,雖名曰鎮,其實縣也”(清沈欽韓《木瀆桂隱園記》)。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木瀆 張肇清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善人橋 錢貴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穹窿山東側烏龜墩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片告訴人們,距今7000多年的馬家浜文化時期,木瀆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穹窿夕照

木瀆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木瀆春秋古城北起五峰村,南至合豐村,群山環抱,西通太湖,依山而築,沿盆地邊緣而建,氣勢恢宏、雄偉。古城規劃之科學,規模之巨大,工程之偉大,令人歎服,被列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七子山、五峰山頂上的一個個石室土墩,人稱是“江南長城”。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清代石關,賀九嶺石關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木瀆春秋古城遺址考古


2500多年前,吳王闔閭、夫差在姑蘇山、靈巖山上築高臺,建行宮,“吳王春夏遊姑蘇臺,秋冬遊館娃宮,興樂華池南城之宮,又獵於長洲之苑”(宋范成大《吳郡志》)。如今館娃宮遺蹟依稀還在,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悽婉而悲壯的故事。穹窿山頂上的藏兵洞,相傳是伍子胥視練吳軍水師處;穹窿山茅蓬塢紆曲縱深,相傳“兵聖”孫武曾在此“闢隱深居”,著述兵法。闔閭“將孫武,相伍胥,據山水,建城池,繕甲兵,實倉庾,破楚入郢,威晉懾齊,顯名諸侯,號稱大吳”(明莫旦《蘇州賦》)。木瀆這片土地曾經見證了吳國曆史的輝煌與悲壯。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吳中之巔

秦台山巔上“秦臺”兩個摩崖大字,向人們講述2200多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巡遊來到木瀆,登山眺望湖山勝景的傳說。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曾來到穹窿山,山上國師龕“乃漢留侯從赤松子採赤石脂於此”(《穹窿山志》卷四);茅蓬塢裡的讀書檯,向人們講述朱買臣採樵讀書,實現人生理想與抱負的故事,朗朗書聲依然在山谷迴盪。史學家司馬遷為撰寫《史記》千里迢迢來到木瀆,登姑蘇臺之廢墟,眺望五湖之煙波,感慨唏噓,淹留躊躇。東晉陸玩舍宅建靈巖山寺,開闢了吳地佛教傳播的新篇章。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靈巖雪景》 梅祥根

宋朝,木瀆設鎮,逐漸成為蘇州古城西部的中心。明洪武二年(1369),木瀆設立巡檢司,管轄閶、胥、盤三門外及木瀆、橫塘、新郭三鎮。清康熙、乾隆兩朝帝王南巡到木瀆訪古尋勝,其中乾隆皇帝六次到木瀆,賦詩200多首。乾隆十一年(1746),吳縣縣丞移駐木瀆,又設千總駐防。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2005年,木瀆被評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4年,木瀆被列入蘇州市“強鎮擴權”改革試點單位,賦予部分縣級經濟與社會管理權限。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木瀆地處太湖之濱,山河毓秀,形勝地美,名勝古蹟星羅棋佈,自古就是蘇州西部風景名勝核心區。1982年,木瀆被列為國家級太湖風景區13個景區之一。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天池山蓮花峰


木瀆境內有大小山頭20多座,擁有穹窿、靈巖、天平、天池、堯峰、七子(一名橫山)等吳中名山。位於境內西南的穹窿山是蘇州海拔最高、山體最大的山峰,山勢峻秀,紆曲幽深,三峰突起,群山拱衛,自古有“吳郡名山第一山”(宋楊備語)之稱。位於古鎮西側的靈巖山,青松蒼翠,萬木蔥蘢,素有“秀絕冠江南”之譽;奇石或坐或立,或臥或挺,形象眾生,儼然是一座天然石雕藝術館。天平山怪石林立,清泉潺潺,紅楓萬丈,人稱“三絕”,馳名中外。七子山綿延起伏,其林澗之美,峰壑之秀,雲景之麗,泉石之怪,享譽吳下。天池山奇峰異石,天池古泉,以幽靜著稱。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奇峰異石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靈巖奇石-烏龜望太湖


木瀆寺院道觀眾多,宗教文化發達。穹窿山上真觀始建於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是蘇州最古老的道教場所,鼎盛時有殿宇36座、房屋5048間。穹窿山因此擠身中國道教十大名山,被譽為“穹窿福地”“聚靈勝境”。建於宋朝的寧邦寺,依山而建,鑿崖構屋,氣勢雄偉,海雲禪洞裡的唐彩觀音臥佛,長18.8米,高3.8米,成為江蘇省臥佛像之最;寺旁的玩月臺,銘刻的是韓世忠與部將仰面冷月、抹淚長嘆的痛楚與無奈。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穹窿山上真觀三清閣

