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寫作需要天賦嗎?


一位千萬大號的主編這樣回答:我們現在還沒到談天賦的時候,除了少數大師級人物以外,一般人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加上刻意練習,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了。

最近我在學習寫作, 主題式的閱讀了一些寫作方面的書,其中有一本《學會寫作:自我進階的高效方法》的書非常實用,它不僅給出了可靠的方法和技巧,更揭示寫作背後的底層邏輯。


就像作者書中所說:“怎麼做”是很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為什麼”?對“為什麼”回答的越清晰,對“怎麼做”就理解的越深刻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封面


本書作者粥左羅,一個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在微信紅利殆盡的時候,靠寫爆款文章公眾號3個月積攢20萬用戶。

他對文字有敬畏,認為好文章的標準是真誠,他在家牆上貼著一張A4紙,上面用黑色記號筆寫了一句話:要對內容有信仰,堅信優質內容對一個人的正向影響,永遠不製造垃圾。


我想,這就是他 3 年寫了 300萬 字,頻出爆款的原因吧。最後,他把 4 年 的寫作經驗結集成書,這本《學會寫作:自我進階的高效方法》,就像他對文章的標準一樣,

整本書充滿力透紙背的真誠。


本書從寫作要有用戶思維、6大能力:選題、標題、素材、結構、邏輯、成稿能力到怎麼刻意練習,怎麼傳播,如何變現?書中都有詳細的指導,無論對於初學寫作還是有基礎的寫作者,都不失為一本寫作“紅寶書”。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學會寫作:自我進階的高效方法》


下面我將從文章選題結構與邏輯成稿能力三個方面介紹那些“叫好又賣座”的文章背後,有哪些底層邏輯。


選題:優質選題的三大底層邏輯


2019年都在說一個詞,“底層邏輯”,我還聽過一句話:“優秀的人學習思考模型,而頂級優秀的人思考底層邏輯”。我理解“底層邏輯”就是事物最本質、最基本的原理和規律

愛默生說過:方法,可能有成千上萬種,或許還更多;而原理不同,把握原理,你將會找到自己的方法;追求方法而忽視原理,你終將陷入困境。

作者認為,文章選題也一樣,也有它的底層邏輯,存在著大道至簡的基本原理。


  1. 覆蓋人群:多少人可能閱讀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寫爆款的作者不一定是好作者。優質選題包括那些能成為爆款的選題,這裡的爆款是指那些絕大多數人關心、對絕大多數人有價值的文章,不是自娛自樂到自我感動,更不是標題黨文章。


正如作者書中一再強調:寫作不是自嗨,而是為了創造價值。這個價值是與讀者有關,對讀者有用的內容,不然,你寫今天吃了啥,幹了啥,一些流水賬、碎碎念,讀者憑什麼要關注你?你又不是王菲、李佳琦。


選題太小眾,永遠出不了大爆款,“這一點沒有列外,更沒有意外”。不信,我們測試一下,給你2分鐘時間,把下面5篇文章的題目,將閱讀量從高到底排序。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題目


公佈答案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答案


你猜對了嗎?


所以,選題的第一大底層邏輯,就是選擇潛在閱讀人數足夠多的話題,選題合適就成功了一半。


2. 痛點程度:閱讀時有多大共鳴


什麼是痛點?產品人梁寧說:痛點就是恐懼


比如,你害怕吃火鍋上火,所以有了“怕上火,喝王老吉”;你害怕洗頭洗不乾淨會有頭皮屑,所有有了“去屑實力派,當然海飛絲”,你害怕很長時間讀不完一本書,所以有了“你多久沒讀完一本書了”(有書經典文案)。


害怕,就是恐懼,就是痛點。作者認為,寫文章也一樣,不懂這點,也寫不出讀者爭相閱讀的文章。


所以優質選題的第二大底層邏輯就是:話題要直擊用戶痛點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3. 社交原動力:多少人會主動傳播


做新媒體的朋友都會關心同一個問題:文章轉發量。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的媒體中心,每個人都可以輻射幾百幾千人,轉發量高,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就多。這樣一篇小號的好文章才有可能爆,作者認為,這就是新媒體最大的優勢,社交屬性。


那什麼是社交原動力?就是天然的分享欲,是別人看了一篇文章,忍不住的想轉發。


書中,作者也總結了用戶轉發分享的5個動機:表達觀點、利他心理、站隊心理、尋找談資和塑造形象。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5個動機


所以,話題要有極強的社交原動力,是優質選題的第三大基本邏輯。


結構與邏輯:框架大於勤奮,邏輯產生力量


  1. 框架大於勤奮

有句話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有時你認為寫清楚了, 以為讀者能看明白,其實讀者未必瞭解。

如作者所說:你把思考轉化成文字的過程中省略的東西,讀者是沒法自己補上的。這就是寫作者和閱讀者的天然矛盾。

有些人寫文章,包括我自己,都有寫著寫著,寫跑題的經歷,有時寫的很慢,甚至寫不下去,還有的自己都感覺前言不搭後語,邏輯混亂,寫成了碎碎念。這都是框架沒有搭好導致的。


蓋樓需要有圖紙,寫文章也一樣,需要先搭好框架。磨刀不誤砍柴工,搭好框架讓你的寫作效率會更高。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框架


怎麼搭好框架?作者在書中給出

3 點解決方法:


  • 確定寫作主題:你要寫什麼?先確定一個大概的主題方向,然後梳理幾個立意,最後確定核心立意。


  • 列提綱:要寫哪幾部分,每一步寫什麼?


