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强但是创造力很弱的人适合什么工作啊?

阳丹妮


【问题分析】

执行是将任务变成结果的行动、是调动个人优势达成目标的行为。执行力,是个人综合素养的行动表现,是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的职业体现。一个执行力强的人,需要较强的创造力支撑;而一个创造力较强的人,有助于执行力提升。


所谓“执行力强但是创造力弱”,是个伪命题,实际是指那些刻板执行但缺少创意与变通的人。这样的人,不适合挑战性高的岗位,不适合创造性强的岗位,只能选择重复性较多、执行路径简单,且思维力要求弱的岗位。

为了回答题主问题,我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创造力的特质是什么?

正确理解创造力的职业素养,以便判断题主到底是不是创造力弱的人。

2.执行力与创造力有何关联?

从执行力与创造力关联的维度,进一步明确“执行力强但创造力弱”的特征与实际职业状态。顺便分析一下,题主到底是不是真的“执行力强”。

3.工作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素养与特质分析,在确定个人实际职业特征的同时,进行职业选择的匹配。

【指尖观点】

创造力是个人的执行能力素养之一,执行力之中包含创造力。有创造力的人,执行力强大;创造力需要执行力的保障,一个没有执行自觉和结果追求的人,无法形成真正的创造力。要选择合适工作,一定要正确识别自己的能力特征,不要片面认知执行与创造的关系。

首先看一下,职场人“创造力”的特征是怎样的。以便判断题主“创造力弱”的能力假设是否成立。

创造力是个性、思维与职业成熟度三者结合的产物,不是想当然的主观认知。

1.个性特征

真正有创造力的人,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支撑,需要有利于思维发挥与持续“自由”表现的意志品质,需要面对不同问题、困扰、挫折与困难理智应对的客观态度。没有合理的心理素养与个性特征,想要具备较好的创造力,很难。

职场人的创造力不是一时兴起的结果,更不是灵感突现的代名词。

A.相对独立的自我思维空间

要想具备真正的创造力,职场人必须给自己留出相对独立的思维空间。说白了,就是具有实事求是的批判性思维,不从众、不轻易动摇或者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这需要个人具备起码的自信心理,也需要面对强势观点或者舆论不轻易示弱、不盲从“权威”的基本素养。

B.构想超常

所谓“构想超常”,是指个人敢于否定他人的即成结果,敢于颠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见与行为方式。能够根据自己独立的认知与判断,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或者形成超乎寻常的结果。

比如,苹果落到牛顿头上时,他想到的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疼痛的问题,而是考虑“到底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苹果拉到地上?为什么苹果是向下落而不是向上走?”。

2.思维特征

思维是个人的关键能力素养之一,是个人观察、联想、注意、记忆、分析等多方面心理作用的综合。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有其相对“创造性”的思维特征。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倾向,造就“创造”的结果。

A.推理能力

对于职场人来说,推理能力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与资料,经过分析与判断,得出新的结论并形成新的认知的能力。推理能力显示了职场人由此及彼的信息关联能力、显示了由已知到未知的预测分析能力、显示了面对既定结论或观点的批判与甄别能力。

推理能力是职场人创新的基本思维需求,是颠覆与变革的基础思维素养,是真正形成创造的必要前提。

B.设计能力

这里的“设计能力”不同于日常的设计工作能力,是指个人基于已知信息、资料以及工作体验,形成新的科学概念的能力;是指基于新的科学概念,进行产品、方案以及行动策略设想、计划与形成现实的能力。

如果没有良好的设计能力,即便个人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也形不成客观有效的概念,无法塑造成功的理念、理论、产品或者方案。所谓的创造力,也只是泡影。

3.职业特征

职业特征是指在长期的职场或者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知识、技能、行为等方面的特有表现。不同的人、不同专业或者行业领域、不同职场环境,其职业特征各不相同。个人职业特征代表了职业倾向,也代表了素质水平。

对于创造力来说,以下两方面非常重要:

A.专业认知度

无论个人从事怎样的工作,都需要专业的积累与沉淀,需要个人在对应领域的体会感悟与理念提炼。一个人的专业认知,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练,更需要个人的深入理解与体会。不管后勤工作、管理工作、研发工作还是营销工作,都有其特定的专业特点,都需要认真的感悟与思考。