天池山寂鑑寺石屋石佛,是江蘇省內罕見的元代石構建築。花山半山腰的接引石佛,高“三丈六尺有餘”(清乾隆《吳縣誌》),由整塊岩石雕鑿而成,體魄雄壯,稱為“吳中第一大佛”。靈巖山寺歷代高僧輩出,香火綿延;近代高僧印光卓錫山寺,修道弘法,成為舉世聞名的淨土宗專修道場。1980年創辦的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為全國寺院培養輸送了一批批有文化、懂佛學的青年僧侶。1983年,靈巖山寺院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重點寺院。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靈巖山寺

木瀆擁有獨特的植物資源,穹窿山茅蓬塢紫楠林是蘇南地區罕見的中亞熱帶過渡到北亞熱帶的地帶性天然次生森林區,1981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自然保護區。穹窿山森林覆蓋率達99%,山上生長著210多種植物和150多種中草藥材;山裡的空氣負離子含量每立方米2萬個,是一般空間負離子含量的四五百倍,被譽為蘇州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1993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東吳國家森林公園”。天平山的紅楓聞名海內,是全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楓葉紅了》 趙永清

2006年,木瀆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17年,木瀆有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3處。全年接待中外遊客50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億元。


中國園林古鎮


春秋時,吳王夫差在靈巖山上建亭臺,築長廊,鑿池井,植嘉木,種香卉,館娃館成為中國最早的山頂花園,開創人工造園之先河。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木瀆春曉

木瀆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成為文人雅士卜居隱逸的首選之地。宋朝,張廷傑歸隱天池、花山,營造“就隱”,搜奇選勝30年,刓剔巖竇,疏導泉源,負山崖,創亭榭,佳花美木滿庭園,四時景色有奇觀。明朝,徐政在西跨塘橋側築凝翠樓,與文徵明、王寵輩結吟社於此。書畫家陳道覆在白陽山下築五湖田舍,茂林修竹,花源柳隩,鴨闌鶴圃,極幽居之勝。郭仁後裔在七子山北麓建花園,闢桃浪館、靜文閣諸勝,花園山因此得名。趙宧光構造寒山別業,千尺雪、綠雲樓、飛魚峽、馳煙驛、澄懷堂、清暉樓……錯落有致,冠絕吳中,惹得乾隆皇帝流連忘返,六次巡幸。範允臨築天平山莊,寤言堂、魚樂國、來燕榭、聽鶯閣、宛轉橋……依山而造,因地建築,成為一代名園。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古松園 (陽春白雪)

明末清初,靈巖山北麓的水木明瑟園,有升月軒、聽雨樓、暖翠浮嵐閣、桐桂山房諸勝,著名畫家王石谷曾繪以圖畫。清康熙年間(1662—1722),吳銓在木瀆東街築遂初園,樓閣亭榭,臺館軒舫,連綴相望,嘉花名卉,四方珍異,鹹萃於園;裔孫吳泰來又構掬月亭、鷗夢軒、凝遠樓、清曠亭、橫秀閣,極盛一時。徐惇覆在西跨塘青龍澗旁構築“繭村”,有經耒堂、如谷齋、碧深、梅畛、疏雨林亭、紫香庵、螺龕、飲虹澗,“水木崢泓,房廊深靜,為(橫)山北園亭之冠”(清《橫山志略》)。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虹飲山房 周建華

乾隆年間(1736—1795),狀元畢沅在靈巖山麓築靈巖山館,佔地30畝,耗銀子數十萬兩,有御書樓、九曲廊、澄懷觀、畫船雲壑、硯石山房等,極其雄麗壯觀。山塘街上的虹飲山房,既有江南園林之秀美,又有皇家園林之雄偉,“高廟四次巡幸,詞臣隨扈必信宿於此”(民國《木瀆小志》),俗稱“乾隆民間行宮”。山塘街斜橋邊的羨園(俗稱嚴家花園),四季景色,薈萃一園,亭榭池閣,新意層出,建築學家劉敦楨稱“清幽之趣……其翹楚也”(《蘇州古典園林》),園林專家童寯稱“斯園結構之精,不讓城市”(《江南園林志》)。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嚴家花園(羨園)


