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华思想”非中国独有,日本朝鲜甚至越南也有!这是为何

自顺治入关做了第一代皇帝之后,以至于末世的光绪,他们一直都在严守一个政治底线也就是他们时常提及的祖宗家法,

即“满汉之大防”。“满汉之大防”与自古以来的“华夷之辨”,是有根本性区别的。

历史上“中华思想”非中国独有,日本朝鲜甚至越南也有!这是为何

韩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简而言之,“华夷之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区分,而不是严格的种族区别。

华夷之辨是一个历史渐进的概念,每个时代其内涵与外延皆不相同。

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实际情况是,在先秦以后,在“华夷之辨”上占据主流的是以文化因素,以血缘及地域进行衡量的观点一般在华夏面临严峻威胁即遭遇严重入侵和灾难时才稍占主流,而这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华夏文明与尊严。所谓的血统与礼仪,当属于先秦时期的华夷之辨。再者,君所谓的那炎黄子孙是指的哪个族群呢,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在不断扩展的。不然何以名中国。君之所谓炎黄子孙恐怕也是狭意的吧。另,我认为的华夷之辨就是文化上的区分,并不是严格的种族分别。

历史上“中华思想”非中国独有,日本朝鲜甚至越南也有!这是为何

所以只要用华夏礼仪,都可以视为华夏文明。祭祀,每个民族都有。而敬天法祖,当属东亚文化圈独有的,如朝鲜,日本诸国。

敬天法祖,也是维系华夏文明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若少数民族用我华夏之礼,那我们就可以视其为华夏;相反,倘我中华不晓文明礼仪,虽是上邦,也不过是一野蛮大国已耳。

所以说,在东亚的儒家文化圈里,明亡之后朝鲜自称“小中华”,承袭华夏衣钵,虽然那时的中国已经改姓了清国,但是朝鲜对于满洲大君一直有着文化上的优越感的,原因还就是朝鲜认为华夏文物在兹的缘故。

越南,则是自称为南中华。

历史上“中华思想”非中国独有,日本朝鲜甚至越南也有!这是为何

而隔海相望的东瀛国,则是自称为中华

自日出处天子敬白日没出天子无恙之后,对于天朝上国,日本虽执弟子礼,而骨子里却是将华夏等而视之的,日本自始至终也从未成为过华夏的属国。


历史上“中华思想”非中国独有,日本朝鲜甚至越南也有!这是为何

注:链接是有关日本中华思想的文章,感兴趣的点开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