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今年4月16日,央视网发布了一起出卖我国军工重要情报的典型间谍案件。随后,央视国防军事频道、也进行了报道,央广军事也于4月27日发布了一段视频。

涉案人员叫张建革,是我国某军工科研院所一名高级科研人员,研究领域涉及我国军方重要武器装备甚至尖端武器的研发,手握我国核心机密。

张建革落网后,侦查人员在他携带的行李中发现他准备带离出境的涉密科研材料。

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据国家安全机关侦查人员透露,我们国家很多还没有投入现役、没有装备的武器装备,就被张建革泄露出去,把我们研制尖端武器的情况,研究的方向,研究的现状,就毫无保留地透露给间谍情报机关。

都是出国惹的祸。

2011年,张建革赴西方某国访学,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监视并拉下水。

其实手段还是老套咱路,先是一名男子主动接近了他,说他手上握有军方的项目,这个项目对于科研人员来讲,吸引力是相当大的。然后就是为张建革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难题,还用豪华轿车带张建革外出旅游、去高档餐厅用餐。再后来为张建革提供每小时200美元的兼职工作,另外,还允诺要为其女儿赴国外留学和取得居住权提供帮助。最后这名男子摊牌,说他是为间谍机构工作的,要求张建革成为他的情报下线,向他提供情报信息。

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据悉,起始资金是3000美元,以后在国外咨询一次情报的话,账号里都会存5000美元。

从张建革间谍案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可以看出,2014年6月22日因涉嫌犯间谍罪被郑州市国家安全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同年12月17日被刑事拘留,2015年1月22日被逮捕。

也就是说,这起间谍案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只不过今年才对外公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对张建革的犯罪事实认定的具体内容。

经对张建革在国外提供的军工科研领域情报鉴定,确认含机密级国家秘密4大项共9条,秘密级国家秘密6项,属于情报范畴的内部资料5份;经对张建革在国内搜集的军工科研领域情报鉴定,确认含机密级国家秘密2份,属于情报范畴的内部资料1份。

那么,张建革的涉案金额有多少呢?

案发后,国家安全机关根据张建革提供的账号和密码,进入张建革的网上银行,发现张建革某国某银行账户余额为10323.49美元。

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记住,一万多美金,超出大家的想象,一名军工专家,就为了这点钱而出声卖情报,尤其是尖端武器的情报,值得吗?

公开信息显示,张建革所在的军工机构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3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机电成套设备研制和工程应用的国家重点研究所。

更进一步信息显示,713所主要从事中国海军舰炮和导弹发射装置研究开发,装备的重点型号有单管76毫米舰炮、单管130毫米舰炮。

张建革在中国知网的多篇论文亦与电磁炮项目有关,其还曾与他人联名撰有《美国的舰载电磁炮研究》。

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说起电磁炮,军迷朋友们都知道,那可是我国真正的尖端武器装备,而且是在研的,拿马伟明院士的话来说,那是要领先美国的。

尽管美国有长期研发电磁炮系统的经验,但此前多次测试仅在陆上进行,相比之下,中国已经在一艘072型登陆舰改装有电磁炮系统并进行海上测试。

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也就是说,在电磁炮领域,中国走在了美国的前面。所以西方国家才想尽办法了解中国电磁炮的真正研制水平和相关技术。

以此推测,张建革泄露的机密可能与电磁炮有关。

一审刑事判决书中显示,张建革携带手机进入涉密场所并拍照,而其手机被植入间谍软件,后果无法评估。

警钟长鸣!军工专家成间谍,涉及我国尖端武器,或与电磁炮有关

这起间谍案,既对我国今后的技术研究、交流、合作产生影响,也将对参研人员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危害严重。

警钟长鸣,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