明清時期,木瀆有私家園林30多處,因此有“中國園林古鎮”美譽。歲月滄桑,2017年古鎮老街上存有羨園、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第四處園林,並已列入蘇州古典園林名錄。


人文薈萃之地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范仲淹紀念館

木瀆自古人文薈萃,西漢朱買臣家貧而好學,勵志奮發,最終實現人生的遠大理想。東漢高士梁鴻偕妻孟光,不遠千里來到木瀆,寓居在靈巖山北梁巷,留下舉案齊眉的千古佳話。唐朝“詩仙”“詩聖”“詩豪”“詩王”先後來到木瀆,“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李白);“東下姑蘇臺……撫事淚浪浪”(杜甫);“豔傾吳國盡,笑入楚王家”(劉禹錫);“天平山上白雲泉,雲本無心水自閒”(白居易)。“溫李”“皮陸”也來了,“吳王此地有樓臺,千年事往人何在”(溫庭筠);“水打城根古堞摧,盡日傷心人不見”(李商隱);“半夜娃宮作戰場,血腥猶雜宴時香”(皮日休);“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一首首雋永的詩歌,令人感慨萬千,蕩氣迴腸。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高義園”牌坊

五代時,隱士陸遹隱居金山,山頂巨石上鐫刻“最勝”二字,“字徑丈餘,筆力奇勁,翩翩動人”(明《金山雜誌》)。宋朝,范仲淹遷葬祖墳於天平山,留下的是中華傳統美德;佇立高義園、忠烈廟前,讓人想起一代名臣“先憂後樂”的博大胸襟與情懷。韓世忠情緣靈巖山,墓前巍巍“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長近1.4萬字的碑文敘述的是一代名將收拾金甌的傳奇與悲壯。大詩人范成大尤愛木瀆,長眠於天平山仰天塢。張可九、柯九思、鄭元祐、楊維楨、薩都剌、倪瓚等元朝名流來到木瀆尋古探幽,吟唱抒情;楊基曾經結廬赤山。元末明初“黑衣宰相”姚廣孝在穹窿山為僧,賜第茅蓬顯忠寺。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榜眼府第 張炎龍

相傳建文帝稅駕穹窿積翠庵,皇駕塢、皇駕庵、皇墳見證了那段離奇詭譎的歷史。狀元吳寬讀書堯峰山,歸葬花園山,墓前狀元浜涓涓流淌是綿綿不絕的中華優秀文化。徐有貞、沈周、王鏊、祝允明、唐寅、徐禎卿、蔡羽、文徵明先後來到木瀆,無不留下詩文書畫。楊循吉讀書金山,著有《金山雜誌》。明末,狀元宰相文震孟讀書竺塢,並長眠於此。


清朝,汪琬在堯峰山麓築山莊,葉燮在橫山講詩學,沈德潛在山塘街潛心讀書著述……多少名流曾在木瀆演繹人生的輝煌。沈磐、張永夫、黃子云、盛錦才思橫溢,詩情勃發,譽為“靈巖四詩人”。沈欽韓貫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是著名訓詁考據、歷史地理學家。改良主義先驅馮桂芬晚年退居木瀆,纂修府志,匯聚各路才俊於一堂。民國年間,李根源隱居小王山,廬墓守孝,經營“松海十景”。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小王山

木瀆又是一個名家輩出的工藝美術之鄉,“書家事社,琴客印人,工藝之巧,罔不絕倫”(民國《木瀆小志》)。宋代,袁遇昌以像塑嬰孩名播四方,王惟清以善制墨聞名八鄉。元代,朱碧山制銀器,精妙絕倫。明代,金山石匠陸祥曾參與北京宮殿營造;朱端擅長錫器製作,造型奇古,譽為“朱象鼻”。“吳中鐵工不絕,今出靈巖山下數家,能鍊鐵成鋼,制刀者資之……銅作亦出木瀆,王家其制香球及鎖皆精巧”(明《姑蘇志》)。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沈壽繡《松鶴圖》(局部)


清代,靈巖山鍾士奇仿製諸葛亮木牛流馬,能盤走几上;孫莊周壽民妻湯氏制麥柴團扇,“極工巧,他人仿之莫能及,四遠皆購之,為山中之贄”(民國《木瀆小志》)。這裡曾經走出陳道復、王寵、徐枋、張宗蒼、黃孝錫、沈祚昌、吳健甫、袁培基、沈玉山、韓樹青等書畫篆刻名家,以及沈壽、顧文霞、李娥英等刺繡工藝大師。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2008年、2011年,木瀆被文化部兩度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現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4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10人;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2個,各級各類“非遺”傳承人20人。