如果没有既定领域的专业实践积累,没有个人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就不可能掌握其内在规律与本质特征,也就不具备创造或者创新的基础。职场领域,如果三心二意或者浅尝辄止,是很难形成创造力基础的。

B.专业积累

所谓专业积累,是指个人在长期专业领域工作中形成的方法论,形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有特征与策略。一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实践积累深度、专业知识与思维的高度,决定着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决定着个人突破与创新的能力。

要想创新,必须有深厚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创新是瞬间的事,但背后的积累却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问题总结与分析:

判断一个人创造力强与弱的标准有三个,其一是个体心理特征,其二是思维特点,其三则是职业积累。如果一个人没有鲜明的个性、没有强大的思维、没有深厚的职业积累与感悟,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力。

题主所说的“创造力弱”,是以此为标准进行分析的吗?如果是,说明个人专业积累一般、思维能力普通、性格比较大众化。而这,与“执行力强”是矛盾的。


创造力弱,意味着执行力不理想。那么,执行力与创造力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创造也是一种执行,执行也需要创造的力量。创造力弱,执行力不会真的强大。

1.相同之处

创造力是一种能力,是基于个人性格、思维与专业积累基础之上的职业表现。体现了个人的素养层次、效率水平、比较优势,甚至职业成就。而执行力,则是个人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实现目标而展现出来的综合素养表现,同样会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层次。貌似差异明显,实际上两者都是个人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展现,都是为了实现目标或者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一个人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素养,不可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特征,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专业状态。

A.能力素养的基础相同

个人执行力,就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协作、沟通、理解、思考、操作等方面的能力综合。而这些构成执行的能力要素,概括起来说,就是个人性格、思维与专业的层次与水平。

是个人的基础能力素质决定了执行的结果,也是这些基础的素质,决定了创造力的状态。两者在能力的基础需求上是相同的。

B.责任与目标

执行不是随意的活动,创造也不是盲目的构想,两者都是职场人的工作行为。而工作具备天然的目的性与目标要求。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特定的角色,从事特定的岗位,承担特定的任务,锁定特定的目标。其心理、思维与专业的方向都是以任务实现与目标完成为基础导向的。执行也好、创造也罢,都是相同目标导引下的责任履行而已。

没有目标感的人,无法保障执行的能力体现;没有责任感的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力。目标与责任,是两者共同的属性。

2.不同之处

若说两者完全相同,是不客观的。执行不以创造为目的,而创造力也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一个强调目标的实现,另一个强调既定现实的颠覆与突破。总体上来说,两者有以下两个区别:

A.规则差异

执行的规则是什么?是统一性、纪律性与计划性。要求个人不要“搞花样”,不要“另行一套”,更不要有太多的质疑。因为个人执行是以团队或公司的统一要求与规则为前提的,必须保障全局的效率与风险控制。

但是创造不同,遵循既定的计划或者目标要求,但强调对现有规则、方法或者理论的质疑,强调规则范围内的“个性化”,强调思维的开放性与专业的深度突破。

一个要求统一,一个要求个性,一个要求封闭,一个要求开放。两者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具体规则有较大的差异性。

B.内涵差异

执行与创造的最大差异,在于其内涵不同。执行是战略落地的支撑,是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工作的内容要素,是所有员工日常行为的统一要求;而创造力,突出优势塑造,突出改变过去,突出既定程序与内容的“破坏”。

执行从大处着眼,是所有工作行为的概括性称呼,包含了创造;而创造从具体着眼,是执行工作的组成部分,创造是一种执行。

3.两者关系

执行力与创造力有相同之处,也有概念与具体操作上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而以此为基础,两者的关系也非常明显:不矛盾、不对立,而是统一于工作目标达成前提下的相互关联。

A.执行力需要创造力

对于职场人来说,执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其一,是机械性操作。

组织强调什么就认同什么,领导要求干什么就忙什么。一切以领导指示、既定方法与现实规则为界限,老黄牛式的“低头耕田”。缺少主动思维,没有质疑,更没有改进或强烈的提升欲望。按部就班,随遇而安。

其二,是创造性操作。

基于目标与任务的整体要求与职场的基本规则,追求效率提升、质量改变,不断在方法上进行改进。在深度参与、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现实的颠覆与变革。

