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关于小学的古诗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文约义丰:“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情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新课标的要求首先是诵读,显然这是对古代诗词语感的训练;然后是浅易,意味着小学所选的诗词是浅显易懂,雅俗共赏的作品;第三是理解基本内容,这就告诉我们,是理解诗作中的主要内容;最后说注重运用和提升品位,就是让孩子接受古代文化雅正品质的熏陶。这些是本人对课标的小学版的解读。

但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传统的填鸭式古诗教学方式大量存在。于是,呆板的诗词解释,僵化的诗句翻译,背诵与默写的强制作业接踵而至。对于孩子的古文雅正文化陶冶,想象力培养,歌诗画赋的气质冶炼早已忘之脑后。这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学本思想正位的当下,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际,根据以学定教,以生定法的学本理念,谈一谈小学古诗教学的几个教学导向。

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一、由教师主讲到学生主讲;

曾经的课堂,总是老师引导下让孩子读诗,注解,译文,外加一些文言知识加诗词文化常识。千篇一律,孩子们已然味同嚼蜡,无甚新意。学本型课堂则要求孩子们自主学习,自己主持学习。也就是说,由教师主讲演变为学生主讲。

那么,学生能干些什么呢?比如:诵读的启锚。以前,老师总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的朗读是没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于是每每自己代劳,而让学生欣赏,孩子们练的机会被大幅度剥夺。其实,我们真的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就算再难的古诗,老师只须一次示范,班上的多数孩子都能学得出神入化,对古诗韵味心领神会。在我的课堂上,我有时候会范读,然后,读的指导,就交给孩子们自己了。要么分组,要么优生表演诵读,要么抽生示范,由其他同学评点,纠正,老师多参与品评队,啦啦队。读的水平,几乎都由孩子们自己作出评论。曾经的老师讲解全部交由孩子们讲解,让孩子们讨论,老师只作一些点化和引导,至于孩子理解是否准确,这倒不是了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积极主动地探讨,交流对诗的感悟。这个过程比孩子们能对字词的精准解释更为重要。

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由直译走向意译;

传统的教学法中,老师们主张对古诗文的翻译精准化。每一个单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断句,都要按照固定的语法直译,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未免僵化。

笔者主张,古诗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体会诗文中的意境,欣赏诗文的巧妙构思,感受作者的想象力,所以,教学中侧重点只在于让孩子们更解诗文大意即可,那些复杂的文法,对于小学生大可不必咬文嚼字,那样反倒会使孩子们的思维僵化。

小学的古诗教学,尤其是针对中低段的孩子,更适合意译。意译更灵活,意译并不意味着忽视古诗文基本的文本信息,我行我素。

举个例子: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直译:

七夕之夜,抬头看蓝天,牛郎织女渡过天河彩桥。家家户户都乞求心灵手巧而望着秋日的一弯新月,他们的盛装竟然用尽红丝多得难以计数。

意译:

美好的七夕来临,我们看着深蓝的天空,天河上,牛郎织女站在彩桥上千言万语倾诉苦衷。凡间的少女们乞望秋月相伴的织女牛郎,多么渴望自己心灵手巧!看吧,他们用尽千丝万线,身着盛装,是那么的情意浓浓!

从以上可以看出,诗的意境全然体现在音译之中,诗情画意让人留连,让人想像,让人体会到了浪漫与温情。而意译并不影响原诗的文本信息的释放。我想,只有这样的译法,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诗的意境之美,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古诗中想象力暴发出来。

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由翻译成文走向故事演绎。

每一首古诗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只不过是一个浓缩后的故事晶体。每一个现代读者,都可以将古诗发挥描述为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里不是说是发挥成一个故事,实在说,古诗就是一个故事的简缩。只不过,古诗只提炼了故事的精华部份,故事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心理都只有代表性的信息呈现,需要读者去提炼,使之得以显现,有时需要读者加以推理想象。

在我的教学中,但凡中高年级的孩子,我都会让孩子根据诗意将诗改写成一篇现代散文。只要有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抒情和总结,故事就出来了,有血有肉了。在成文的加工过程中,孩子们当然需要相应的历史知识,生活常识。孩子们更需要一些必要的信息查询。这对孩子的能力是一种有力的锤炼,对于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有力的培养。

比如《春晓》的故事演绎:

春天来了,园子里一丛一丛的桃花悄悄地开了,粉红粉红的,老远就招惹着我的眼球,整个下午,我都在桃园里观赏,我拨弄着一束束桃花,心花怒放。不知咋的,在这桃花盛开的日子里,身体老是软绵绵的。傍晚,我喝了两杯烧酒,身体热腾腾的,真舒服!一觉睡下,小雨淅淅沥沥,轻轻抚摸着屋顶的茅草盖子。不多会儿,屋檐的雨滴沙沙地敲打着阶前的石板。风吹起来了,雨声更明朗了。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不知不觉中,窗外透进亮光来,天亮啦!黄莺啼叫,喜鹊争鸣。啊!昨夜的又是风又是雨的,赶快起床吧,去看看园子里不知花瓣掉下多少?

由古诗到故事的演绎,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动手查阅能力。我想,这应当是古诗教学的一个科学的策略。更能加深孩子对古诗及其意境和艺术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在中高年级中可以大面积实行。

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四、由诗配画深入到画配诗。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全都图文并茂。几乎每一首诗中都配有一幅与内容相关的画。在我的教学中,我完全允许他们在画面的一定位置添添画画。

比如:有的在庐山瀑布一角画了一只小狗,顿时把作者的那种快乐释放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有的在《望天门山》插图中峭壁边画了一只腾飞的鹰,登时,天门山的高峻突兀以无声的语言彰显着古诗内容的无穷魅力;再比如,有孩子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西湖水边亭子边画了一个行囊和一把伞,一种古代游子之情油然而生,那种古色古香让今人赏心悦目。孩子们的添画,是孩子们想象力的再现,也是孩子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除此之外,我还主张孩子们在书中插图上题诗。这种诗想咋写咋写,形式自由,最好不影响画面核心,就当真是给名人书画题诗一样,找一找古代那种为朋友题诗的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的情调。孩子们这样一来,语言能力又得到了历炼。有的孩子会借势问一问古体诗的写法,我会略略给他们科谱一下,讲讲对仗、平仄、押韵的基本常识,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他们至少能写出一首首打油诗了。他们的诗与原作者的诗一庄一谐,相映成趣。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了体验了古诗的魅力。

何其美哉!

古诗教学新导向,“添得黄鹂四五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