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磊 曾帆)俗話說"一入宮門深似海",如果被查出患上了癌症,那心情也像是從"獨得皇上恩寵",瞬間被"打入冷宮",時刻要提防發熱、失眠、吃不下飯,諸多癌症相關症狀的"明槍暗箭",就算出院了也是如影隨形,讓人倍感折磨。為了各位小主安康,腫醫君特意請來了心理專家湖南省腫瘤醫院心理門診醫生童菲為大家"搭脈問診",教患者和癌症鬥智鬥勇,瞬間變身開掛主角,開啟"宮鬥好戲"。
發熱攻略
張阿姨是一位60餘歲的腫瘤患者,化療前後出現十餘天規律性發熱,每天下午2點30分準時發燒,使用各種藥物治療控制無效,臨床醫護見其焦慮難安,遂轉介心理門診。童菲醫生介紹,化療後發燒治療比較簡單,通常服用退燒藥就可以穩定病情,大多發燒在化療停止後也隨之消失。但是有些特殊病人,化療後發燒會持續很多天,或者好幾個月,如連續大量服用退燒藥,對心臟、肺、腎臟或生殖器官造成永久性損害。臨床已經排除了疾病和藥物原因,這種規律發熱很可能和心理因素有關,我們邀請了心靈關懷小組成員和心靈音樂坊的志願者進行了一種新式治療方法的嘗試——希波克拉底團體心理治療。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伯里克利時代的醫師,西方醫學奠基人,被尊為"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主張採取整體"全身"療法,包括排毒、營養、心理等各方面綜合治療,恢復人體自然防禦機制。團體心理療法,也稱"小組心理療法"、"集體心理療法",亦稱"團體療法"。是指將求助者及願意參與團體輔導的人組織在一起,由團體治療師引導,以團體的形式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10餘名小組成員在無拘無束的情境中坦率交流感受和想法,通過相互影響,改善負性情緒,調整各種關係與心理狀態。在治療過程中,張阿姨意識到她對化療治療是猶豫的,既想趕快好起來,又擔心化療對身體造成傷害。在團隊輔助緩解環節,團隊成員扮演患者家人及和患者疾病相關的各種角色,在表達各種觀點和感受的過程中,患者對自己的人生狀態以及自己的疾病和症狀有了全新的認識,心結解開了,當天張阿姨的規律發熱就開始變得不規律,三四天後便不再發熱了。她的家人詳細記錄了她發熱規律的改變,感到很欣喜,燃眉之急得到了解決。童菲指出,想要恢復健康,必須內心有力量,擔驚受怕求天問地,不如內心更加堅強。
失眠攻略
李姐是一位飽受失眠十餘年困擾的患者。她說得知罹患腫瘤後就更睡不好了,但腫瘤對她而言也不是最大的問題。她更希望睡得好,她認為如果能睡好,可能疾病的狀態也會隨之好起來。童菲醫生介紹,經過了解,李姐的腫瘤有部分病因來自工作壓力,常期高壓、熬夜、令其不愉悅的工作對她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相對於患上腫瘤,工作才是李姐失眠的問題所在,甚至於在得知患癌的一瞬間,患者還"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不用上班了"。在希波克拉底團體心理治療過程中,團體成員幫助李姐理清工作,家人,疾病,身心狀態與她自己的各種聯繫,她對疾病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理解。當患者理解到疾病並非全是害處的時候,她的焦慮愁苦都沒有了,內心也平靜下來,病症也不再困擾她,她終於可以和疾病、也和自己和平共處了。理解腫瘤的存在,與之化敵為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失眠治療,一是睡前閉上眼深呼吸,心裡暗示自己"放鬆,越來越放鬆"直至入睡,這可比數羊管用;二是認識睡眠,每個人的睡眠時長和需求都各有不同,不要過於緊張,只要白天精神尚可,不要強求時長和入睡時間,放鬆下來才是解藥;三是可以嘗試播放輕音樂,在音樂中感受放鬆逐漸入睡;四是頑固性失眠也不要諱疾忌醫,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遠不如長期失眠對身心健康的傷害大。
厭食攻略
李爺爺已經年逾70歲,是某領域的資深督導教授。前幾年他查出來罹患腫瘤,因為在境外治療,有2年未能見面。當我們再次見到他時,卻發現他比生病以前氣色更為紅潤,精神更為飽滿。教授和夫人說,他們戰勝病魔的最大秘訣就是"吃飯"。童菲醫生介紹,中晚期腫瘤患者常有厭食,腫瘤組織本身分泌的物質有時可抑制食慾,如果出現惡病質,很容易出現易飽的感覺。此外,消化系統腫瘤、腫瘤合併感染治療和併發症、以及放、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也可引起厭食。希波克拉底曾說,食物是最好的醫藥。腫瘤治療就像身體在跟腫瘤"打仗",糧草跟不上,怎麼能贏得勝利呢?教授因手術後接受常規8次化療,又無奈化療反應很大,嘔吐症狀尤為明顯。但是他信念堅定,意志堅強,一心就想要好起來。"吃完了吐,吐完了吃,只有營養跟上去了,身體才會好起來,就是抱著這樣的信念堅持下來。"正是絲毫不向症狀妥協的信念才換回瞭如今教授的神采奕奕。
經常有人問童醫生,心理治療真的有用嗎?其實身心健康的關係就是緊密聯繫,並且互相影響。另外,一個人如果相信自己,不斷暗示自己能夠成功,那他成功的可能性會變大,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體現的,就是暗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