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个无人车运营中心落户上海,RoboTaxi即将落地?

亚洲首个无人车运营中心落户上海,RoboTaxi即将落地?

2020年4月13日,AutoX在上海嘉定汽车城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亚洲首个规模化的无人车运营数据中心,并计划今年实现中国首个百台以上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项目的落地。毋庸置疑,这对于加速中国L4/L5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综合性商业化落地是重大利好消息。

细细梳理国内外L4级别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RoboTaxi示范运营现状,目前无一家企业的自动驾驶车队运营规模超过百辆,即使作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头羊的Waymo也仅有78辆。可见,当前全球RoboTaxi无人出行服务仍处于萌芽期。

尽管如此,全球RoboTaxi无人出行行业的企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国内主要由百度Apollo、文远知行、小马智行、AutoX四家企业领衔,国外主要领头企业为Waymo、Zoox、Cruise与Aurora。其中,仅有Waymo、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三家的车队运营数据有所公布。

亚洲首个无人车运营中心落户上海,RoboTaxi即将落地?

通过梳理已有的RoboTaxi车队运营数据,笔者有如下发现:

(1)研发与运营双轨并行,推动点对点出行服务商业落地

近年来,由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具备极高难度,大规模商业落地预期太慢,资本市场对于该行业的看法逐渐趋于冷静。对此,RoboTaxi车队测试运营将起到衔接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迅速ToC商业化应用的桥梁作用,以增强长期资本的信心。

其一,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针对复杂多变的道路场景采集大量路测数据,RoboTaxi的测试运营将有效的支撑多场景路测数据库的完善,从而推进技术攻关。

其二,RoboTaxi车队运营的关键特点在于结合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展开小范围出行服务,在技术研发的同时提升无人出租车的出行服务体验,从而加速商业落地。

(2)“铁三角”合作模式,构筑无人出行产业生态圈

细观以上RoboTaxi车队运营公司,均集合出行平台、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商、整车制造商/Tier1,以铁三角合作模式构筑无人出行产业生态圈。

出行平台的优势在于海量的用户出行数据与车队调度算法,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商的特点在于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研发,汽车整车制造商/Tier1的长处在于整车制造本身。

从RoboTaxi的产业链来看,整车制造为上游,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是中游,出行平台为下游。若想实现商业落地,以上三者缺一不可。这也为众多新创企业提供了产业入局的绝佳机会。以文远知行、AutoX、小马智行为例——

文远知行通过与广州市白云出租车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文远粤行,从而开展RoboTaxi运营;

AutoX已与东风、上汽、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合作,同时联合深圳巴士集团旗下的鹏程电动,集成出租车运营调度平台、出行服务平台共同探索自动驾驶出行未来;

小马智行通过广汽、现代、丰田合作开发L4级无人驾驶车辆,并基于美国交通初创公司Via移动出行平台开展RoboTaxi车队动态调度。

(3)Waymo运营规模遥遥领先,单车运营效率仍待提升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来看,Waymo One毫无疑问在RoboTaxi领域独占鳌头,无论是运营车辆数、运营总里程、服务总单数还是日均服务单数,均领衔于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

然而,若通过单车运营里程、单车日均服务单数、空载时长、接客上车路程总长四个指标来衡量单车运营效率,目前Waymo仍稍逊色于小马智行。

若仅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视角来看,庞大的车队运营数量、运营里程、服务单数能够最大化丰富测试场景与扩大数据采集量,单车运营效率相对无关紧要。

但若长远考虑无人车的发展前景,单车运营效率的提高将能够大大提升无人出行服务的收益,笔者认为,精细化调度运营将是后期RoboTaxi车队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必经环节。

亚洲首个无人车运营中心落户上海,RoboTaxi即将落地?

(4)PonyAI车队规模较小,单车运营效率高于Waymo

值得关注的是,小马智行仅凭10辆测试车,实现单车日均服务5.8单,达Waymo的2.32倍;单车运营里程9018.76公里,为Waymo的1.85倍;空载总时长1493.78小时,仅为Waymo的15%;接客上车路程总长13849.37公里,只为Waymo的27%。综合来说,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的单车运营效率远高于Waymo。

(5)文远知行面向市民全开放,当前以短途出行订单为主

与Waymo员工使用Waymo APP叫车或邀请乘客试乘不同,文远知行面向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体居民开放下载WeRide Go APP即可使用,无需审核。此种运营形式能够直接触摸用户实际出行需求,更符合RoboTaxi最终商业落地的实际情况。

Waymo加州运营首月的每单平均里程为20.6公里,文远知行广州运营首月的每单平均里程为4.9公里,而广州市传统出租车的每单平均里程为7.17公里。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由于文远知行只在有电子围栏的区域内运营,暂未涉及高速或前往机场的交通道路,目前仅以市内短途出行订单为主。而由于Waymo的测试道路涉及高速,员工借助RoboTaxi上下班通勤的同时兼顾研发测试任务,20.6公里的每单平均里程可能相对实际居民出行需求偏高。

亚洲首个无人车运营中心落户上海,RoboTaxi即将落地?

亚洲首个无人车运营中心落户上海,RoboTaxi即将落地?

(6)AutoX全球布局成功,运营服务将在2020年全面展开

自2019年9月上海正式启动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项目,上海市嘉定区与AutoX计划联合投入100台无人车建立嘉定自动驾驶示范区,并将在原有11.1公里的自动驾驶公开路段基础上新增42.5公里,长度达到53.6公里,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类型与等级的道路,将智能网联汽车的活动范围伸展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住宅区等各个场景。

到如今,依托深圳、广州、上海、加州硅谷一线城市的全球布局,AutoX落地中国首个无人驾驶“超级数据工厂”,实现中国首个百台以上RoboTaxi项目落地,相信在今年年底应该可以看到AutoX的无人车运营报告。

小结:

伴随着AutoX首个规模化无人车中心在上海落成,中国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程同步加速。可以看到,当前全球RoboTaxi出行行业的头部企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其点对点按需出行服务仍处于发展萌芽期,未来在通过扩大运营规模与丰富测试数据以突破无人驾驶技术的同时,必须逐步重点关注车队的单车运营效率并展开调度优化,从而为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做好充足准备。

作者简介:郭家辉,同济大学博士研究室在读。

图|郭家辉 网络及相关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