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两处老建筑的风雨与温情

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两处老建筑的风雨与温情

建筑群一角。

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两处老建筑的风雨与温情

老车间内部。

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两处老建筑的风雨与温情

这些历史建筑,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给银川人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也经历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个珍贵的历史印痕。在新的时期,它们理应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

曾为芦草洼吊庄指挥部

芦草洼位于银川市西南郊、永宁北侧,包兰铁路穿越其腹地。198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此地划给宁夏泾源县建立移民吊庄,泾源县最早一批移民同年搬迁至此。

金凤区良田镇园子村党支部委员李得海是1984年搬过来的,那年他22岁,说起当时的芦草洼,他还记得那时的荒凉。“风一吹全是沙子,吃个面都不敢使劲吸,要不沙子都吃嘴里了。一开始住的地方,就是在地上挖个槽子,上面用架子担上……”李得海说,当年宁夏铁道干校留下的房子,是最像样的房子,那时被用来当作芦草洼吊庄指挥部,1987年以后改叫芦草洼吊庄管委会,管辖着铁东乡、铁西乡、植物园管区。宁夏铁道干校的房子中,车间继续沿用,平时在那里修理农机农具,另外腾出四五间房建了学校,剩下的还是作为工作人员宿舍用。

“头几年日子特别苦,好多人来了又走了,但还是有一批人坚持下来,把那里改造出来。”李得海说道。资料显示,截至1993年11月27日,芦草洼吊庄累计搬迁移民24287人。至此搬迁工作告一段落。同时,宁夏铁道干校的房子也逐渐住进了农户,有的房子被拆掉,有的房子被重新修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老建筑的未来畅想

上周五,良田镇园子村党支部书记于福贵去金凤区开会,会毕,他找领导问了一些关于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开发利用相关事宜,于福贵对这件事挺关心。

2015年新农村建设时,原计划要拆掉包括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在内的一些老旧房屋建筑。于福贵当时给上级部门打报告,希望能把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留下来。“新东西咋建都行,老的东西一拆掉就没了,再也建不起来了。”于富贵说,现在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这些老建筑也是一种资源,“原来的(铁道干校)修理车间比较大,屋里屋外还残留着当时的一些标语口号,把这些房子收拾出来,还原成以前的模样,再把宿舍内部改造得舒服些,游客可以来体验体验以前人们的生活……”

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开发利用,园子村驻村第一书记罗瑞对此事也颇为关心。银川市第三批历史建筑评审会议,他也参加了,关于宁夏铁道干校建筑群的资料就是他整理汇报的。“由于年代比较久,而且暂时没找到相关资料留存,这些建筑当年的一些情况还不是很清楚。”罗瑞说,目前他还在想办法找当年的资料或者亲历者,希望能还原这段历史,也为日后的保护利用打下基础。

宁夏体育馆

1998年新建的宁夏体育馆内景。据《宁夏体育志》

当年“最气派”的场地

199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是年8月份,新的宁夏体育馆作为献礼项目竣工,并成为相关会议及庆祝活动的举办地。“当时的庆典活动,还有‘心连心’艺术团演出都在这里,来了很多明星,热闹了一阵。”宁夏体育馆市场部经理廉江说,在当时能举办大型活动的体育馆也就是新建成的宁夏体育馆。所以从那以后,各种活动就没断过,曾经的崔健演唱会、俄罗斯冰上芭蕾表演等,都让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多了些都市气。

“新馆刚建成那几年,我们有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了,也接了一些比赛。刚开始还有点压力,后来就有经验了。”场地管理科经理马文华记得最难忘的一次,是2009年举办的“中澳男篮挑战赛”。这次赛事的规格较高,观众也多,很多器材都是新购置的,前前后后忙了好一阵。而当时国家队有王治郅、易建联、孙悦等明星球员参赛,大家都在关注,也掀起一阵篮球热,比赛结束后,来打篮球的人特别多。

陪伴着很多人长大

作为城市的公共运动场所,宁夏体育馆里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反映着体育在这个城市的发展。“我感觉人们体育健身的热潮,是从2003年一下子起来了。那时经历了‘非典’,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增强了。”廉江说,当时来体育馆打球都得排队,或者提前预约,这样的情况大概持续了七八年。后来银川健身的地方多了,分流出去一部分人,但现在这里人也不少。

要说对群众体育的推动作用,不得不提馆里的青少年俱乐部。2001年挂牌成立的青少年俱乐部,马文华前前后后任俱乐部秘书长有14年的时间,他说刚成立的时候,只有4家学校是会员单位,常参加培训的也就一二百人,现在至少也有上千人,年培训近20万人次。“以前参加这些活动的孩子,现在都长大了,周末还经常来运动一下。”马文华说,宁夏体育馆这么多年,确实陪伴了很多人,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汗水和欢乐。(记者 李尚 李振文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