两种不同的执行,产生不同的结果。具备创造力,或者执着于更高目标更大贡献的创造性劳动,执行的结果更理想。优秀的执行力需要创造性工作,需要创造力的支撑。没有创造力的执行,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难以取得进步与发展。

B.创造力也是一种执行力

执行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工作,只要有利于目标实现,有助于任务完成的所有努力,都是执行。创造或者创造力不是儿戏,更不是盲目活动,而是以有助于目标达成和任务实现为前提的工作行为。

创造是一种工作,创造的过程就是执行的过程,创造力也是一种执行力。

问题总结与分析:

尽管创造力与执行力有所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仅限于规则的具体差异,而执行力包含创造力的成分。实际上,执行力也好,创造力也罢,都是为了目标与任务,都是基于责任与工作。没有创造力的执行毫无起色,不以执行为依托的创造力没有意义。

基于此,题主的执行力真的强吗?循规蹈矩、刻板工作,缺少深度思维与专业支撑的职场人,不仅创造力弱,执行力也不怎么样。这说明,题目中的“自我定义”不能成立,题主应当是一个乐意本本分分工作的人,不喜欢挑战,更不喜欢质疑与颠覆。

工作的选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到真正的“量体裁衣”。基于以上分析,个人给出相应的选择建议。

选择工作的前提是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否则很容易因为判断错误而出现匹配偏差。

1.首先,实事求是地自我梳理

所谓自我梳理,就是重新认识自己,全方位盘点自己的基础、实力与特征。在个人知识积累、个性特征、价值倾向、职业阅历、思维方式、行动特点、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清晰的自我认知。在确定职业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岗位或者职业的匹配。

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很难做到理性的工作选择。特别强调两点:

A.确定自己的需求

个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要做什么样的工作,以自我需求为根本性参考。如果你的需求是满意的物质收入,就需要重点考虑薪资待遇;如果你的需求是专业积累,就需要重点关注岗位职能;如果你的需求是磨砺自己,就需要仔细研究岗位的绩效条件。

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希望通过工作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否则,无论怎样的选择,都未必满意。

B.确定自我真实特征

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工作。决定这个“不同”的,就是个人的具体特征。不要简单理解或者归结自己的能力倾向,而是进一步看一下,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自己的喜好是怎样的,自己的兴趣是怎样的,自己的知识是怎样的,自己的阅历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底是怎样的。

个人性格与价值标准决定环境的适应性,个人兴趣与知识的积累决定工作的领域,个人的阅历与能力现状决定具体岗位的选择。不真正了解自己,就容易“瞎子摸象”。

2.选择依据一:群体或个体的创造性

创造性,决定着职业选择的性格匹配、能力结构与阅历积累。当你的性格不适合创造的环境或者挑战性岗位的时候,尽量规避;当你的能力结构不足以支撑深度思考与常规性突破的时候,也别去找那些刺激;当你阅历尚浅,还需要好好积累与学习的时候,最好“安分”一些。

A.群体创造性的考虑

所谓群体创造性,是指团队或者组织的创造性特征。是群体成员整体能力水平、思维特征和工作风格的体现。一个创造性强的组织,思维一定活跃,思维与知识的需求一定旺盛;一个创造性弱的组织,思维相对不活跃,思维与知识的需求要弱一些。

题主的创造性一般,可能不适应或者不适合强度较高的思维挑战,也不适合频繁知识更新与知识输出的部门。建议选择思维需求弱,知识需求弱一些的部门,这样更适合自己,工作的体验感更好一些。

B.个体创造性的考虑

群体创造性的组织,具有环境的强制性,不管个人从事怎样的工作,一定都会受到环境的创造性影响。如果不进入这样的组织,是不是就可以了?当然不是。其实很多非创造性组织,一样有创造力需求较强的岗位。

那么,什么样的岗位对于个体的创造性需求较弱?答案是流程较长的岗位。长流程作业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规范化、统一化与标准化。几乎所有的程序与细节都已经设计好,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有明确的标准,只需要个人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工作就可以了。这样的岗位,是适合题主的。

3.选择依据二:团队执行与个体执行的角度

职场上,强调执行的团队或者部门,重视过程,要求严格,标准与细节规范到位。这样的组织容易接纳服从心强,踏实工作的人;而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部门,重视结果忽略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不拘一格、以自我为主创造性工作,相应岗位的工作挑战就大一些(比如,一些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自主开放性工作)。

