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崑崙關戰役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桂南會戰的一部分,國軍取得了著名的崑崙關大捷。崑崙關戰役也是桂南會戰中國軍投入規模最強的戰役,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化部隊與日本精銳在戰場上的第一次交鋒,是

一場漂亮的攻堅戰、殲滅戰,也成為國軍抗擊日寇入侵的典範之戰。雖然,國軍成功戰勝了日寇,守住了崑崙關,但戰爭過程卻異常艱辛,國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實,崑崙關戰役本不該打得如此艱難慘烈,其後的原因有多種,令人痛心。

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其一,群龍無首,一團亂麻。戰役之前,原負責守衛兩廣海防的桂系16軍總司令夏威,被調往11軍任總司令,夏威對此心理不痛快,藉故為老母奔喪,跑回容縣老家去了,直接撂挑子。接替16軍總司令的蔡廷鍇,初來乍到,在軍中沒有嫡系、沒有威信,說話不管用、指揮失靈,以致連日寇進犯情報都不能及時準確的上傳下達。還有一個負責統籌指揮桂南各路部隊協調作戰的桂林行營,行營主任白崇禧到重慶開會去了,參謀長林蔚奉命弔慰夏威司令母親去了,行營成了“空營”,機構幾近癱瘓。

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其二,軍事部署不當,左右不能相顧。此前,白崇禧認為日寇應該從湛江登陸,進犯南寧的可能不大,派了46軍19師去駐守欽州和防城港。而19師是剛組建起來的,沒有實戰經驗,武器裝備也不行,以至於臨戰19師師長黃固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直接導致了欽州和防城港的淪陷。

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其三,委員長私心過重,猜忌將領。我們都知道戰爭很兇險,必須上下一條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蔣介石他偏不這樣幹,他就有自己的小九九。本來桂林行營交給了白崇禧,就應該給予他充分信任,讓他好好指揮戰鬥。但蔣委員長就是不放心,派了陳誠和李濟深去監督白崇禧。本來白崇禧做好的戰爭計劃,蔣委員長也同意了,但第二天想想不對,又將原計劃推翻,從長計議,以使日寇贏得時間、從容部署。後來,蔣委員長竟然在日寇發起總攻當天,臨時換帥,派張發奎接替白崇禧指揮桂南戰役,以致國軍還沒來得及準備,就遭到日寇攻擊,兵敗如山倒。

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其四,軍閥思想濃厚,都想保存實力。當時,蔣介石將自己的王牌機械化第5軍交給白崇禧,實屬無奈之舉,後來由猜忌白崇禧,再到直接派人接替他,就是不想拼“老本”,保存實力。白崇禧當然知道委員長的“小算盤”,自然也不會拿出自己桂系的老本去拼,其他軍隊看到這種情形,也紛紛採取固守策略,以致戰場上20餘萬桂粵大軍如同木偶、毫無建樹

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當然,勾心鬥角、互相猜忌、各有算盤等等情況都有,但守土愛國終歸是主旋律,崑崙關戰役國軍全體戰士體現出的無謂犧牲精神就是最好的註解。崑崙關戰役,國軍傷亡14000人,殲滅日寇21旅團5000餘人,擊斃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21旅團班長以上軍官被殲近九成,該旅團戰後已經名存實亡。杜聿明將軍後來回憶,崑崙關戰役炮火交織,血肉橫飛,攻堅之艱難。犧牲之慘烈前所未有。日寇方面稱,這是陸軍最為暗淡的年代。

崑崙關戰役國軍艱難獲勝,為何戰役如此慘烈,原因令人遺憾

戰後,蔣介石將“桂林行營”改為“桂林辦公廳”,將一箇中央直屬軍事指揮機構,直接改成了辦事機構,並將白崇禧調到國防部,一舉奪走白崇禧兵權並將其架空。直到很久以後,白崇禧還認為,如果沒有委員長的“干預”,桂軍積極參戰,日寇被全殲的可能就是一個師團。

世事總歸難料,理想與現實總是差距太大。如果當時桂軍上下團結一心,不知戰役結果會是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