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愛打人並不是攻擊行為,4招教你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父母有沒有發現小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打人。最近遇到兩個媽媽,說了相似的事:

一個是玩過家家的時候,小朋友A總是一刻不停地抱著娃娃不放。這時,小朋友B也想一起照顧娃娃,也想抱抱娃娃,可小朋友A卻十分粗暴的一把奪過娃娃,還推了一下小朋友B。過了一會兒,小朋友A看見B沒有娃娃玩,又把娃娃硬塞給B,反而把B惹哭了。

一個是10個月的寶寶。很愛打人,打完了還笑呵呵,與年齡大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時也常常一言不合就動手,弄得父母很是尷尬。

這兩個媽媽很苦惱。其實,她們經歷的,是正常現象。

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沒有發現,孩子會毫無理由的打人?親子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孩子天生有一種攻擊的衝動,在嬰兒期就已經具備。但衝動跟實際行動是兩回事。在我們看來,一些孩子很“文明”,但有一些孩子卻總喜歡打人。

愛打人的小孩就是暴力小孩嗎?

一、正確瞭解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又稱侵犯性行為。學者研究認為:學齡前的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出現比例大概是11%。在此當中男孩的攻擊性的強度,是明顯高於女孩的。4到5歲的學齡前兒童是攻擊性行為的高發年齡。但是在此之後會逐漸減少。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侵犯”別人的傾向,如打架,對他人的身體進行打,推,咬,踢,吐口水,用其它物品傷害別人,從別的孩子那兒強奪物品等。

小小孩愛打人並不是攻擊行為,4招教你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二、為什麼會出現攻擊性行為?要從孩子不同時期敏感期和意識說起

1.手部敏感期。

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會出現手部敏感期,拿到任何東西都會想投擲,並想投擲在一個容器裡,所以家裡的垃圾桶,整理箱,甚至大人正在吃飯的碗,都成為了孩子玩耍的樂園。有的孩子表現的就是喜歡用手觸碰任何東西,包括用手拍打物體,比如打人。

如果孩子在這個敏感期沒有順利度過,扔擲物體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他會繼續做此類動作,直到認為得到滿足之後才會停止。

2.孩子2歲左右出現物權意識。

寶寶的物權意識一般都出現在兩歲到三歲之間,在這個期間,寶寶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寶寶在這個時候開始將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並且表現在其他方面,不讓任何人碰自己的東西,他們會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

舉個例子:曾經,我的鄰居,一個年輕的90後媽媽對女兒說:“你現在手裡有兩個芭比娃娃,那邊的小妹妹一直在哭,你給她一個玩吧。”小女孩低著頭猶豫不決,最終沒有給。年輕媽媽生氣的從女兒手裡搶了一個娃娃,直接給了旁邊的小孩。她的女兒忍不住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讓人很心疼。

很多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這也是很多父母不理解的事情,因為他們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從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不喜歡分享並不是寶寶自私的行為,而是寶寶正常的發育階段。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慢慢的學會分享。

小小孩愛打人並不是攻擊行為,4招教你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對於以上情況,父母該如何應對?

三、用4個方法,可有效解決

1.3歲以後打人,是孩子觸覺敏感的表現,就是所謂的“觸覺防禦過強”。

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震動等產生的感覺。

人體對觸覺的反應有兩種:一種是防禦性的反應,就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另一種就是識別性反應,是大腦進行的精密觸覺辨識的反應。而觸覺防禦過強的孩子,對靠近自己的任何刺激,出現單純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就是打人。

父母可以回想一下,當不熟悉的人靠近孩子,或將頭伸向孩子方向近距離接觸時,孩子一般會自然的做出打人的動作。

2.溫暖糾正法,讚揚,鼓勵正向引導。

每個成年人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環境容易導致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如爸媽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爸媽離異等。家人不和、經常爭吵或者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會耳濡目染。在這種家庭環境當中,孩子看到父母的言行,會誤認為這是行為準則,從而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別的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會通過攻擊性行為來獲取利益的手段,一旦這種行為獲取到了利益,就會被強化,孩子會延續這種行為。

兒童心理學家們常常採用陽性強化法糾正孩子的攻擊行為,最經典的是1964年美國華盛頓兒童心理學家Eileen Allen的研究。研究在一家幼兒園進行,研究人員讓幼兒園的老師,對班裡那些具有不良行為的孩子採取忽視或阻止的舉動,但當這些孩子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範和良好的人際行為時,老師們便採取認可或高調讚揚的方式,比如獎勵小紅花或當著全部孩子的面稱讚他們的好行為。慢慢地,孩子的不良行為減少,他們身上的行為規範也跟老師讚揚的行為逐漸重合,不良行為最終得到了糾正。

小小孩愛打人並不是攻擊行為,4招教你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4.在家裡可以做的觸覺小遊戲,提高他的能力

由於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拼圖拼不上、踢球踢不準等。這時可以幫助他做好這些事情,並在以後著意訓練。他能力強了,事情做好了,高興了,自信心強了,也就不會去打人了教。

通過小遊戲可以解決問題:

(1)踩氣球遊戲

家長可以將指壓板平鋪在地面上,上面放置彩色氣球,讓孩子用身體壓爆氣球,在壓氣球的過程中,氣球的質地柔軟,帶給孩子身體的觸覺是輕柔的,指壓板的質地堅硬,帶給孩子身體的觸覺是刺激的,在兩者之間對孩子身體進行不停的觸覺刺激,讓孩子在遊戲中進行觸覺按摩,降低觸覺敏銳度。

(2)“摸耳朵”反向小遊戲

大人喊“左耳”,孩子就要摸“右耳”;大人喊“右耳”,孩子就要摸“左耳”。

這種遊戲,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的理智腦,幫助孩子改掉不理智的情緒、行為先行的習慣。反向遊戲有很多形式,“左腳——右腳”,“蹲——站”……父母們也可以發揮想象力創造新的玩法。小朋友經常玩反向遊戲,理智腦會發育得更好。

小小孩愛打人並不是攻擊行為,4招教你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4.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小孩子打人其實只是拍手,而不是真的打,這是他自我意識的一種反應。很多時候,他只是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生氣了,父母不理解他,別人離他太近了……

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在孩子出現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的時候,應該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開,是嗎”等。當父母幫孩子把他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時,他就會如釋負重,就會感覺父母理解他了,也就會減少通過肢體語言“打人”來表達自己。

教會孩子正確表達出來:“打人不對,你可以說‘我不喜歡你搶我玩具,我很生氣’……”

當大人們鼓勵孩子說類似之類的話,其實也是在幫助孩子思考,觸發孩子大腦的理性思維。雖然提醒似乎沒什麼效果,但次數多了,孩子會慢慢的懂得,生氣的時候可以“說”出來,而不是發脾氣或打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獲得比同齡孩子更理性的思維。

四、結束語:不論是打人還是被打,其實都是寶寶成長的一種經歷,是孩子們之間進行社交的一部分,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只要情況不嚴重,父母不用過多的干預,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會解決的更好,大人過多參與反而影響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