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發燒、咳嗽、疑似、e親密接觸、高傳染性,這幾個字眼聽起來那麼可怕。這是一段如實記錄的親身經歷,幾經思慮,我決定用文字記錄下來。

希望增加大家對從醫院到社區完善的防疫工作的信心,也更加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同時可以思考一下:疫情之下,我們還能做什麼?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輕車熟路卻不斷“被”延長的旅行

2020年1月21日,我們一家五口開始寒假之旅,帶著三娃一起,去一個已經去過N次的國家。同行的還有好幾家親密的朋友,可以預想這是一段非常輕鬆的旅程。我甚至沒有做任何功課,就打算每天吃吃喝喝。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好友們在年三十之夜的開心相聚

在我們出行的前幾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沒有現在這麼嚴重,也沒有多少數據。但出於謹慎,我們全家還是全部戴上口罩去了機場。抵達新加坡機場之後,大家才痛快的把口罩摘下來,大口呼吸這個乾淨國度裡的新鮮空氣。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愜意享受自然的旅行

1月22日晚上,我們去了附近超市。新加坡一切如常,超市還有大量消毒水和口罩,我們只買了一些小瓶免洗洗手液備用。

誰能想到,第二天晚上,這家超市的所有消毒水和免洗洗手液貨架立刻空了。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死亡人數確診人數疑似病例一天天增加,隔離、嚴控、停運……所有嚴重的字眼基本無時差的,從國內到國外。

1月29日,到了我們原本預定機票回北京的日子,早上出門一家出去遛彎兒覓食,看到新加坡僅僅確診了十幾例,而國內數字卻越來越高,當即決定多呆幾天,讓小朋友們多呼吸一下新鮮的天氣。

能夠在異國他鄉,和小朋友們每天吃喝玩樂在一起,組團玩耍,在這個春節裡,顯得多麼彌足珍貴。

2月5日,某天全國新增了3800多例,加上我們原定的新航航班被取消,於是只能繼續延期,不知何日是歸程。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2月4號新加坡的數據

望著國內越來越高攀的數字,同行的小夥伴兒甚至去了超市買了大量食物,戲稱我們做好了過日子的準備。

隨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一向物資充裕且佛系的新加坡也出現搶購物資風潮。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我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情,除了看中國確診了多少例,還要看看新加坡衛生署的官網。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新加坡衛生署

新加坡是一個信息非常透明的國家,每一例肺炎報告都寫著病人的背景,曾經去過哪些地方。

最開始的10例都是武漢人來到新加坡旅遊,之後又確診了一些同行者家屬,再後來,大約從第18例開始,突然變成了當地居民,僅僅是因為買過藥就被傳染了,可見人傳人在當地也並非想象中的。而衛生署公佈的感染者旅行軌跡,

基本是一些大熱的地方,聖淘沙島,VIVO city,金沙酒店等等。

隨著新加坡的數字從個位數,逐漸攀升到十幾,二十幾,迅猛到30多,理想中的趁著滯留期多曬太陽多奔跑的背後似乎也有點隱隱的擔憂,小朋友們的活動範圍逐漸縮小為酒店泳池,經常泳池一泡就是兩三個小時。

有一天泡到傍晚有點發涼的時候,上來時候毛巾不夠了,老大就穿著溼漉漉的泳衣一路走過空調十足的走廊回到房間。當天晚上她就開始出現輕微咳嗽,我的心咯噔一下,之後的幾天,咳嗽斷斷續續,時好時壞,我的心情也不斷起伏。

一方面,我知道她是著涼引發的咳嗽,另一方面,看著新加坡不斷上漲的數據,從20多例一直到40多例,大量的人傳人事實,想起我們每天去過的各種大熱景點,心底還是會有一點點的擔憂,萬一?萬一的萬一呢?

幾經改票,終於回京

經歷了一再的改簽和被改簽(期間大量國航和新航航班被取消)到2月9日晚,我們和朋友一家人終於下定決心,全副武裝的去了機場。

在樟宜機場接受了紅外線測體溫,我們每人都戴著好幾副口罩。同行的小朋友們一整夜都睡得很踏實,然而飛機上間或的咳嗽聲、小嬰兒大聲的哭鬧聲,讓我幾乎沒有怎麼睡著。這咳嗽聲和哭鬧聲在平時或許稀疏平常,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卻顯得那麼刺耳。

凌晨感慨著終於回到北京,又是一路接受體溫檢測,回到小區,第一道門全副武裝的保案很嚴肅的向我們發出靈魂拷問——

“你是誰?”

