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歷史證明對民族生命和健康發揮著鎧盾作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愛國衛生運動是如何發展壯大的?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又如何繼承和發揚愛國衛生優良傳統?相信我們的老一輩們仍然記憶猶新,讓我們一起跟隨歷史的記憶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一、愛國衛生運動起源

早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央蘇區、陝甘寧邊區就已經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運動,號召廣大群眾舉行防疫衛生運動,執行防疫條例,預防各種瘟疫發生,保障群眾的健康。20世紀30年代中央蘇區成立了衛生委員會,發動廣大群眾開展衛生運動,消滅疾病;1941年陝甘寧邊區成立了防疫委員會,開展以滅蠅、滅鼠,防止鼠疫、霍亂為中心的軍民衛生運動。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伊始,察哈爾省(今張家港市)發生肺鼠疫,直接威脅平津安全。中央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在毛澤東主席親自領導下,周恩來總理中央防疫委員會,董必武人主任委員,統一領導防疫工作,在蘇聯醫療隊的

協助下,迅速撲滅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傳染病疫情。

1952年2月,美國飛機多次侵入我國丹東、撫順等地

播撒帶有病毒、細菌的昆蟲,悍然對我國發動了細菌戰爭。當年3月14日,政務院決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任務是領導反細菌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3月19日,中央防疫委員會向各省、市、自治區發佈反細菌戰的指示,劃定不同地區的疫區等級,對疫區進行衛生偵察,普遍實行預防注射,殺滅媒介動物,指定醫院準備收容傳染病人,有疫情立即報告,進行疫區封鎖,並向人民進行防疫宣傳,既要提高群眾的警惕,又要避免引起恐慌。周恩來總理特別強調要在專家指導下科學地進行防疫工作,建立嚴格的疫情報告制度,在發現疫情的地區實行局部封鎖隔離,切斷傳染源。幾個月後,在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上,"衛生工作與群眾性衛生運動相結合"被確定為衛生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毛澤東主席為該會議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人民群眾把這項偉大的運動稱之為"愛國衛生運動"。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2、 愛國衛生運動的發展

1952年12月31 日,政務院發出《關於1953 年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決定1953 年繼續在全國範圍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並將"中央防疫委員會"改名為"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各級愛國衛生機構統稱"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愛國衛生運動在全國範圍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開展了全國範圍內的衛生大突擊和衛生大檢查,並將愛國衛生和除"四害"納入《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標誌著我國的愛國衛生運動納入了國家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1958年,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央關於在全國開展以除四害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愛國衛生運動再掀高潮。這次運動規模浩大,全國6億人民參與其中。在黨中央及各級政府領導下,廣大群眾積極參加,有效降低了蚊、蠅、鼠、蟑等病媒生物密度,顯著減少了鼠疫、瘧疾、乙型腦炎等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許多城鄉清除了大量的垃圾、汙物,面貌煥然一新。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三、愛國衛生運動全面恢復

1976年以後,黨和國家的工作逐步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愛國衛生運動也開始恢復。1978年4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重新成立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並下發了《關於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全面恢復愛國衛生運動。先後開展了除"四害"、"五講四美三熱愛"、衛生城鎮創建、廁所革命等一系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保護人民健康"寫入國家根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1條規定。1988年8月11日,中央愛衛會更名為全國愛衛會,作為國務院議事機構,1989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要求各級政府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切實加強領導,使衛生條件的改善與衛生水平的提高與四化建設同步發展,全國愛衛會第八次擴大會議確定,自1989年起,每年4月份為愛國衛生月。

四、新時期愛國衛生運動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愛國衛生運動,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報告都提出"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十九大報告中,愛國衛生得到加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愛國衛生運動是人類衛生髮展史上的一項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突破了發展中國家無法實行的高投入、高技術的醫學模式,是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於衛生防病工作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通過有效的社會組織將中國政治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福利,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世界衛生組織稱之為"新中國的衛生奇蹟"。2017年7月5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健康治理傑出典範獎",對中國愛國衛生運動的成就做出表彰。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來源:商都縣衛生健康委員會

發佈:商都縣融媒體中心


愛國衛生月 | 講述愛國衛生運動的歷史與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