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按下开学“重启键”,各所学校准备好了吗?记者实地探访

2020-04-22 20:27

澎湃新闻

口罩、防护衣、医用手套、酒精棉球......在上海市卢湾中学防疫物资存放点的专用间里,各种防疫用品摆满了整整两大货架。

“市教委和区教育局要求以每人每天一个的标准,储备够一周使用量的口罩,我校的防疫物资保障做了充足准备,目前的储备量已足够全校使用一个月。”卢湾中学校长张怡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上海的初三、高三年级学生将于4月27日首批返校开学。4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探访了黄浦区的上海市卢湾中学和徐汇区的上海市位育中学。

上海市卢湾中学防疫物资存放点防疫物资储备充足。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朱伟辉 图

卢湾中学: 每名学生将人手一套“爱心防疫礼包”

上海市卢湾中学是一所初中,全校从六年级预备班到九年级毕业班,四个年级共有学生820人,其中初三共六个班,总人数近160人。

校长张怡表示,学校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一份“复工防疫礼包”,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套“爱心防疫礼包”,包含了5日口罩、口罩塑封袋、一次性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湿纸巾和一份《卢湾中学学生复学一日防疫指南》。青年党团员教师自创了“卢湾中学学生防疫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牢记防疫要点。

上海市卢湾中学防疫物资存放点防疫物资储备充足。

黄浦区教育局介绍,该区学生在返校复学时都会收到一份爱心防疫包,在开学准备通知中明确,各个学校要为每位学生配备“4+X”的爱心防疫包。所谓“4”,即学生到校必备的4件个人防护物品,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湿巾和免洗手部消毒剂;所谓X,即引导学校要推出特色举措。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在爱心防疫包中,为学生准备了两张卡片——“健康管理卡”和“心理咨询预约卡”,显示了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双重关注,也体现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在爱心防疫包中放入了“学生每日健康晴雨表”,要求学生每日上学前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做好同住家人的健康关心。卢湾高级中学随爱心防疫包送上了学生手绘的漫画版“心理防疫”宣传册,以及《春日如期至,学子当归时——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让疫情经历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次特殊体验,成为学生反思的一次叩问。市八初级中学附上了精心设计的“返校复课一卡通”,以“三字经”的形式提示学生在学校公共环境中需要遵守的一日常规,以卫生习惯为切入从小培养学生公民道德意识。

位育中学:防疫物资足够用一个月

徐汇区的上海市位育中学是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下设本部和新疆部。校长王亦群介绍,该校把贵宾接待室改造成了防疫物资储备室,防疫物资储备充足,足够全校师生一个月的用量,还会根据后续情况保证持续供给。

记者在位育中学防疫物资储备室看到,该校的防疫物资品种丰富,除了口罩、手套、酒精棉球,还有紫外线消毒车灯、背负式电动超微弥雾机、呕吐腹泻应急处置包、高风险防护装备等。

上海市位育中学防疫物资储备室

位育中学校长王亦群表示,根据校园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做好了疫情防控物资、硬件设施保障等准备工作。在每个班级设置测温消毒点,配备有“防疫物资包”,包括耳温枪、酒精棉球、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疫物品。

该校将寝室楼的一层全部设为隔离区,住宿学生若突发体温异常情况,进入单人单间的隔离房间,每个房间除了配备基本的防疫物资,还配备了医用空气净化器,防止空气交叉污染。在食堂门口设置脚踏式水龙头和感应式无接触流水洗手的公共手部消毒智能雾化装置,从细节上切断可能的传染途径,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上海市位育中学防疫物资储备室的防疫物品

徐汇区教育局介绍,区内41所中学、46所小学、131所幼儿园、9所职校进行了区域统筹,全方位确保物资储备。通过集中采购和向区域单位募集等方式,积极筹措各类防疫物资,分三批向各级各类学校累计发放测温设备1300余台,一次性口罩85万个,各类消毒用品11万瓶,确保每所学校至少一周的物资储备。各学校加强与属地街镇和区域企业联动,积极采购储备防控物资,保证口罩、消毒用品等易耗物资持续供应,确保质量。在满足局属公办学校物资储备的同时,区教育局坚持区域统筹、属地管理,向区域内行业职校配用了测温热像仪、配送一次性口罩,向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配送了耳温枪,切实保障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需要。

上海市教委要求各校按照“一校一策”制定返校复学方案,明确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控物资储备、管理和使用要求,明确学校(人数超过100人)须在入口处设置红外测温仪。

上海市位育中学防疫物资储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