“你從哪裡來?”

“到哪裡去?”

“請測量一下體溫,好的,體溫正常,歡迎回家”

經歷了嚴格的登記和拷問之後,終於被放行。回到家裡,小朋友們自行補覺,我則不停的收拾,開始網上採購食材,思忖著如何開展禁足下的生活。

突然發燒,心情低落

回到北京的第一頓晚飯,張羅著喊孩子們吃飯。倆小隻補完覺,精神抖擻的跑到廚房來幫我端盤拿菜,而閨女卻還在昏睡。

我不放心下樓去喊她,看到小臉紅撲撲的,伸手一摸,糟了,發燒了。以這麼多年照顧三隻小娃的資深老母親的豐富經驗,這體溫怕是38度以上了。

我手忙腳亂的去找體溫計,果然是38度……閨女有氣無力的說:媽媽我不想吃飯,好熱!

我故作鎮定的問她:難受嗎?覺得呼吸急促嗎?

她說:難受。熱,嗓子疼。

按照之前的經驗,我給她打開被子,用熱毛巾擦了一遍身子,先物理降溫,然後找出家裡常備的龍角散吃了一頓。密切注意著她的狀態,卻再也沒有心思吃晚飯了。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進入自我隔離,及時通報

想到還有兩個小孩子,我立刻洗了手,換了衣服,把脫下來的衣服送進洗衣機加上消毒水清洗(雖然知道以我們每天的親密接觸程度,以眼下疫情的高傳染程度,這樣做也只是心理安慰)。

回到餐桌,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跟兩個弟弟說:“媽媽要講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姐姐生病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那個可怕的病毒,從現在開始,樓下房間是咱們家的隔離區,除了媽媽以外,你們兩個和爸爸都不能下去。你們倆有事兒找爸爸,媽媽要照顧姐姐,聽懂了嗎?“

老二立馬乖巧的說:好的,姐姐沒事兒吧?

我說:沒事兒,也許明天就好了,別擔心。

老三說:啊?是那個討厭的病毒嗎?讓我去打敗它吧!

孩子的天真讓我心情好了一點點,但立刻又黯淡下去。

萬一,萬一,真的是感染了,那我們全家肯定是一個都跑不掉,包括和我們同行的幾家人,誰來照顧他們?如果被隔離,那麼小的孩子怎麼辦?

無數個可能性在腦子裡盤旋,有點忍不住想哭的衝動。老公安慰我,別擔心,不會的,閨女一向身體素質很好,說不定明天就不燒了。

但這個非常時期,鑑於我們在新加坡的每一天都和好朋友一家膩在一起,孩子們幾乎吃飯睡覺都不分開,我第一時間跟好友彙報了情況。囑咐她我們暫時隔離,不要相互串門。好友一直安慰我,寬慰我說應該就是著涼加上上火了,沒事的。

主動上報學校,奔赴醫院

2月11日清晨,迷迷糊糊睡了一晚,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下樓給老大量體溫:37.5度。還是發燒,而且閨女狀態很不好:咳嗽,無力,嗜睡。

回想到我們過去那麼多天去過的新加坡所有大熱景點,並且幾乎沒有戴口罩,回想到這一路飛機上的咳嗽聲,再回想到和我們朝夕相處的朋友好幾家,無論如何,我們要去立刻篩查不能等了,我決定立刻帶她去醫院。

先是主動上報學校,學校老師瞭解情況後也寬慰我:彆著急,去醫院仔細查查再說。

早晨9點,戴好口罩,我帶著老大直奔醫院。

首先去的是離我們比較近的明德醫院,我對這家醫院一直印象不錯,因為老二小時候大多數白天急診都是在這裡搞定的,包括髮燒、打狂犬疫苗等等。這個醫院人少,兒科大夫資歷也都不錯。

到了熟悉的兒科門口,卻看見大門緊閉,裡面的保安給我指指旁邊的側門,原來特殊時期,都要通過疫情檢查通道才能進兒科。

門口檢查了閨女體溫,36度多,好像又正常。接下來是填寫一個疫情時期問卷,基本是”有無湖北旅行史“、”有無確診密切接觸史“、一路都是否。填到”有無咳嗽發燒等症狀“時,我猶豫了,我問護士,我們昨晚發燒,剛才不發燒,怎麼填?

