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1956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向毛主席报告:四川攀枝花找到了大型铁矿。随后,国家三线建设催生出这座欣欣向荣的钢铁工业城市。

11月6日,有幸参与到第10届攀枝花欢乐阳光节,除了沐浴在20℃的冬日阳光里,这趟攀枝花之行也让我对它的城市起源有了不同的认识。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从苴(左)却砚博物馆到迤沙拉村,隐藏着一段许多人不曾了解的民族融合史。

非典型彝族村

提到彝族特色建筑,人们可能会想到四川大凉山的“森林式彝族楼”,或是贵州毕节的土掌房,可是在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迤沙拉村,彝寨却如同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一般。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长江行至金沙江一段,拥有着蜿蜒优美的曲线,从远处望着,立体感超强的村子还被大片大片向日葵包围着。在冬季,居住在省会成都的老百姓们已穿上厚厚的羽绒服,这里的村民们却享受着与春天别无二致的温暖阳光。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沿着小山坡闲荡在迤沙拉村,建筑统一是红墙灰瓦,窗户、檐梁上有精致的汉族传统雕花,墙面上绘着农耕文化主题彩绘,村民们也没有身着彝族标志的披毡“查尔瓦”,这难免让人疑惑,它真的是个彝族村。又或者,设计师当年是不是给错了设计图?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询问了当地老乡才知道,迤沙拉村的居民确实都是彝族,不过他们的祖先有一大半是江南地区迁徙而来的汉族。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村子在10余年前翻新时特地请来安徽籍设计师操刀,不过它保持徽派建筑风格已有600多年。至于红墙则是因为当地出产红土,便就地取材,改汉族民居白墙灰瓦的风格为红墙灰瓦。

600年民族融合史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著名的民族大融合,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政权更加稳固,隋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包容性的多民族国家。明洪武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造就了非典型彝族聚落迤沙拉村。

在历史上,迤沙拉村所处的位置是南丝绸之路要道,也是川滇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拥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大明王朝建立后,洪武皇帝朱元璋曾派他的大将养子沐英(《鹿鼎记》小郡主沐剑屏的祖先)率领30万大军远征云南,这次事件便是著名的“洪武开滇”。

这支以南京人为主,夹杂着江苏、江西、安徽籍士兵的远征军最终留在川滇两地,朱元璋要求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娶了彝族妇女便改归彝族,娶了纳西妇女便改归纳西族。

由于士兵们并未完全信仰彝族神明,多保持着汉族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村民们过春节,供奉“天地君亲师”,这条路是张家巷,那条路是李家巷……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迤沙拉村的墙面彩绘并没有多少反映彝族特色的内容,倒是因“洪武开滇”事件,汉族人所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工具成为了成为最多的彩绘主题。

在漫长的岁月里,迤沙拉村逐渐形成起、毛、纳、张四大姓,当地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不过现在,村口又建起一座隐山岚民宿,民宿打造成了浓郁的田园风,推开房间的窗户便是向日葵花海。在以后,当地的俚语恐怕还要再多一句“xx家的大屋子”。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失而复得的苴却砚

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有一座2015年建成的中国苴(左)却砚博物馆。苴却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除了石质如玉,存墨不腐,它还兼具端砚和歙砚的特点。早在汉朝便已经出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成为有个有名有姓的苴却砚使用着。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进入唐代,苴却砚正式确立了它在中国的地位。博物馆中,一方方精致绝伦的苴却砚纪录着这段历史,苴“zuo”是古彝族语的发音。作为苴却砚的发源地,攀枝花、迤沙拉的历史又被往前推了上千年。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不幸的是,由于传承人在1913年病故,苴却砚突然失传。现在市面上的苴却砚是石雕艺术家罗敬如先生搜集大量老砚重新制成的,随着矿脉也被寻到,苴却砚这才重新出现在华夏大地。

“洪武开滇”留下特殊文化,这座四川彝族村竟是正宗徽派建筑

印象里,三四月的木棉会开满了整座城市,无数青年为了国家的发展共赴大西南,用汗水和青春打造了这座 “钢铁之城”。若不是亲身来到攀枝花,我绝不会想到,它还藏着那段600年前的民族融合史,藏着苴却砚失而复得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