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文/玄月

圖/網絡

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大學不戀愛?都說大學期間的戀愛是最純潔的,最浪漫的,因為大學期間關係最簡單,也不用思考很多問題,例如:經濟,家境,未來等。

那麼象牙塔中的戀愛真的就那麼美好?其實也有讓人傷神的情節,例如:大一戀愛,畢業說拜拜......電影中的戀愛角色,總是那麼美好,但現實卻是這樣現實,下面玄月從三個大的方面,說說大學校園中的戀愛那些事兒!

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

1、自主性強。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個性突出,重感情、易衝動,不受傳統習俗的侷限,在確定戀愛關係前,甚至在確定戀愛關係後,一般都不徵求雙方父母的意見。

2、戀愛動機簡單化。許多大學生在戀愛中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他們戀愛,只是因為需要愛和被愛。

3、自控力與耐挫力較弱 。

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不往往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隨意放縱,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份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無法自拔,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

4、不成熟性與不穩定性。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呈現低年級化,人數呈上升趨勢。一年級就開始談戀愛的已不是個別現象,有的學生甚至一進校就談戀愛。

這些低年級學生,由於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很多學生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需要,還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對待戀愛問題上簡單、幼稚和不成熟。

在擇偶標準上,往往重外表,輕內在。在戀愛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輕內容。在戀愛行為中,往往重過程,輕結果;重享樂,輕責任。

這種戀愛問題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們在就學期間經濟上尚未獨立,戀愛過程中感情和思想易變,缺乏妥善處理戀愛中情感糾葛的能力,極易造成戀愛的週期性中斷,或對戀愛對象的選擇漂泊不定,戀愛的成功率很低。

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

1、單相思與愛情錯覺 。單相思與愛情錯覺都是戀愛心理的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失誤。單相思使某些學生陷入痛苦的境地,處於空虛、煩惱,甚至絕望之中。

處理不好對以後的戀愛婚姻生活都有消極的影響,因此,陷入單相思的大學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選擇。要想克服單相思和愛情錯覺,重要的是正確理解愛情的深刻含義,同時用理智駕馭情感,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可感情用事。

2、戀愛動機不端正 。有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不是出於愛情本身,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隨大流有從眾心理。這類學生在擇偶時,很少把戀愛行為與婚姻結合起來考慮,缺乏責任感。

還有極少數的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魅力,同時和幾位異性同學交往、周旋,搞多角戀愛,甚至和誰都不確定戀愛關係。

不道德的多角戀愛易引起紛爭、不幸和災難,也極易發生衝突,釀造悲劇,最終是對所有當事人都產生不良後果。

3、戀愛中的感情糾葛 。三角戀愛、父母的反對、或周圍人的非議、戀人之間的矛盾、誤解和猜疑。

4、擇偶標準不切實際選擇對象理想化、虛榮心強。

5、失戀 。失戀帶來的悲傷、痛苦、絕望、憂鬱、焦慮、虛無等情緒使當事人受到傷害。是人生中最嚴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戀所引發的消極情緒若不及時化解,會導致身心疾。

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1)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在戀人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業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體一致。應該是理想、道德、義務、事業和性愛的有機結合。

一般情況下,異性感情的發展是沿著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戀人這一線索發展的,當一個男性成為一個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時,愛情就可能降臨。在分享快樂和痛苦、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愛情就會產生和發展。

(2)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係。大學生應該把事業放在首位,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於談情說愛而放鬆了學習。因為學業是大學生價值感的主要支柱。

當女大學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時,愛情就是一株溫室中的花朵,嬌弱美麗卻經不起任何的打擊。當愛情成為女性唯一的存在價值時,她本人就會失去人格的獨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愛的理由。

(3)懂得愛情是一種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理解對方是為個人和對方營造一種輕鬆和快樂的氛圍,沒有人追逐愛情只是為了被約束。

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現,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別人去愛的人,別人會全心全意愛他嗎?責任和奉獻則意味著個人道德的修養,它是獲得崇高的愛情的基礎。

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2、發展健康的戀愛行為

(1)戀愛言談要文雅,講究語言美。交談中要誠懇坦率自然,不要為了顯示自己而裝腔作勢,矯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遜,汙言穢語,舉止粗魯;相互瞭解,不要無休止地盤問對方,使對方自尊心受損。否則只會使之厭惡,傷害感情。

(2)戀愛行為要大方。一般來說,男女雙方初次戀愛,在開始時常感到羞澀與緊張,隨著交往的增加會逐漸自然與大方。這個時期要注意行為舉止的檢點。有的人感情衝動,過早地做出親暱動作,使對方反感,影響感情的正常發展。

(3)親暱動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親暱動作發揮愛情的愉悅感和心理效應,而粗俗的親暱動作往往引起情感分離的消極心理效果,有損於愛情的純潔與尊嚴,有損於大學生的形象,同時對旁人也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刺激。

(4)善於控制感情,理智行事。戀愛中引起的性衝動,一方面要注意剋制和調節,另一方面要注意轉移和昇華,參加各種文娛活動,與戀人多談談學習和工作,把戀愛行為限制在社會規範內,不致越軌,要使愛情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

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3、培養愛的能力與責任

(1)迎接愛的能力。包括施愛的能力和接受愛的能力。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在理智分析之後,要敢於表達、善於表達,這是一種愛的能力。一個沒有愛心的人,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就應對自己對他人對萬事保持敏感和熱情,就應主動關心他人,熱愛他人。當別人向你表達愛時,能及時準確地對愛的信息作出判斷,坦然地作出選擇。能承受求愛拒絕,或拒絕求愛所引起的心理擾亂。

(2)拒絕愛的能力。自己不願或不值得接受的愛應有勇氣加以拒絕。拒絕愛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在並不希望得到的愛情到來時,要果斷,勇敢地說“不”,因為愛情來不得半點勉強和將就。如果優柔寡斷或屈服於對方的窮追不捨,發展下去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二是,要掌握恰當的拒絕方式。雖然每個人都有拒絕愛的權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摯的感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珍,同時是對一個人道德情操的檢驗。不顧情面,處理方法簡單輕率,甚至惡語相加,結果使對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傷害,這些做法是很不妥當的。

(3)發展愛的能力,培養愛的責任。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的力量只能在人類非性慾的愛情素養中存在。他的非性慾的愛情範圍愈廣,他的性愛也就愈為高尚。

發展愛的能力,就是要培養無私的品格和奉獻精神,要培養善於處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戀愛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糾紛,為戀人負責,為社會負責,才能創造出幸福美滿的婚戀。

大學期間戀愛的你,還好嗎?

4、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大學生的戀愛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遇到各種波折是在所難免的。前面所提到的單相思、愛情錯覺、失戀等等戀愛心理挫折,對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種考驗。

如果承受能力較強,就能較好地應付挫折,否則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因此,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人對失戀的應對方式,反映了一個人心理成熟水平和戀愛觀。一個人能夠理智地從失戀中解脫出來,往往會使自己變得成熟起來。

我是玄月,用溫暖的文字記錄的真情實感,用心聆聽來自你我他的愛情故事,一起尋找愛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