護士非常警惕的看了我一眼,然後說要打個電話,看她對著電話裡拿著我們的單子,大致說了一遍,掛完電話,告訴我:“對不起,我們不能接診,請去政府指定的發熱醫院。”

最後一句話讓我突然莫名緊張,這時才注意到牆上貼著的“北京市發熱門診列表”,第一次有一種“被挑選”的感覺。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接收成人發熱的101家門診

此時此刻,我只能被動接受這些集中的發熱醫院,並不能挑選自己熟悉的心儀的醫院。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最漫長的結果等待

看了一遍清單,考慮到大型公立醫院可能會面臨的交叉感染風險,我們直奔其中唯一的一傢俬立醫院而去。這家醫院老二小時候也來過夜間急診,但是現在閨女依然不能直接進兒科,而必須進到“發熱門診”。

10:30到達醫院,穿著防護服、全副武裝的醫生給我們做了各種詳細信息的登記,包括:旅行史、家庭同住人口等各種細節,並且很耐心的給我解釋了一遍從發熱門診、到疑似、再到確診的整個流程。告訴我萬一被列入”疑似”,要做好心理準備,要在急診處呆2-3天等待結果。我一一聽著,鼓足勇氣說:好。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全身防護接診的醫生

11:00取了黏膜,閨女抽了幾管血,並且做了肺部X光片,然後告訴我們結果一個小時出來,請我們耐心等待。

坐在病房裡,老大精神似乎好了一點,開始看kindle。我去外面給她倒水,每次回到房間,護士總會輕輕的幫我們把房間門再緊閉。嗯,原來這就是“被隔離”的感覺。

二月的北京,房間裡很冷,加上心情緊張,我竟然有點瑟瑟發抖的感覺。護士答覆我:現在都不讓開中央空調,並且發熱門診基本上每間都是開著窗戶的。

這一個小時,時間突然好像變慢了,我不停的看錶,漫長的就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

老公也一直在微信問我結果怎麼樣,我說如果疑似我和閨女就暫時回不去了。他說,別擔心,兩個小朋友都很乖。早上都寫了作業,現在在幫忙擦地。

看到這句話,忍不住鼻子發酸。

這時候醫生進來敲門,說所有結果出來了,他需要跟專家組討論,還要再等一會兒,然後就關上門走了。

我的心咚咚跳著,各種可能性不停的在腦海裡盤旋,萬一隔離了我該做什麼?孩子誰來看護?每一秒都那麼難熬。

中間聽到醫生跟外面的護士臺說:“肺炎,需要住院三天觀察,開住院單吧”,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

經過了不知道多久,似乎有一個世紀,終於醫生回來了,說:“首先呢,我們和專家組做了討論之後,你們不會被列入疑似。”這句話讓我彷佛打開重生的大門。

接下來醫生才詳細給我看了片子和各項驗血結果,說:“根據你們的旅行史,沒有密切接觸,同行者也沒有症狀,再加上各項驗血結果,白細胞並沒有減少,X光片也正常,孩子感染冠狀病毒的概率非常非常低,雖然目前是支原體陰性,但發燒時間短,病程還沒有發展,根據症狀判斷就是普通的支原體感染,因此不會進入到我們的疑似檢測流程。”

接下來醫生又補充:

我們這裡每天都會接診發熱的兒童,有的比較嚴重需要住院,但也是普通的肺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例最終是冠狀病毒陽性的結果,當然也很感謝你們第一時間來就診,我們可以用最謹慎的態度來篩查和排除。

之後說到護理細節,所有呼吸道疾病都有傳染的可能性,雖然你們不是疑似,但目前特殊時期看病真的很麻煩,所以還是要和家裡的另外兩個小朋友做好隔離,除了戴口罩以外,更重要的是“勤洗手”,這個比戴口罩更加重要。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層層防護的重要性

就這樣,我們帶著欣喜的心情離開醫院。看到醫院外面並不明媚的陽光,竟然覺得無比珍貴。

我們在發熱門診的這一上午,前來就診的人並不少,我們一進了門診就被關在單獨的房間裡,所以也沒有機會接觸其他的病人,但是就診的小孩子非常多。所以一回到家依然把所有衣服換了一遍,並進行了消毒清洗,並且把檢查結果第一時間發給了學校老師,請她安心,因為我知道老師們這個假期每天被要求所有孩子上報健康狀況,也是壓力很大。

