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由艾尔•帕西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一代教父,在其主演的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中,饰演一位双目失

明的军官,失明让他感到绝望可也使得他的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尤其是嗅觉,他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

道讲出香水名字,还可以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闻香识女人

电影牢牢抓住了闻香识女人这一主题,表达了香水气味给人的美好体验,也给万千少女种下了浪漫的香水情缘。

不过,我们中国有句俗语: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大家也许不知道,香水这种美好、沁人的东西偏偏是在“肮脏”文明的土壤中长出来的花朵。

这一切得从那一段有气味的欧洲历史说起。

中世纪欧洲的百年禁浴:被揶揄为“千年不洗的欧洲”

今天的欧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山清水洗,风光旖旎,空气清新的童话世界,卫生环保意识在欧洲是顶级

的,但是有些朋友也许不知道欧洲的禁浴黑历史。

中世纪的欧洲人不爱洗澡,甚至把洗澡看做是惩罚,以终生不洗澡为荣耀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说出来你可能不敢想象,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一整年不洗澡成为常态,甚至有人一生只洗一两次。

这种疯狂的习俗首先在宗教徒之间流行,他们认为洗澡容易引发淫欲,而肮脏的身体更加纯粹自然,也更靠近上帝。

例如,有个叫亚伯拉罕的人坚持了50年不洗头脸,不洗澡,得以被封为圣人;修女西尔维娅也是个坚定的布道者,只清洗手指,除此之外其余部位都不清洁,直到她60岁身患重病亦是如此。

在禁浴的巅峰时期,皇室更是引领“风尚”,成为社会禁浴风向标,民众唯皇家马首是瞻。

有例可证: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一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根据他的御医记录,这位太阳王每年只洗一次澡,甚至有人说,他在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间总共才洗过一次澡。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路易十四

三天不洗澡身上就有异味,何况每年洗一次甚至多年不洗呢,大家可以尽情想象一个全民不洗澡的过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这个气息,简直让人窒息。

还有亨利四世的母亲坚持一生不洗澡,最终被册封为圣女阿涅丝。

诸如此类,不计其数。

社会习俗通常会包含着明显的民族个性,通过对社会习俗的观察解读,中世纪欧洲的文化,遭遇便可见一斑。

洗澡为何发展成了禁忌

重读欧洲史,可以发现,禁浴并不是欧洲的“一贯作风”,它只是中世纪这个特殊时间段的产物。

其实,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都很喜欢洗澡,近乎痴迷;甚至沐浴已经成为了他们社交手段和生活的一部。

特别是古罗马,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还是很放得开的,他们雕塑美术作品比较奔放,浪漫和暴露,追求人体美。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文化精神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也最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

古罗马人建造了许多公共浴室,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去泡一泡,他们泡澡的时候也很讲究:

身上涂油一一温室刮油一一泡澡一一按摩

这一套下来,讲究、舒服。

而且当时罗马公共浴室没有性别限制,可以男女混浴。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男女混浴容易擦枪走火,时间长了公共浴室变了味儿,精致的澡堂变成了糜烂的风月场,沐浴文化温床滋生出淫乱文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古罗马公共浴池

强化伦理的宗教和一些道德感强的进步人士看不下去了,公共浴室、洗澡成了被鄙夷的东西。

另外,公共浴室是帝国的福利工程,全国上下大大小小也得近千家,这每天的柴火供应量就是一个大数目,当时又没有火力发电供热,在生产力低下的古罗马帝国时期,也是凭借强大的国力才可以支撑。

换到小国或者穷人家根本不能快乐舒心的洗澡,每天的柴火钱都拿不出来。

这也还不算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公共浴室卫生清洁状况堪忧,很容易成为病毒细菌的培养基,造成集聚性病毒传染。

虽然罗马公共浴室的供水设备比较完备,但是水质过滤系统还很落后。

大家想一想,公共澡堂的水没有经过氯化处理,使用的洗澡水中可能存活数以百万的有害细菌,每天大量的人进入澡堂搓洗,甚至还有在水中排泄的。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罗马浴场

这些被污染的有害水无法被排出,在浴室中重复利用,在热气蒸腾的浴室中,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病毒培养基啊,人们在里面洗澡不被细菌病毒侵袭才是奇迹呢!

而且,罗马公共澡堂的水管大多是铅做的,用久了没有人更换维护,加上澡堂水体被污染呈酸性时,铅就会溶于水中变成铅离子,从而再次污染水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这种重金属进入人体引起铅中毒。

这下可好,公共浴池发展到后期卫生状况堪忧,去洗澡的人频频生病,本来就引起医生和宗教的反对,恰巧又赶上了黑死病来袭。

黑死病带来的禁浴文化

有朋友会质疑了,黑死病大范围传播致人死亡不假,但是和禁浴有什么关系,洗澡不是能更好的打理个人卫生吗?

不错,按我们现代人的卫生常识和思维来讲,洗澡确实是打理个人卫生的好办法,但是在中世纪欧洲人的脑壳里却是相反的思维。

十四世纪意大利爆发了恐怖的黑死病瘟疫,感染性强,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大规模感染。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黑死病又称鼠疫

被感染的人必死无疑,全身发黑,死状惨烈凄厉,一时间,欧洲乱作一团,恍如人间烈狱。

当时的医生苦苦寻找各种治疗措施,可是收效甚微,人群如烈风中的孤草,倒下的不计其数,人们为了防治,什么奇葩的办法都尝试,吸厕所臭气抵御、羊尿涂抹身体、以病死者脓包以毒攻毒等等,不过都无效。

最终,医生们统一了意见,认为空气会传播病毒,并且煞有其事的进行理论推演:

水的压力尤其是热气让皮肤毛孔张开,从而造成体内各个器官完全置于来自外界的危险之中,而瘟疫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洗热水澡,毛孔完全张开,有毒的空气就会通过毛孔钻入身体。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脏兮兮

病急乱投医的人们开始不洗澡,势必要通过身体污泥抵抗病毒进入表皮毛孔,让污垢成为人体保护层。

皇室更积极,为了隔绝瘟疫保全性命,几乎所有人的开始了禁浴生活,底层人民一看皇家都不洗澡,纷纷效仿。

如此,禁浴时光持续了四百余年,期间,欧洲大小国度可谓是臭气熏天。

香水也正是在禁浴的欧洲应运而生,成为人们遮臭的利器。

小结

禁浴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如此的荒诞不经,但是一切文明都是人对自然对万物的探索进程,都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最不文明的文明:皇室不沐浴,百姓盲跟风,千年不洗的欧洲为哪般

垃圾分类

欧洲禁浴是人们虽对病理学不熟悉,但是也在努力防治瘟疫的一次探索尝试,也正是因为这次错误的尝试,才可以使欧洲人得以反思,引发第一次卫生革命,逐步认识到隔离检疫,安全用水,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免疫接种等防疫手段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文化有差异,看待需理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