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編辦聯合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發佈後,引起很多熱議。這是五部委聯合發佈的,可以說層級很高了。今天,紅星解讀一下這個計劃。其實我發文一直都是閱讀方面的,解讀時事還是第一次,不妥之處大家還請指正。
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就是教育的問題本質在於教育部門一直用錯誤的教育理論來指導教育工作,由此導致教育到了需要振興的地步,這個錯誤的理論就是素質教育理論。所以想要振興教育就必須改變現在的素質教育指導思想。至於為什麼,耐心看完就知道了。
先看一下題目,這個文件的名字是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一般來說,只有破敗不堪了才需要振興,比如振興鄉村,那是鄉村實在是衰敗了。振興東北,那是東北經濟實在是無法直視了。現在輪到教育需要振興了,其幸何如啊?
但細一琢磨,又不全是這麼回事,因為文件的名字是教師教育振興。也就是教師還排在教育兩個字前面。這個的含義就是說教育問題的責任首先在教師。從計劃書來看,制定者顯然認為教師是重點需要振興的,排在前面。各位老師,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而教師問題有哪些,每條反過來看就可以可以了。(一)師德養成教育全面推進行動。(二)教師培養層次提升行動。(三)鄉村教師素質提高行動。(四)師範生生源質量改善行動。(五) “互聯網+教師教育”創新行動。(六)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行動。(七)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行動。(八)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優化行動。(九)教師教育學科專業建設行動。(十)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行動。
前五條是直接針對教師和準教師不足之處的。後五條是體系方面的調整。
1,師德需要加強。2,以往對教師的培訓不到位,培訓層級低。3,鄉村教師素質差。4,師範生素質也不行。5,沒把教師教育和互聯網創新結合。6,有些改革先要找地方試水。7,加強師範教育。8,師資隊伍優化,這個比較有正面意義。9,重視教育學,這個是尊重教育規律和認識到教育的專業性。10,有保障兩個字,這個和大多數教師關心的待遇有關係。
什麼事情要是到了需要振興的地步,首先考慮的是指導思想是否有誤,其次是體系建設的不足,最後才是從業人員能力。
而從這十條看,教育的問題來自教師能力不足,需要提高。然後是體系要有所調整,指導思想一字未提。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嚴肅的思考這個問題,那就是素質教育二十年,把教育弄到了需要振興的地步,到底是什麼原因,真的是因為教師的素質問題嗎?
其實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偽命題,本質是兩種教育思想和體系。
應試教育參考的是前蘇聯的公益性培養人才的全民教育。素質教育參考的是美國的產業化培養人才的精英教育。
正是在應試教育的教育下,建國50年,新中國的文盲率由建國時的百分之八十下降到百分之十幾,而青壯年的文盲率不足百分之五。這是人類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奇蹟。應試教育為我國工業化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我們國家能取得現在的成就,應試教育功不可沒。
所以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反思一下,眾口指責的應試教育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麼不堪嗎?然後一句心疼孩子學習累,需要減負,培養不出大師什麼的,就把應試教育的功勞全部抹殺了,良心過得去嗎?
而後來轉型的素質教育呢,大家的滿意度如何?孩子越減負越累,在各種培訓班之間奔波,家長負擔加重,關於各種特長班我寫過一個悟空問答,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還有出國留學,學區房,進名校,甚至進名幼兒園。這些哪一個不讓家長喘不過氣?教育成了人們口中的新三座大山之一,這是教育商品化的必然結果。
做一件事情。指導思想對了,體系的不足和人員能力的不足容易彌補。指導思想錯了,體系和人員能力越強反而後果越嚴重。南轅北轍的車子性能越優良,馬越好,跑起來就與目標越遠。而在錯誤的指導思想下,體系的優點和人員的能力都逐漸會受到侵蝕,發揮不出功效。就是俗話說的,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人心散,有利益分配不均導致的,有指導思想錯誤導致的。
所以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反思一下,素質教育真的有那麼好嗎?我們是否因為相信了錯誤的教學理論,從而對教學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們是否在教育商品化的浪潮中懈怠了本職工作,而醉心於有償補課?我們是否一邊賺著有償補課的錢,一邊抱怨國家不重視教育,地位收入低?我們是否在利益的誘惑下忘記了從教的初衷,放棄了自己的尊嚴和底線?
教育商品化的最終結果就是絕大多數教師的地位收入雙低,少數壟斷教育集團成員地位收入雙高。而普通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成本將大大增加,出人頭地的機會越來越渺茫,這是對教育公平的最大踐踏。到那時舉目滔滔,誰可以獨善其身?
也許有人會說,國家不重視,說這些有什麼用。有用,我們發出微小的聲音,堅持呼籲,就會有更多的人聽到和認同。至於素質教育還有哪些缺點,有機會我會再寫一篇素質教育七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