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天色漸晚,冬日裡的芙蓉山風雪瀰漫,人跡寥寥。一位孤獨的旅客行走在山間,他環顧四方,只覺得群山在暗淡的天色裡彷彿也變得更加遙遠,觸不可及。幸運的是,他終於還是尋到了一點人煙,一座簡陋的茅草屋出現在眼前。似乎是因為天氣寒冷,這間農屋看上去也格外貧苦。

當夜色降臨,投宿之人早已睡下,柴門外忽然傳來陣陣犬吠。原來是方才出門的主人,在風雪之中,踏夜歸來......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上面的這段場景,是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劉長卿的見聞,而他雪夜投宿的茅屋所在,則在今天湖南境內的芙蓉山。

湖南的芙蓉山,又稱安化芙蓉山,是湖南雪峰山(古稱梅山)東部的支脈,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東部。

全山處於安化縣大福鎮、仙溪鎮、清塘鎮和梅城鎮四鎮交界地帶,由72座大大小小的山峰構成,主體為6座高峰,分別是:扶王山,居南面方向;螞蝗山,居西南方;雲霧山,居東南方;天罩山,居東北方;大峰山,居北方;海拔1300多米的錫杖山則居於中央。72座山峰以錫杖山為中心向四面散開,互相簇擁著,宛如一朵盛開的芙蓉,故名芙蓉山。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在古時,芙蓉山為伊水、沂溪、溈水、漣水的發源地,其中心由極易風化侵蝕的花崗岩構成,形成了一個面積不大的盆地。所以有神話傳說:盆地中央有一池塘名叫清玄池,長著蓮花長年不凋,常有仙女於蓮花叢中沐浴,人花相映,貌勝出水芙蓉,又因四面群山環抱,互相簇擁矗立,雄居仙溪、清塘、梅城、大福四鎮頂尖,又恰似一朵芙蓉開放,故玉皇大帝欽錠此山為芙蓉山,坐落村莊為芙蓉村。

當然,名字如此浪漫美麗的芙蓉山,最為人所知的或許還是劉長卿在此寫下的那首詩。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這首五言絕句大約作於公元773年至公元777年間的某個冬天,當時作者因受人誣陷,被貶為睦州司馬,在此期間,他曾途經芙蓉山,雖山色優美,但滿腹憂愁下,眼中所看到的畫面,已不再是單純的山色雪景。

當暮色降臨山蒼茫的時候就越來越覺得路途遙遠,當天氣越寒冷茅草屋顯得更加貧窮。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原來是有人冒著風雪歸家門。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作者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全詩按時間順序寫下,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可謂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全詩純用白描手法,語言樸實無華,格調清雅淡靜,卻具有悠遠的意境與無窮的韻味。

不過自這首詩問世以來,關於它的詞句釋義和思想理解,一直眾說紛紜。此詩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實則言簡意約,含而不露,“情在景中,事在景中”。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在詞句釋義上,後人討論的分歧主要有三:第一句“日暮蒼山遠”之“蒼山”是特指還是泛指,“遠”是尚遠還是似乎更遠;第二句“天寒白屋貧”之“白屋”是簡陋之屋還是覆雪之屋,“貧”是稀少還是感覺貧寒;第三句“柴門聞犬吠”之“聞”是詩人聞還找人聞。

而在思想感情上,有人認為該詩表達了“作者對貧 寒人家的同情”:且詩句“風雪夜歸 人”應解釋為“主人為謀求生活,在 外勞碌奔波,夜裡才回家。”;而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風雪夜歸人”應解釋為:“行人在風 雪之夜終於找到了可以投宿的地方,並受到主人熱情款待,而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古詩表達了作者對芙蓉山主人的感激之情,同時讚揚主人熱情好客、與人方便的美德。

這兩種不同的看法,也決定了詩人立足點的不同,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後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後兩句在屋內。

不過千百年來,無論後人怎樣爭論,分歧如何,根據詩人創作時的背景,大多數人已普遍認同,這首詩不僅是一幅優美的風雪夜歸圖,更反映了詩人政治生涯的酸辣。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全詩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無路,希望獲得一席淨土,可是,在冷酷的現實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下半首似言絕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給自己帶來了一點可以喘息的光明,當然也包含無限的感激之情。

但就如劉長卿詩中的孤遠意境一般,湖南的芙蓉山雖有詩揚名,在歷史中留下的名字也並不算多。縱使它風景優美,山形奇特,史料中關於它的記載也不算繁雜。

唐朝時,芙蓉山第二高峰雲霧山上建有云霧庵,是當時周圍著名的道教聖地;元末時,陳友諒的敗軍曾在逃退之際於此地安營紮寨;明清兩代,此地特產的芙蓉山仙茶,曾一度作為皇家貢品.....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關於芙蓉山的仙茶,古代還有一個傳說。相傳當地雲霧寺禪師道動天帝,忽一夜,月明如晝,寺中突冒一青煙,變茶一株,採左右長,採右左長,蓋地八尺八,摘之不竭,禪師取果擴種,滿山長茶,叢綠於雲霧中,故醇香甘甜於口,覺之三日不絕,且有民顏道:“常飲芙蓉茶,病痛都不發”。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芙大葉茶。

近代的黑茶之父彭先澤先生,也曾在其一九三九年出版的《安化黑茶》一書中提到,著名的安化黑茶中,又尤以芙蓉山之茶品質為佳。

歷代以來,關於芙蓉山的詩文也不多,卻句句精妙。除卻劉長卿那首著名的五言絕句,還有清初的榜眼黃國香為之作的對聯:“自衡嶽九千仞而來,推開一朵芙蓉,彷彿花中藏世界,望洞庭八百里之外,踏破幾重雲霧,依稀海上現蓬萊”。

寥寥數十字,便點明瞭芙蓉山的特點,將其比喻成了一個世外仙境。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在近代,偉人毛澤東青年時也曾遊覽芙蓉山的東南峰雲霧山,於1918年寫下了一首《雲霧山》。

高處蹬臨放眼量,山青水秀好風光。

雲霧生輝迎夕照,芙蓉吐豔沐朝陽。

洞庭浩渺連天際,黃鶴雄踞鎮漢江。

若此清霞常作伴,人間苦樂渾能忘。

毛詩一向豪邁大氣,這首也不例外,而豪邁之外,對芙蓉山景色的讚美和心情的舒暢更是溢於言表。

據當時與毛同行的好友相傳,在寫下這首詩後,毛澤東隨即舉手指向雲騰霧繞之處,嘆曰:“雲山巍巍不分春夏秋冬,難逢此清閒世界。霧海茫茫難辨東南西北,誰主這渾濁乾坤!”

今天的湖南安化芙蓉山,知名度或許仍比不上許多因詩文成名的風景名勝,但這種不過度的知名,或許也為其保留了一份原有的淳樸,以及詩文中稱其為“仙境”的那份神秘。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當地人稱讚家鄉時曾說:芙蓉山下的村民呼吸著新鮮空氣,吃的是無汙染食物,喝的是清泉水泡仙茶。可謂“青青流水青青山,一步一望一層天”。他們住的是古式建築與現代樓房相結合,可看到日出東方如探照燈似的束光,遲到的春天美景,有早來的秋冬氣候與夏相爭,緩和了炎熱的夏天,臘月雪花飄,銀妝芙蓉山.....

時至今日,芙蓉山的大部分景區與村莊仍可免費觀光,於天下游客而言,確實不失為一個小眾又美麗的旅遊佳所。

詩行天下|芙蓉山:風雪依舊在,蒼山不復遠


文章來源:詩詞世界,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聲明: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