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融资中的风险

从实践层面来看,民营医院融资的热点是并购重组,尤其是近两年来上市企业重大资产重组和资产注入的项目中,有很多是以民营医疗机构为目标资产的。在融资过程中,一些高危环节需要注意风险防控。

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一般在尽职调查的过程中,投资方或其委托律师会向融资方取得一些资料(尤其是非公开信息),虽然投资意向书中一般都约定了保密的义务,但由于实践中尽职调查工作一般都是团队模式,能接触尽调资料的人员范围并不容易控制。更有甚者,如果前期的洽谈就是为了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获取商业信息的目的,中止合作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就更成问题。实践中融资方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也客观上对融资方对商业秘密保护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医院股权融资项目,作为融资方的民营医院对投资方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选择。

医院融资中的风险

高杠杆下的财务风险

融资要遵循公司理财的一般原则。公司融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获取经营所需的资金而更好的开展业务从而增加企业和股东价值。如果一味追求更大的融资额(尤其是债权融资)而忽略了财务安全,也是得不偿失的。从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稳健角度考虑,需要保证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处于适当的比例,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要合理搭配,尽可能降低融资的财务风险。应充分考虑现有资本结构、融资风险容忍度以及信贷市场情况等因素,选择融资方案。

高财务杠杆不仅是中小民营医院面临的问题,前不久刚在香港上市的坐拥内地最大民营医院的康华医疗也同样被高负债的问题困扰,一度甚至靠出售长期资产偿还流动负债。尽管康华医疗一心扩展业务,但其资产负债情况却并不十分乐观。201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96.4%,且其流动负债主要为银行短期借款。2014年及2015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步降低,到今年4月底,其资产负债率首次低于100%。康华医疗资产负债率的改善得益于流动负债的逐年降低,因为公司一直在以现金偿还银行贷款。2015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出现大幅减少,或是通过出售固定资产腾出现金来偿还贷款。

医院融资中的风险

对赌条款带来的风险

当年曾被投资界热议的俏江南创始人因对赌协议中的领售权机制而被强制出售股份的事件并未远去,而且已经成为股权并购课堂上经典的教学案例。对于融资方的医院来说,对融资协议中的投资人保护机制需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利弊衡量。尤其是对利益补偿机制、零售权机制等从国外风险投资直接引入国内股权投资的条款,国内产业资本往往并不是特别熟悉其中的利害。有时如果条件过于苛刻,融到资金比融不到资金对医院的发展(尤其是对创始人和原股东)风险更大。

医院融资中的风险

投资人不恰当干预的风险

通常财务投资人是不会关心被投资方的具体经营活动的,除非发生影响其股东权益的重大事件。但战略投资人通常都会不同程度的介入投资后的经营活动。一般来说,根据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战略投资人给被投资的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方面和财务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给予支持,其影响是积极的。但也同时可能出现投资方通过对被投资方施加重大影响而不恰当的干预甚至通过损害被投资医院的利益而获取更大利益的情形。因此对于融资方医院的原股东和管理层来说,协议中对投资人股权的表决权的安排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医院融资中的风险

收藏

举报

0 条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