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晚唐时期,朝廷动荡,权臣横行,藩镇之间相互争斗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大厦将倾,末世来临,一片哀鸿凄惨之像覆盖在大唐这个曾经庞大的身躯上,留下无数昔日荣光之幻象。晚唐的诗人们也是在时代巨大的漩涡中,努力前行,以时事为纸,以见识为墨,用手中的笔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良言,寄托情思和志向,留下无数孤独挣扎的身影。

晚唐有位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因不愿献媚于权臣,也不愿苟活于朝堂,在晚唐朝政无所进展,君主被挟持,政治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心灰意冷,只身南下隐居,于是南下福建,隐居山林,教书育人,这个人就是晚唐诗人韩偓。韩偓有一首描写暮春景象的诗作,凄清寒冷,彷徨无助,感情自然流露。

《春尽》

唐代: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 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 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 清晨犹为到西园。

这首诗是韩偓晚年寓居福建南安时候所作,全诗寓情于景,寄情春色之凋落,心情也虽暮春的景色,低落萎靡中却独有一番深意。春季本该是花团锦簇、清新明亮、心旷神怡的季节,即使是暮春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草色青青人不寐的风景。而诗人晚年寓居福建南安,与朋友联系孤立,有志难伸,孤独终身,凄苦彷徨的心情可想而知。

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首联描写暮春景色,诗人爱怜晚春的景色,最近几日都是醉酒状态,浑浑噩噩,醒来才发现衣服上见到酒污的痕迹。语言平实朴素,此联颇有点醉生梦死,想要挽留晚春景色,却欲罢不能,唯有借酒浇愁愁更愁,以买醉来消磨内心的苦闷。惜、醉、见,通过动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苦和无助,用所见所作来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心境。

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颔联继续描写晚春景色,用墨细腻,描写入微,清缓的水流上浮起了无数的春花,落花不是无情物,朵朵徜徉随波逐流,很快就消失在另一条小涧之中。抬头望天,片片云彩带着雨点飘落在不远处的孤村中,滴滴落下,润物无声。细水、浮花、断云、雨滴、孤村,一片的灰色暗淡的场景,仿佛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苦和怅恨。

此联中“浮”字用得极其巧妙,即有实景中春花落水后的景象,也有流水的缥缈之意。古人有认为“漾”,水波荡开的样子,但没有“浮”巧妙,落花飘起的这种轻盈之态,缺失了那种动态之美,沉浮的状态,落花的上下起伏,可谓浮的巧妙。

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颈联由写景转到抒情,人闲暇的时候容易触景生情,忙碌之后诗人因不堪权势,避居南安,终日无所事事,心有志向却难有作为,在这春天美景之时,辜负了这春季美景,内心充满惆怅和悔恨。诗人身处闽地,与朋友也相隔千里,内心情绪无人可诉,苦闷难解,惆怅难平,天远地自偏,这闽地难以招到老朋友的忠正之魂。

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尾联采取情景交融和倒装的写法,悦耳动听的夜莺之声,从西园那边传了过来,婉转悦耳,清脆明亮,流动的鸟啼声令人悦耳,夜莺还是每天早上都特意飞到这西园来,声悦耳,景优美,夜莺仿佛给我带来深厚的情意。以黄莺之声与诗人此时此景的形态相对比,辜负这大好的美景和悦耳鸟啼,美景如斯,残躯如此,枉负了这灵巧有趣的莹儿,每日以动听之声打动诗人的耳朵。

韩偓的这首诗充满了惆怅、彷徨和苦闷之意,惜春、浮花、断云、芳时恨、古魂及最后的黄莺,都用来映衬诗人在晚春时节,残花流水,冷云苦雨,孤村衰人,灰暗消极的场景中唯有这灵动的黄莺,啼叫悦耳,静美中可见愁苦凄凉,此诗作可谓契合诗人此时此次此景的心态,是一篇值得好好品读的好文章。

韩偓一首描写暮春的诗作,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