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形式主義之根

近年來,中央連出重拳整治形式主義取得了明顯成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又專門印發通知,再次吹響徹底剷除形式主義問題的號角,為廣大基層幹部注入強心劑、提振精氣神。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句形容基層工作的話語已經變成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口頭禪,個別地方形式主義問題“斬草未除根,春風吹又生”,重複繁重的填表任務,空洞乏味的鼓勁會,停不下來的“迎檢大戰”,作秀留痕的曬表揚,……這些重在刷存在感的行為在有的地方反彈回潮嚴重,甚至披上“隱身衣”“新馬甲”,陷入了一抓就好轉,一鬆就反彈的怪圈。基層疲於應付、走過場、重形式的情況也愈發突出,業務工作變成了“精準填表”,“表哥”“表姐”等嘲笑的稱號已變成基層工作人員的無奈。


斬斷形式主義之根


儘管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仍嚴峻,儘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從中央到省、市一再強調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幹部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囿於固有思維、觀念陳舊、積習不改,形式大於內容,過程重於結果,表面看似轟轟烈烈,實則真是空空洞洞,把分秒必爭的寶貴時間,把基層幹部的有限精力,空耗在一些無用功上。


基層黨員幹部也和常人一樣,時間和精力有限,應付形式主義的時間越多,真正投入實幹的精力就越少,工作粗製濫造,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甚至用形式主義對付形式主義的情況就會普遍發生、屢禁不止。形式主義無論花樣如何翻新,但其實質都是一樣的,只會對工作有害而無益。形式主義與黨的思想路線背道而馳,背離黨的群眾路線,敗壞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形式主義“病毒”難以根絕,究根溯源,政績觀錯位、責任感缺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宿主”。這歸根到底是思想和作風問題。“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代表的“官場”頑疾,一直為廣大黨員群眾所詬病。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開展全面檢視、靶向治療,切實為基層減負,讓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


釜底抽薪根除形式主義,讓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必須下功夫探索治本之策。


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形式主義的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官僚主義的實質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二者皆與馬克思主義政黨求真務實的理論品質、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嚴重背離,與黨一貫堅持的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格格不入。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把反對形式主義作為重要政治規矩、政治紀律來看待、來堅守、來遵循。要切實端正思想認識,深化運用主題教育結果,嚴肅查處和曝光一些形式主義問題典型案例,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鮮明用實幹考量、以實績說話導向,實現從“不敢”“不能”到“不想”的徹底改變。


必須弘揚實幹精神。“工作留痕”已成為基層工作的普遍現象,任何工作只要有照片佐證就表明工作就已經完成,但這種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工作方式無時無刻不在傷害著幹群關係。破除工作留“痕”,反對形式主義重在實幹。而對於人民群眾來說具有根本性、長遠性、戰略性的工作,其效果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見效,只有堅持求真務實,察真情、說實話,出真招、辦實事,下真功、求實效,樹立正確的導向,把反對形式主義的重點落在務實、實幹上。“沉下去”與群眾打成一片,向群眾學習,感受真實的民情脈動,傾聽群眾最真實的呼聲,真正把心思用在幹事創業上。實幹興邦,“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福祉”,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裡,寫在堅實的大地上。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黨員幹部要扛起責任、經受考驗,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要堅持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抓好工作落實。


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對於破除形式主義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的功能作用。通過制度建設和制度落實來破除形式主義,要把制度創新和舉措貫穿於基層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要避免制度成為“稻草人”“紙老虎”,切實樹立制度的公信力和威懾力,讓制度既立得住腳又真管用。要建立問責機制,用好責任“利器”,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堅持上下“一盤棋”,打破層級和部門的藩籬,統一調度、力量共用、信息共享,完善幹部擔當作為激勵機制,深化治理改革為基層放權賦能,真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責任的壓力傳導機制,通過落實責任實現管長遠、管根本。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緊盯老問題和新表現,全面檢視,源頭治理,並綜合運用直插現場、蹲點走訪、解剖麻雀等方式,讓群眾當評委,優化第三方評估,讓形式主義嘗不到“甜頭”、撈不著“彩頭”,徹底剷除形式主義的滋生土壤。


作者:秦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