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做好準備,新冠病毒可能與我們長期共存

2月19日晚間,白巖松主持的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連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王辰院士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我們要做好與它長期共存的準備。

王辰院士:做好準備,新冠病毒可能與我們長期共存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雖然早前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負責人,流行病學專家Mike Ryan博士認為,隔離檢疫和旅行禁令可以阻止疫情爆發,然後我們可以根除這種病毒,就如同2003年的SARS徹底消失一樣,世界將永遠不會再出現新冠病毒。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開始傳播,而且其傳播速度比SARS要快,不少專家開始擔心,將這種病毒徹底消滅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那麼如果新冠病毒長期流行,事態會如何發展呢?國際專家給出了兩種答案:


引發普通感冒


目前四種已知的冠狀病毒有四種:OC43229EHKU1NL63,約四分之一的感冒是由這四種病毒引起的。流行病學家、新發傳染病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

Stephe Morse說:“新冠病毒或將成為第五種在人類中流行的冠狀病毒。人們不需要太在意它們,因為跟季節性流感比起來,它們只會引發普通感冒。”[1]

病毒學出現之前,這四種冠狀病毒就已經從動物轉移到了人類身上,所以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到底在人體內存在了多久,最初轉移到人身上時是否也引發了類似新冠病毒的流行病。

研究人員發現,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冠狀病毒的感染率也不可預知。而常見的症狀是大約10天的流鼻涕、咳嗽和充血,甚至沒有發燒。但這四種冠狀病毒也不容輕視,尤其是HKU1病毒,它們都能導致肺炎,有時甚至導致死亡。

雖然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接受新冠病毒的存在,並最終將其變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好的一面是,就會有更多的科研機構和製藥公司來關注冠狀病毒領域,並促進疫苗和新藥開發。


嚴重的季節性流感


在經歷一場大流行後,COVID-19還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季節性的呼吸道疾病。“季節性”反映了新冠病毒無法忍受高溫和高溼的事實,它們更喜歡冬春季的涼爽和乾燥條件。隨著控制措施加強和夏天的到來,感染也會接近於零,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消失了。

王辰院士:做好準備,新冠病毒可能與我們長期共存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2月11日,預印本Medrxiv發表囊括了近9000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和疑似病例,據統計,COVID-19預估病死率為 3.06%,低於SARS的10%,遠遠低於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的37%[2]。而季節性流感導致的致死率不到0.1%,儘管僅在美國每年就有數萬人死於季節性流感。

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取決於它感染了多少人,以及毒性有多大,而毒性取決於病毒的遺傳物質。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這意味著它更容易變異。新冠病毒與SARS在基因組水平上的相似性,表明它可能也有與SARS類似的分子校正系統,來降低它的突變率。愛丁堡大學的生物學家Andrew Rambaut則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根本不會變異。它已經傳播得很好了,所以它可能不必再‘進化’。”

其實,任何一種冠狀病毒的進化,都可能朝著毒性較小的方向發展。因為在傳播之前,它並不想殺死宿主,殺死宿主它自己也沒有了寄身之所。所以,即使新冠病毒變成季節性流感,預期其毒性也會緩慢減弱。

接觸四種冠狀病毒產生的免疫力比流感持續的時間更長,但不是永久的免疫力。與呼吸道合胞體病毒一樣,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也會減弱。北卡羅萊納大學Gillings全球公共衛生學院冠狀病毒研究員

Tim Sheahan說:“每個人在成年時都應該對某些冠狀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因為它不會持續,老年人可能會再次感染。此外,老年人死於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等冠狀病毒的幾率也更高。

由於新冠病毒是新病毒,人們免疫系統還不認識它,所以第一波傳染率和病死率會比較高。而在未來,它可能成為引發肺炎的另一種季節性病原體,就像嚴重的季節性流感一樣。


“SARS-CoV-2”的命名具有誤導性


2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專家,聯名在《柳葉刀》刊發文章“A distinct name is needed for the new coronavirus”[3]。高福、石正麗、譚文傑等七名專家對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提出建議,呼籲將病毒命名為HCoV-19(“2019年人冠狀病毒”)。

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佈文章,確定新病毒屬於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建議將2019-nCoV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即“SARS-CoV-2”。

中國學者認為SARS是疾病名稱,新病毒命名為SARS-CoV-2實際上意味著它會導致SARS或類似疾病。而新病毒是一種天然病毒,不同於所有其他SARS樣或SARS相關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在生物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方面與SARS病毒截然不同,該命名對病毒學知識不足的科學家以及大眾而言將產生誤導。另外,新名稱也與疾病名稱COVID-19不一致。

同時,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演變為低致病性、高傳播性冠狀病毒,可能會出現反覆的季節性流行。如果是這種情況,則SARS-CoV-2這個名稱可能在世界範圍內對疾病流行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的不利影響,造成人們對SARS再次發生感到恐慌,導致旅行和投資下降。人們可能還認為,新冠病毒在爆發結束後像SARS一樣,不會重新出現,可能會失去警覺。

中國專家呼籲,新冠病毒應該擁有自己的獨特名稱,而HCoV-19這一名稱可將新病毒與SARS病毒區別開來,並使其與導致的疾病名稱COVID-19保持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