全國經濟百強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木瀆全景圖》 錢桂鋒


木瀆自古就是蘇州西部的經濟重鎮。宋代建造翠坊橋、斜橋將胥江和香溪兩岸聯成一體,木瀆從此成為郡西經濟中心。明朝,除了傳統農桑外,金山花崗石的開採和刺繡業的遍及,使木瀆經濟得以快速發展。清朝,“木瀆為市易都會……自南而東,隸吳縣者鄉聚百數,並投於木瀆”(清沈欽韓《竺林庵碑記》),為吳縣六大名鎮之首。清末,上海灘開埠,金山石大量開採,造就了金山浜、石碼頭兩個集鎮的興盛。木瀆鎮上商賈雲集,嚴、蔡、鄭、徐“四大家族”紛紛投資興業。民國年間,木瀆呈現小發電廠、碾米、榨油等民族工業和工場、作坊、城鎮個體手工業以及農民家庭手工業多層次並存經濟格局;集鎮上商鋪鱗次櫛比,交易活躍,市場繁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農村經濟 錢桂鋒

1956年,木瀆通過公私合營和合作化組建米廠、石灰廠及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1958年大辦地方工業,組建創辦農具、農機、建材、服裝、針織、蘇繡等工廠32家。60年代後期,創辦閥片、味精、飲料、草包、紙箱等工廠。70年代,木瀆東郊先後創辦縣屬工廠22家,成為吳縣工業重鎮。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東街

80年代村鎮工業迅猛發展,1985年農、副、工三業總產值首次超億元,被列為江蘇省首批對外開放重點工業衛星鎮。電扇“小駱駝,跨進大上海”,曾經成為工業產品一時的佳話。此後,木瀆工業經濟總量連續擠身蘇州市十大重點鄉鎮之列,連續多年獲中國鄉鎮企業“十大”百強鄉鎮。90年代起,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村鎮集體企業全面轉制,建立股份合作社,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跨入全國十億元鄉鎮和全國百強鎮行列。1995年名列江蘇省農村經濟百強鎮第9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曾連續9年名列吳縣市榜首。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立交之晨 王紅勇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李寶虎攝


90年代後期起,木瀆規劃建設經濟開發區,構築“六橫五縱”交通網,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進入21世紀,推進城鄉一體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佈局,創建金橋民營經濟工業園。2007年,木瀆鎮(不含原藏書鎮)被納入蘇州中心城區。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善人橋老街牌樓

2012年列為蘇州城鄉一體化先導區。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起始於靈巖山東麓,南環西延高架、中環西線兩大立體交通建成,有力助推經濟發展。木瀆現有經濟開發區、金橋開發區、旅遊開發區、藏書經濟開發區“四大平臺”,擁有(地產)招商服務、金楓創投、金楓廣告產業管理、新城鎮發展、旅遊發展實業等“十大公司”,以創新創意產業、商貿流通產業、精密製造業、生態旅遊業“四大產業集聚”為驅動,推進“兩山一鎮”、鎮區、胥江城、金橋工業園、古鎮及藏書等“五大區域”的產城融合、文旅融合,打造現代化蘇州中心城區。2017年,木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7.5億元,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鎮第62名。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藏書中學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新華廣場


吳中首鎮,瀆上名區。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徐揚曾經繪有巨幅長卷《姑蘇繁華圖》,木瀆畫景佔全圖的三分之一強。如今,木瀆正全面實施改革創新、區域聯動、綠色發展戰略,古老的木瀆青春永駐,活力四射,木瀆人正以勤勞、智慧的雙手描繪新的“姑蘇繁華圖”。


(蘇州市吳中區地方誌辦公室供稿)


作者:李嘉球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李嘉球,1954年生。編審(教授)、省作家協會會員。吳縣(今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人。歷任吳縣市地方誌辦公室,吳縣市黨史辦公室副主任,蘇州日報新聞研究室副主任、蘇州日報社志編纂辦公室主任。曾任中國孫子與齊文化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地方誌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地方誌及吳地歷史文化、著有《蘇州狀元》等19部,副主編《吳縣誌》主編《蘇州日報社志》等多部著作。參撰《江蘇省志•人物誌》《蘇州通史》人物卷等作品。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