A.团队执行角度:选择开放性弱的组织

团队的开放性有两方面理解:

其一,工作的开放程度。

以内部操作为主还是对外协作为主,是传统操作为主还是挑战性目标为主,决定着其开放程度。不同部门,其开放性不同。比如,后勤部门的开放性要弱一些,而研发或者市场部门的开放性要强一些。

其二,组织结构的开放程度

封闭性或者开放性较弱的组织,倾向于工作的内部协同与流程闭环,强调一人一岗,强调角色的单一性;而开放性较强的组织,倾向于个体角色的多样化,强调个人跨组织互动。前者挑战性弱,后者挑战性大。

作为创造力与执行力都不是很强的人,不适合开放性强的工作,也不适合开放性强的团队。更适合相对封闭的组织与岗位。

B.个体执行角度:避开强调个体挑战与创新的岗位

倾向于认真履行职责与规矩工作的个体,并不适合单挑,更不适合独自面对不确定性风险与目标。脱离团队会缺少安全感,单独挑战会没有信心。

强调“单兵能力”的岗位是不适合题主的。

小结:基于执行力、创造力等多方面分析,个人认为,题主属于相对简单的执行型员工。尽量选择创新要求弱的团队或者岗位,尽量选择非开放性组织。做一些流程较长或者流水线性质的工作是比较合适的。

总结:执行力与创造力相互统一。创造力弱,意味着心理、思维与专业的素养不够,执行力也不会很强。片面强调执行力对于工作的选择没有真正意义,因为满意的执行一样强调创造的作用。题主要想选择真正合适的工作,就要静下心来,全面客观地认知自己。

无论如何,没有创新性执行能力的人,更适合在封闭性组织从事挑战性较弱的工作。


本文由今日头条号@指尖视野原创(含所有内容相关信息图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或洗文,侵权必究!


指尖视野


执行力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能力。

领导用人旨在用人之长,激发潜能,带领团队实现目标。

首先用人之长。你所说的执行力强是贯彻落实环节必备的能力。在中层岗位最重要的能力。尤其是质控,数据,督察,物资后勤等环节,需要按章行事,不折不扣落实的岗位,都是需要执行力强的。

创造力是领导必备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要通过经验积累,学习领悟。

其次是激发潜能。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锻炼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质有多大。领导用人,更是需要培养和挖掘。所有干部首先是能担起重任,才能当上干部。这就是所谓的担当。所以,能干本身就是最大的长处。随着能干,多干,自然就会成熟起来。这个过程需要自己的努力,领悟和学习。需要领导的培养,支持和挖掘。

最终,用人要围绕目标全盘考虑。即使是一颗螺丝钉也有他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所以,不能仅仅盯着一个人的一点优缺点不放,也不能仅仅盯着某个部门岗位不放,统筹考虑,用人之长,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桃花源小筑


骆驼哥告诉你,职场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只需要执行力的工作,能用到你的创造力的时候很少。

你想啊,任何一个单位,团队,集体,决策者就那么几个人,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研判,进行调整,让组织机体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他们才是需要较强创造力的人。

另外,还有少数行业,比如说,文化艺术行业,策划行业,设计行业,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当然需要创造力强一点才好。

除了上述的决策者和少数几个行业之外,其他的任何岗位都十分适合执行力强的人去干。

比如公职单位的窗口岗位,税务岗位,财会岗位,法律执行岗位,如交警岗位,户籍警察岗位,医院的收费岗位,抓药拿药的岗位,学校后勤岗位等等,都适合执行力强的人干。

工厂流水线就更别说了,更需要大量的执行性岗位。


其实,在每一个行业,都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创新型人才,另一种是执行型人才,

一个健康的组织体系,创新型人才与执行型人才的比值大概是:2:8。

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机器中,宏观上来看,创新型人才占比20%,执行型人才占比80%,这个社会才能良性高效的运转。

如果创新型人才达到了40%,执行型人才才到60%,那结局一定是提意见的比做事情的多,太多的人提想法,少数的人去执行,而且往往提意见的人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闹到最后,让执行的人也不知道该听谁的,结果到最后很多事情就停留在嘴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