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心思搞養殖 不等不靠“摘”窮帽——大路街道陽河村村民江流全的脫貧路

4月27日,天剛矇矇亮,大路街道陽河村6組村民江流全便來到院子前的圍欄旁,只見他右手一揚,玉米粒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雞、鴨迅速圍了過來。

一門心思搞養殖 不等不靠“摘”窮帽——大路街道陽河村村民江流全的脫貧路

看著眼前雞、鴨搶食的景象,江流全開心地笑道:“這批雞出售後,將有7000元進賬。”

今年65歲的江流全因長期患病,導致經濟窘迫,於2017年被評定為建卡貧困戶。“戴上貧困戶帽子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我總覺得心裡不舒坦。”江流全說,扶貧工作隊的幹部三天兩頭到我家瞭解情況,講解精準扶貧政策,幫我尋找脫貧增收方法。我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幹活,早日脫掉貧困帽子。

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江流全申請到小額扶貧貸款5萬元,他用這筆錢買了20只小雞、28只大雞、14只鴨子,發展起了養殖業。江流全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了,調飼料、添水、打掃雞舍、種菜澆田……這就是他的日常生活,雖然很辛苦,但他說,這樣的生活非常充實。

雞鴨一天天地長大,等到出籠的時候,對口幫扶單位大路中學主動上門收購,江流全餵養的四五十隻雞、鴨一下全賣掉了,收入了3000多元。“我只管一門心思搞養殖,銷路不用愁。”看著日漸鼓起的錢包,江流全信心倍增,他決定讓自己的養殖更上一層樓。

為擴大養殖規模、節省養雞成本,他將自家後山圈起來,並在周邊的撂荒地上種上莊稼。糧食和場地有了保障,他養殖的雞鴨數量也翻了一倍。但這還不是江流全養殖的全部,他利用產業扶持資金購買了4只羊。2019年,僅靠2只小羊就賣了3100元。

“好吃懶做永遠致不了富,要走出貧困,只有不等不靠,紮紮實實的幹。”多年的努力讓江流全不僅嚐到了甜頭,更看到了希望。明年,江流全計劃進一步擴大羊、雞的養殖規模。(記者 楊文廣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