  • 找素材,完善提綱:骨骼好了,就要填血肉,要找素材,素材啟發思考,思考補充提綱。


以我看來,文章列提綱很重要,他能讓你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框架,減輕獨立面對空白文檔的恐懼,也不至於跑題十萬八千里。


不光幾千字的長文要列提綱,三五百字的短文也要列提綱,這樣顯得文章短小精悍,不至於寫成碎碎念。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1. 邏輯產生力量

邏輯是一種力量,它牽引讀者的思路,它一環扣一環的推動著讀者不停的往下讀文章。---粥左羅

我有次寫一篇文章,寫的磕磕絆絆,寫完自己讀著彆扭,前後段落銜接都不是很流暢,給家裡人一讀,人家問我一句:這本書你是不是沒看懂?


這就是邏輯混亂,條理不清晰,別人讀了也會覺得很亂,像吃了難消化的食物一樣難受。


讓文章邏輯嚴謹,具有說服力,作者給 4 點建議:


  • 結論先行:先說結果,再說原因;先說目標,再說方法;先總體,在展開。


  • 歸納分類:沒有歸納,就沒有邏輯。比如,讓你去超市買 洗髮水、菠菜、香蕉、芹菜、蘋果、牙刷、洗面奶、你聽完是不是頭都大了?


如果用歸納分類表達:


蔬菜:菠菜、芹菜

水果:蘋果、香蕉、

生活用品:牙刷、洗面奶、洗髮水。


這樣是不是好記很多?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 調整順序:邏輯就是信息的排序。比如:數字8341257613425768,排序後:1234567887654321有沒有更好記?


  • 刪減信息:有個詞叫邏輯干擾,刪減信息就是為了較少邏輯干擾。讓用戶把注意力聚焦到你的主題上,把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刪掉。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偉大領袖毛爺爺說:“寫文章要講邏輯,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說話的結構,開頭、中間、結尾要有一種關係,要有一種內部的聯繫,不要互相沖突”


所以,注重邏輯,你寫的行雲流水,讀者也讀的酣暢淋漓。這就是邏輯的力量。


二. 成稿能力


寫作是一件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這個過程沒有捷徑,你要不停的思考,要一字一句地寫。---粥佐羅

  1. 寫作的心態

有人問,我想寫作,不知道怎麼開始?作者在書中給出響亮的回答:別廢話!直接開始些! 接著再問:我不知道寫什麼?


作者引用一個經典的回答:開始不知道寫什麼,就硬寫!這不是一個調侃,事實上,每個寫作者都是這樣“硬寫”過來的。


《肖克申的救贖》原著作者史蒂芬.金說過:寫作,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寫


只有開始寫,才能擺脫寫作恐懼。寫好不容易,寫差還不會嗎?你要有勇氣寫砸。


有句話,先完成在完美,先寫,寫完再改嘛。


散文家雅克.巴曾說過:要說服自己,你是在捏粘土,不是在刻石雕,寫在紙上也是可以修改的,下筆的第一句越蠢越好。反正寫作來之後,你也不會衝出去把他打印出來。將它放在一邊,然後寫下一句即可。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1. 加法寫作,要有信息總量。
  • 要做到不該省略的信息,要補上:提高信息增量,使讀者閱讀體驗更好。


  • 以有的信息,要詳細:越詳細,讀者理解的越好。


  • 增加論點維度:增加有價值的維度,文章更飽滿,信息量更大。


  • 增加論據數量:論據支撐論點,論據豐富,讀者容易理解,內容豐富精彩。


  1. 減法寫作,提高價值密度。

如作者所說:價值密度就是單位時間內,單位篇幅內,你能提供多少價值,價值密度高,讀者獲取價值的效率也越高。


可以通過聚焦主題、優化重複表達、 從頭到尾精簡每一句話 來提高價值密度。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1. 修改文章,提高成稿效果。

寫作群裡流傳一句話:沒有改稿的人生的不完美的


還有海明威的那句名言: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臭狗屎。雖然有點極端,但不是沒有道理。


修改文章是寫作的一個步驟,是寫作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修改就像把大象關進冰箱的第三步:“把門關上”,不然大象會跑出來,沒有修改寫作就沒完成。


對於修改文章,書中也給出 5 個步驟:

  • 通讀全文,打磨框架


  • 修改文章,也該思想


  • 逐字逐句,刪改詞句


  • 從頭到尾,打磨情緒


  • 朗讀全篇,改制耳順。


《學會寫作》想讓文章賣座又叫好?背後的底層邏輯你一定要知道!


一位師姐告訴我一個小竅門:寫好後,先放一放,最好過一夜後在修改一遍。


作為寫作者,不能排斥修改,或者懶得修改。相反,我感覺修改也是一件享受的事,就像打扮自己的孩子,那兒調一調,這兒改一改,最後發現文章乾淨很多


小說家莉碧.奧尼爾說:沒有什麼比該文章更有趣。你看到自己說了些什麼,接下來探尋的是你想表達什麼。就像進行精神分析一樣,只不過它是免費的。


寫在最後:一場疫情,讓我們感受到現金流的重要,也有對一份固定收入的思考。


在副業遍地開花的今天,作為普通人,寫作無疑是最具操作性的一個技能,一支筆,一張紙或者一臺電腦就可以。它也是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就算不以寫作為生,它也能為各種職業賦能。


如果你想學寫作,不妨看看這本書,就像作者說的那樣:你要堅信,用正確的方法持續訓練,你一定會越寫越好,這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


用正確的方法,堅持去寫,其他的交給時間。


作者簡介:左手帶娃,右手寫文,做一個紮實寫字的手藝人。專注優質內容分享,關於讀書、育兒、情感的那些事。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