短短的十幾個小時,從第一次發燒,到第二天排除疑似,作為資深老母親的我,心情好像坐了過山車,跌宕起伏。如果沒有切身經歷,也許無法體會到我們所習慣的平常生活、所習慣的平安健康意味著什麼。

生活終究會磨礪出淡定與從容,幸福的本質是懂得珍惜。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在帶孩子奔波就醫的過程中,有幾點深刻感受: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疫情之下,最重要的是信息透明,才能讓人安心,減少恐慌,更有效的應對突發狀況。比如新加坡衛生署的做法,比如醫生很耐心的給我解釋了被列入疑似和確診的流程,以及目前的醫院大致數據,讓我們安心,甚至表示,如果我們有自己熟悉的中醫,她並不介意我們同時服用一些湯藥來進行輔助恢復。

② 北京市的發熱門診有101家,但私立醫院開放的只有和睦家,並且接診兒童的只有62家(見文末),平時大家熟悉的協和國際、新世紀等這個時期並不會接發熱問診。如果希望家人減少交叉感染,其實一份含有昂貴醫院的高端醫療險非常必要。

比如我們全家都有公司的團體高端醫療,可以在新世紀、明德醫院、協和國際等就診,在平時完全夠用。但是團體醫療裡並不含和睦家這類昂貴醫院。


在這樣的還不知道要維持多久的特殊情形下,如果孩子真的是普通呼吸道感染導致的肺炎住院,同時伴有發燒(這其實是冬季裡小朋友們特別常見的疾病)新世紀等無法接診,只能選擇和睦家,一天的賬單至少是萬元以上,所以我打算給小朋友們都補充一份含有昂貴醫院的低保費產品,關鍵時刻以小博大,可以踏實選擇更安全的就醫環境,比如我的11歲女兒,每年僅需2000多人民幣,就可以擁有和睦家的住院1000萬保額,範圍是全球除美國(這意味著如果萬一在境外就診,也不需要擔心高額賬單)年度8000元免賠額(所有7歲以上兒童都可以單獨承保)。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這麼低的保費,鎖定特殊時期的優質稀缺醫療資源,這次親身經歷讓我更加認識到這款產品的可貴。這樣的保障,本來就是針對意外、突發情況,關鍵時刻方顯威力。而且招商信諾穩定的續保性,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醫‌療資‌源的把控,都是最‌好選‌擇(沒有之‌一)。

③ 無論哪種病毒,尤其在家庭的封閉場所,勤洗手比戴口罩更加重要,卻常常容易被忽視。

手會接觸傳播載體(接觸環境的飛沫,和被汙染的物體),從而沾染上活的病毒,造成傳播。如果沒有勤洗手,沾有病毒的手也會接觸我們身體上的粘膜,完成感染。因此回到家又對小朋友們加強了洗手教育。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因此,最關鍵的防護方法就三個字:勤洗手,並且參照醫護人員的方法,充分洗淨。


後記:那天回到家後,娃依然昏昏沉沉的高燒了一晚上,但是我內心踏實多了,之後她就用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恢復起來,畢竟是一直大運動量的孩子,體質一貫的不錯。

昨天終於在我家內部解除隔離,三個孩子開心的玩兒了一晚上,而姐姐生病期間,兩個弟弟每天包攬洗碗重任,並且每天自己榨橙汁端到姐姐房門口,回到廚房先洗手再玩兒。 閨女發燒期間,我也諮詢了一些專業的朋友,收到了很多人真誠的關心和寬慰,謝謝你們的愛。非常時期,希望大家都各自珍重,照顧好家人,安心呆在家裡。

熬過寒冬,等到天晴雪融,一起走出去,看今年開放的第一枝迎春花。

我會和春天一起,回到你身邊。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推薦閱讀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疫情之下,中產家庭如何防止速凍?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2019,向陽而行,找到我的理想國


解鎖更多專業內容


服務於數百個城市中產及精英家庭

百萬圓桌頂尖會員

資深團隊長

三個孩子的寶媽

時間管理和旅行達人

微信號 : 一三九一一七五六七一二,jwang0812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末附上兒童發熱門診與疑似孕婦指定醫院清單,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接收兒童發熱的62家門診

實錄 | 回京第二天在發熱門診與疫情擦肩而過(附發熱門診清單)

▲ 接收孕產婦的定點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