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徐公子談創業,如何組建初創團隊

如何組建初創團隊

找準方向、跟緊浪潮之後,就是組建團隊、準備啟航!而組建創新團隊則是一門大學問!

1.團隊並不是越大越好,要將初創團隊成員控制在5人以內

和通常的大眾認識不同,創新創業並不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根據帕金森定律(官僚主義病),大團隊往往面臨效率低下的問題。相反,團隊越小、團隊成員越少,團隊中的合作、溝通、協調就越好、越容易進行,團隊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也會更加親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兩個披薩理論”,他認為初創團隊如果不能用兩張披薩餅餵飽,那麼人數就太多了。

但人數精簡也並不意味著“越少越好”,初創團隊的搭建有它的要求和技巧,團隊成員的組合和分工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其中需要四種關鍵人才,分別是:

CEO:擔任團隊中的領導者、溝通者,對團隊負總責;

技術官:即CTO,技術領域負責人,負責把創新計劃在技術層面落實;

設計師:具有設計理念的團隊成員,優化產品、計劃的用戶體驗設計;

專家:可能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學者或是某領域經驗資深的成員,有其所長。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樣的團隊架構中,並不一定是一人對應一個角色,同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幾項技能,但整個團隊中每種技能都不可或缺。

【案例】

創辦Facebook的扎克伯格本身是一個複合型人才,既是天才的程序員,又是優秀的產品經理,還懂得運營和架構團隊。但是在創建和發展Facebook的過程裡,扎克伯格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也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

2.利用好創新衝刺和截止時間

①創新衝刺

以“黑客馬拉松”為代表,讓創新團隊進行短時間、高強度的創新活動。初創團隊被要求在短時間(如48小時)內完成連續工作,發揮最大的潛能探索新觀點、解決新問題,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任務。實踐證明,這樣的創新衝刺活動往往能夠收穫奇效,不少團隊的創新潛能被迅速激發,完成了令他們自己都驚訝不已的成果。

②截止時間

人類具有天生的惰性,自從有了deadline,人人都得了拖延症。好的截止時間,應該給團隊成員增加壓力,但不是機械的規定,而要讓對方清楚截止時間的意義,以便於合理安排工作、完成既定目標。

3.資金並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資金可能是毒藥

資金支持是把大象送上天去的強勁動力,初創團隊想要實踐具體的創新創業計劃,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進行融資時需要了解資本投資的幾種分類:

①風險投資:投資額度大、對初創企業體量有高要求、追逐獨角獸、不做小投資;

②天使和種子:不需要獨角獸、在早期投入、退出也較早;

③企業投資:關注戰略價值、不關心短期回報、比較保守;

④自我實現:為投資人提供自我滿足的資本;

⑤內部創新:企業內部投資新的想法、新的創意。

投資中,辨識機會、發現機會有五大準則,這些是投資人重點考察的對象,也是一個創業項目能否真正成功的幾個考量維度:

①團隊需要優秀,創始人應有獻身精神

整個團隊的鬥志、方向都應當保持一致,這既是團隊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創始人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的檢驗;

②客戶應該對產品愛不釋手

Airbnb聯合創始人布賴恩·切斯基說:“你只需要有100個人能真正熱愛你所做出來的東西,而不是有100萬人說他們有點喜歡。”人們會礙於情面評價產品說“還不錯”、“有點喜歡”,只有“太好了!”“太棒了!”這樣的反饋才能證明客戶對產品具有真正的認可;

③要擁有秘密配方

可口可樂、麥當勞等食品產業有具體的“秘密配方”,是競爭的巨大優勢。非食品產業也可以有自己的秘密配方,這就是企業的獨特基因、核心優勢。

此外,產品應該可以提供出色的客戶體驗,市場應該專注、特別,但有潛力獲得擴展。

最後,投資能夠助力創新創業的起飛,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有限的預算可以真正鼓勵創新思維,反之,研發上的高投入不一定能真正完成實質創新。一旦資金過多,初創團隊必然要按照既定的商業計劃,一步一步完成階段任務,按照固定節奏和思路進行商業行為,這就會導致團隊喪失了靈活性,不能夠及時調整、轉向。

阜陽徐公子談創業,如何組建初創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