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红楼梦》一书中塑造的金陵十二钗的形象个个鲜明,虽是闺阁女子,但才学性情不输男子。除了家庭教育,还与个人的读书喜好分不开,下面分别来看看才华横溢的十二钗分别都读什么书。

首先看才选凤藻宫的贾元春

书中没有直接写贾元春读书的场景,但在省亲时说贾妃:

自幼贾母教养,后有宝玉,念母亲年岁将迈,怜爱宝玉,在宝玉未入学堂之先,手引口传,已经教了宝玉几本书,数千字。

从贾元春在贾府教养宝玉和能入宫做伴读甚至后来做了娘娘,可窥得元春学识惊人,读的书不少。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再看寡居抚养弱子的李纨

《红楼梦》中写:

李纨金陵名宦之女,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但李守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故生李纨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四种书。

李纨婚后不久丈夫就去世,幸留一子。年少时读的书,让她不得不恪守规矩,安心教养儿子,失去了人生的活力。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再看八面玲珑的王熙凤

王熙凤自幼当男儿教养,性格泼辣,王家并没有让她饱读诗书,甚至连识字都有限。有一次她的女儿巧姐生病,碰上刘姥姥来贾府,凤姐听刘姥姥说可能是小孩子冲撞了什么祟。就让平儿拿出《玉匣记》(一本集各种占卜之术的古书)命彩明来念。念完之后,果然觉得冲撞了花神,便又张罗送祟。凤姐管着荣国府的庶务,她的账目都要靠彩明读记。

王熙凤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从每次贾府搭台唱戏点戏时,可以略略看出王熙凤知道不少戏文。有一回宁国府贾敬的家宴上,尤氏让凤姐点戏。凤姐接过戏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特别是在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中,王熙凤竟然还能用《二十孝》的“斑衣戏彩”来逗贾母一笑。由此可见凤姐虽读书少但是听过不少戏文。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说完王熙凤,再来看看她的女儿巧姐

巧姐体弱年龄小,有一次给贾母请安时,碰见了宝玉,便交代了她都读了什么书。书中对话如下:

宝玉道:“你认了多少字了?”

巧姐儿道:

“认了三千多字,念了一本《女孝经》,半个月头里又上了《列女传》”。

由此可见巧姐小小年纪,也开始启蒙读书,读的都是一些规规矩矩教女子贤良的书。贾母也巧姐模样好又聪明又识字,将来比凤姐还要强些。

接下来说贾府三春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用过晚饭后,贾母便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在这里只是谦辞,贾府的三春性情不同读的书也不同。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贾探春

探春擅长书法。元春省亲时大家写的诗都是由探春誊抄献上的。她还曾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花笺给宝玉。她的房间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由此可见,探春平日里除了读书外,还临摹名人字帖。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贾迎春

迎春木讷,软弱,才华与众姐妹比只是陪衬。与世无争的性格,当自己的金凤首饰失窃,房里的丫鬟吵成一团,她劝止不住,便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道家著作,教人行善,规矩行事)来看。

贾惜春

惜春出场时就比别的姊妹小许多,作诗也不多,在大观园中画画数她出众。书中她因丫鬟入画私传东西,要撵走入画,亲嫂嫂尤氏来劝,原文有如下对话可看出惜春也饱读诗书又了悟人生。

尤氏道: "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

惜春冷笑道:

“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是非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勋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尤氏听了,又气又好笑。下人纷纷劝解。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你们不看书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

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

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

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

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人画了。”

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

惜春与尤氏针锋相对,引用古人之言回怼尤氏,小小年龄便能借古人经验警示自己,顿悟人生,可见读了不少书。

除此之外,惜春还喜欢看棋谱,佛经。书中第八十七回,妙玉打禅走火入魔,惜春知道后,占一偈,静坐一会,然后又翻开棋谱把孔融王积薪等所著看了几遍。惜春喜读经书,贾府应该众所周知,鸳鸯还特意找惜春为贾母抄《金刚经》和《心经》,惜春也非常乐意。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接着来看看出家的妙玉

妙玉也是读书仕宦人家的女儿,只是少时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只能带发修行,父母俱亡。跟随师父到京城看贝叶经,师父圆寂,留妙玉一人。妙玉进大观园后,极少露面,书中提到她能听懂黛玉的琴音,还能在凹晶馆和林黛玉与史湘云联诗,可以看出妙玉除了佛经,也饱读诗书,甚至连琴谱也有钻研。

史湘云

史湘云出生于四大家族的史家,虽襁褓之中父母亡,但为人开朗洒脱。从史湘云在诗社里做的诗,填的词,联的句来看,史湘云读的书与探春不相上下。

薛宝钗

薛宝钗堪称大观园学霸。

宝钗第一次出场,原文是这么说的:

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可见年少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了不少书,宝钗还和黛玉分享小时候读杂书的经历。原文如下: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宝钗除了看这些杂书,还熟读儒家经典,在探春和李纨管家时,还和探春讲解朱熹的《不自弃文》和嵇康的书,看见贾府仆人打理花园,随口能念出:三年之内无饥馑。由此可见宝钗读书融会贯通。

元春省亲时,宝钗能提醒宝玉用嚼蜡的典故;惜春奉贾母之命画大观园时,宝钗能说出画画所用的各类繁琐颜料和所用纸笔;黛玉体弱,换季生病时,宝钗还能根据黛玉的身体症状,给黛玉的用药饮食提出建议;贾府唱戏时,还会点贾母喜欢的戏文,随口念出《寄生草》的戏文:“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让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赞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以上种种可见宝钗读书之广,记忆能力之强。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林黛玉

林黛玉自幼林父当男孩教养,又请先生读书启蒙,初到贾府时已经读了《四书》。贾母谦辞说贾府姐妹读书少,只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黛玉与宝玉初次见面便刻意隐藏自己读的书,后来在贾府时间长了,黛玉便显露出喜欢读书的性子。

贾母带刘姥姥去黛玉的潇湘馆参观,原文有这样一段文字,反应了黛玉的书多。原文如下: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借刘姥姥之口写出了闺阁小姐房间的藏书惊人。黛玉读书量多仅次于宝钗。她和宝玉一起在花下看过《会真记》《牡丹亭》,还曾在生病时伴着凄风苦雨灯下读《乐府诗稿》,借给香菱学诗的书上还圈满标注,在生日时感怀身世凄凉,翻出琴谱填词,自弹自唱。

世界读书日,一起来盘点《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读的什么书?

秦可卿

一出场便早逝,书中没有提及关于她读书的事。只能从她去世前托梦告诉王熙凤要保住家族的世代荣华,须得目光长远,管好祭祀祖地,教导族中子弟上进,可以窥见秦可卿也是一位非常有见底的女子。

总的来说,这十二位女子各有各的读书喜好,跟贾府中大多数男子只知道吃喝玩乐形成鲜明相比。贾府后来衰落,一代不如一代,与府中男子不爱读书有很大关系,如若他们像女子一样读书上进,贾府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作者:端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