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語
胡老師收到許多家長留言,多是關於對教育孩子的種種困惑。最近幾周,我連續在全國各地進行家庭教育講座,發現苦惱於如何教育自家孩子是我們家長普遍存在的情況。
家庭狀況千差萬別,但存在的問題卻是有共性的。大家也許沒發現,在許多經典的名作名篇裡,蘊藏著作者接受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智慧。這些名家的成功與這些教育思想有著必然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所以,我開設了特色欄目“名篇家教”——讀名家名作,學家庭教育,為各位家長挖掘、探索切實有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原文呈現】《秋天的懷念》 文/史鐵生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
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揹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榜樣的力量 溝通的機智
眾所周知,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韓少功先生說:“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一座文學的高峰,在漫長的輪椅生涯裡至強至尊,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
那麼,是誰讓突然殘疾,暴怒無常,對人生幾乎喪失希望的史鐵生驕傲地“站”了起來?是誰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是誰賦予了史鐵生艱難和痛苦中的堅毅與微笑?我想答案就在史鐵生《秋天的懷念》裡。是他的母親給予了他這一切!是母親的理解、同情和關愛平復了焦躁頹喪的心靈;是母親的堅強、樂觀樹立了充滿光輝和力量的榜樣;是母愛的博大深沉、崇高無私塑造了健全豐滿的靈魂。
榜樣的力量
洛朗斯·佩爾努說:“你必須知道,孩子的正直正是你自己正直的結果。”史鐵生的樂觀堅毅不正是母親的榜樣使然嗎?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母親病到這般田地,若不是妹妹告知,史鐵生竟渾然不覺。那個整天為他勞心勞力、激勵他樂觀開朗的母親,絲毫沒有表現出她的虛弱、煩躁、悲觀啊!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一生艱難的母親,在生命即將結束前也沒讓兒子看出異樣,這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在生命的最後一息,滿心裡還惦記著自己的孩子,這是多麼無私的深情。
母親第一次讓史鐵生看花,他是消極牴觸的;第二次就勉強答應了,只可惜沒等到成行,母親就離開了……後來,他主動約著妹妹去看了菊花,從消極悲觀走向積極樂觀,誓願如母親期望的那樣“好好活兒”!從此,一個殘疾人的生命之花開放得比許多健全人都要絢爛美麗!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無痕的教育!
溝通的機智
同理心是有效溝通的一把金鑰匙。
在糾正孩子的行為前,一定要先處理他的情緒問題。
用尊重的方式跟孩子交談。
要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把握好情感氣氛與時機。
以上是有效溝通的一些技巧。我們來看看史鐵生先生的母親是怎樣做的。
當“我”暴怒無常,歇斯底里地發洩時,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地看著我。”
母親對兒子的行為表示理解,母親懂得人的情緒需要有一個排遣的出口,母親知道只有等孩子不良情緒平息了再去溝通,孩子才能聽進旁人的話,溝通才能產生一定的意義。然而,
我們很多家長常常會忽略這個細節。總是在孩子情緒的當口想去解決問題,進行溝通,往往結果是事與願違的。
在“十大無效溝通方式”中,有一條叫“施恩討債”式——
“ 我這麼努力工作,我好吃好喝伺候你,給你提供所需要的一切,這就是你對我的報答嗎?”
我們很多父母習慣用這一招,以期去感動孩子,殊不知確是會產生反作用力的。或是讓孩子壓力負擔過重,或是令孩子生厭反感。我們看看史鐵生的母親是怎樣做的。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即使勞心費力到如此程度,也無怨無悔,絕不給孩子任何的精神負累!然而,恰恰是這樣,兒子從別人那裡得知後才更加感念,更想報答,因而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堅強!
在“需要溝通的四種情況”中,有一種是“當發現孩子有比較大的情緒反應時。”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和細心。很遺憾的是,我們不少家長常常會因為工作忙等等原因粗心地忽略孩子的情緒,也就失去了及時有效溝通的契機。辛苦勞碌,重病纏身的史鐵生的母親卻不是大家這樣的!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
我們看,兒子這樣細微的神情都盡收在母親眼底。母親及時的溝通引導使得兒子的心境有了極大的突破和轉變!
我們再來看看母親解決問題的方式。她沒有“灌雞湯式”的空洞的說教,更沒有批評指責兒子的怯懦。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
她總是這麼說。說到溝通交流,很多家長固有的思維反應就是用嘴說說說,就事論事。但聰明的家長在特殊問題上懂得迂迴,規避問題的焦點,讓孩子欣然接受,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我們從史鐵生先生最後一段的描述中可見其“奇效”。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全國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講這一課時曾就這一段提問學生:兒子究竟懂得了要怎樣的“好好活”沒有呢?
孩子們紛紛回答:
- 母親告訴兒子生活不一定非要轟轟烈烈,也可以平平淡淡的。我是從黃色的紫色的花中看出來的。
- 我從“黃色的花淡雅”中也看出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的生命同樣是珍貴的。
- 我從菊花在秋風中“潑潑灑灑,正開得爛漫”,感到人要活得瀟灑自在,不要被困難所打倒。
- 我覺得各種菊花比喻各種人,健康人,殘疾人,花色不同但同樣美麗,人的生命也像花一樣各有各的美麗。
- 我覺得有時候殘疾人比健康人活得更精彩,因為殘疾人更要與困難作鬥爭。
- 母親用心良苦,非常機智,她機智地引導兒子從菊花中讀出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實在是太深刻了!
- 在花語中,兄妹倆懂得了這樣好好活:酸、甜、苦、辣,幸福與困難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人生。
我想,小學生尚且可以明白的道理,史鐵生先生自然懂得得更加深刻!
從此,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我們健全人日益幽暗的內心。
本文由天作教育胡擎主編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