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的時候,不要忽略了新手護士的培養

搶救急危重患者,這是一個鍛鍊新手護士的好時機,不要忽略了新手護士的培養。

話 題

@9955

實習的時候沒有參與過搶救,也沒有輪過ICU、急診,都是很平穩的度過了實習生活,也很遺憾,沒能多學點。現在自己上班了,和上級護士一起搭班,雖然多少知道一些我應該做些什麼。夜班搶救人員不夠,勉強我還有點用。碰上白班的搶救,人員太多,我去開通靜脈通道的時候,領導拒絕了我,怕我打針不中耽誤搶救時間,不過確實也是。可是是我所管的病人,如果我不參與搶救,是否也會被指責不參與,還是應該在外面負責其他病人情況?還有一個疑問,如果我不參與,是否下次夜班我需要上場的時候我又能否幫上忙。在很多上級護士的參與下,我彷彿都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因為感覺我什麼都不夠格,大大打擊了我的自信。以後碰上搶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勇氣上,還是應該在外面負責其他的常規護理?

這是我參與搶救的一些迷茫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教

點評

護士 @9955年資雖低,但卻是一個渴望學習、願意積極參加搶救的新手護士。

在護理新生代中,有這樣心理路程和想法的新護士,是個值得用心培養的好苗子。科室遇有急危重傷患搶救時,一定不要忽略了這些新手護士的參與和鍛鍊。

這一點,希望所有的護理同仁看到,尤其是看不上新護士,嫌新護士“礙事”的護理人員看到,從上述話題中,你是否看到了一顆渴求成長與進步的心,看到了一個積極想參與搶救,願意為之付出努力和心血的好護士的影子?從這樣的新護士身上看出了自己當年,也渴求參與救治、有參與意識、尋求歸屬感的自己?

作為臨床護士,大家是不是有個這樣的共識: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大家看不出什麼問題和高下,但在搶救危重病人過程中,最是暴露問題,和看出一個護士水平高低,也是最鍛鍊人的時刻?

年輕護士在搶救時,也許在你這個高手護士的眼裡,是有些不知所措、礙手礙腳,但不經歷這些新手期,不讓他們磨礪,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有經驗,什麼時候才能成長成熟,什麼時候才能獨當一面?


搶救的時候,不要忽略了新手護士的培養


搶救的時候,新手護士怎麼做?

1有一顆愛學習的心

作為新手護士,上面的護士@9955就可以,有一顆渴望學習、進步,有參與意識的心。有心才有內動力,有主觀能動性。否則,單靠帶教老師或是護士長、高年資護士的指使和帶教,不說進步慢,也只能說是被動應付式工作。

2有一雙愛動手的手

不會操作,唯有勤學多練。做過一次,就有一次的經驗和心得體會。珍惜自己手下的每一次操作機會,積累經驗,爭取早日上手。

3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

關鍵的操作和救治措施,要用心去看,去觀察,去揣摩,從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才會有悟性,進步的速度也會飛快的提升。

4有一張善於溝通的嘴

不懂的地方要勤學多問。有時候,高年資護士或帶教老師的一句話,一條臨床經驗,賽過你多日的苦思和疑問。善於與同仁溝通,就能解決很多難題。這是一條捷徑。

5有一雙喜歡跑動的腿

新護士不要跟有資本的護士比,人家有本事有技能有經驗在身,有那個資格擺譜。現在,不是你跟人家計較的時候,多跑腿,能多學到很多你想要掌握的本領。

搶救的時候,科室護理團隊如何做好傳幫帶?

成立科室搶救小組

科室內部組建一個護理搶救團隊(或小組),需要搶救時這個團隊立馬成立,像ICU搶救一樣,搶救的時候,團隊人員精誠團結、親密協作,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的投入搶救。

搶救時做好分工協作

搶救是一個團隊協作性很強的過程。每一次的搶救,所有的參加搶救人員,就是一個搶救團隊。這個團隊裡,有高年資高職稱的醫生護士,也有低年資、低職稱的醫生護士。在這個團隊裡,當班的護士加上其他白班高責護士,其中高責可以負責呼吸道及配合氣管插管,其他白班的高責可以幫忙建立輸液循環,初責就負責記錄,吸藥,推藥……團隊協作精神,在搶救的時刻,最是能夠得到展示和體現。

做好搶救中的傳幫帶

不能因為有的護士年資小,就讓人家退出搶救工作。須知,年輕護士,尤其是新手護士,也是需要成長的,正是需要學習的時刻。如果是新手護士負責的病人發生搶救,一定要讓其參與進來,完成搶救,這樣的護理工作,才能稱得上整體護理。不讓其參與的搶救過程,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利於年輕護士成長和鍛鍊的。此時此刻,更是應該做好新護士的傳幫帶,促使其快速成長成熟,早日成為成手。

適當的點評和指導

看到新手護士搶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為高年資護士或是上級護士,要在事後或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為其指出和指正,適當的為其點撥,為年輕護士的成長,助力加薪。而不是隻會嫌棄年輕人礙事,更不能說,你站一邊去,你能幫些什麼?年輕人需要參與,需要成長。

(來源:中衛護研院)

總之,搶救急危重傷患,最是展現一個護理團隊水平和搶救能力的時候,也是鍛鍊新手護士的最佳時刻,護理同仁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時機,為新護士做好傳幫帶,促進其成長和進步,為其加油助力,而不是使其遭受打擊,讓他們在一旁垂頭喪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