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恐怖了!嬰兒喝鮮榨蘋果汁會中毒

據有關報道渝北區左俊夫婦家中一歲零1個月大的兒子豪豪突然嘔吐,經診斷是喝了鮮榨帶核的蘋果汁而中毒。


太恐怖了!嬰兒喝鮮榨蘋果汁會中毒


蘋果的種子中含有氰苷,這種物質在在酶的作用下會生成氫氰酸。直接吞食蘋果的種子並不會導致氰苷的釋放,因為種子外面堅硬的種皮能保護種子不被消化系統消化。流言中將蘋果不去核榨汁後,會導致氰苷釋放到果汁中,生成氫氰酸。氫氰酸的急性中毒劑量按體重計算為0.5~3.5 mg/kg,一歲零一個月的男孩兒體重大約是10 kg,按照最小劑量計算的話,該兒童急性中毒需攝入5 mg氫氰酸;蘋果的種子中含有的氰苷摺合成氫氰酸的話含量大約是0.6 mg/g,每粒蘋果的種子大約中0.75 g,一個蘋果有10顆種子,按照上述數據,吃下一個完整的蘋果會攝入4.5 mg的氫氰酸,低於急性中毒劑量。

從媒體報道的症狀來看,孩子吐出果汁後很快狀態恢復,更大的可能性是胃腸道刺激引起的不適,而不是氰苷直接導致嬰兒中毒。更何況導致嬰兒嘔吐的原因很多,喝多了也有可能脹吐。

那麼工業生產的蘋果汁有沒有混入氰苷的風險呢?實際上,不同於家庭榨汁的方式,工業生產的蘋果汁在出汁環節使用的是旋轉壓榨機,這種榨汁方式不會破壞蘋果的種子,因此工業生產的預包裝蘋果汁沒有這種風險。

除了蘋果之外,其他薔薇科的果實例如桃、杏和櫻桃等也有此風險。另外,常見的含氰苷的食物還包括鮮竹筍、木薯、銀杏果(白果)和一些豆類(比如利馬豆)等。高粱、玉米、土豆、南瓜等很多農作物的幼苗或藤蔓裡都有氰苷,時常會導致誤食的牲畜中毒。所以氰化物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物,只不過由於含量有限,或者吃的不多,所以人們並不是特別關注。

由於氰苷對熱不穩定,因此徹底的加熱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國外的一些食品安全機構也建議民眾不要生吃這些含氰苷的食物。另外氰苷在體內可以代謝清除掉,不存在蓄積性,該中毒的馬上就會就中毒,沒中毒的也不用擔心“長期大量”將來會毒發身亡。對於消費者來說,水果的果核就別吃了,需要榨汁的話也應該去先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裡的種子,吃水果導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另外,對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要給果汁喝;6個月到6歲的幼兒每天可以喝4~6盎司(118~177毫升)果汁,7歲以上的兒童每天可以喝8~12盎司(237~355毫升),不過鮮榨果汁的營養並不比新鮮水果要好,可以的話最好還是給孩子吃新鮮的水果。

醫生建議

幼兒和低體重者喝鮮榨的蘋果汁確實有氰化物急性中毒的風險,建議去核後再榨汁飲用。其他一些水果也同樣如此。不過鮮榨果汁的營養並不比新鮮水果要好,可以的話最好還是給孩子吃新鮮的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