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的领头雁

“在电商产业园上班,不仅工作时间灵活,而且收入也不低,比外出打工强多啦!”4月7日,在夏邑县何营乡电商产业园美农食品有限公司务工的贫困人员李爱莲高兴地说。

“目前,在电商产业园就业的贫困人员有100多人,他们都实现了稳定脱贫。能有这么好的扶贫产业,多亏了返乡创业青年王凤雷。”何营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说。

王凤雷何许人也?记者在何营乡王营村电商产业协会办公室见到了他。身旁网络直播的设备、办公桌上的花草,还有货物展示架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让王凤雷的办公室充满了青春气息。谈起创业经历,他是五味杂陈,有开始创业的千辛万苦,也有创业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1993年小学刚毕业的王凤雷,因家庭生活所迫,跟随叔叔来到郑州,在街头卖水果。白天忙活一天,夜里就在盖摊位的雨布下睡觉。1997年,郑州市取消马路市场,他看到了商机,沿街租房开了家生活超市。但好景不长,2003年出现非典疫情,加上郑州街道拓宽,他一下没了生意。

2004年,他在省政府大院旁边看到一处不错的门面,想租下来卖名烟名酒、铁棍山药、新郑大枣等,但昂贵的租金,让他考虑再三。这时他的妻子给他加油鼓劲。于是,只有2万块钱的他干起了17万块钱的生意。他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很快赢得了客户的赞誉。2005年春,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他第一次听说“网店”这个词。然后,他注册网上商店,学习网上销售。一年后,他发现网上销售可抵两个实体店的销量,而费用却很少。于是,他关停实体店,在老家开网店。

在他的带动下,2016年王营村开的网店就有200多家,年销售额达3个亿,王营村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淘宝村”。

在王营村的带动下和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夏邑县电商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该县何营乡、桑堌乡、会亭镇3个乡(镇)被阿里研究院授予“中国淘宝镇”称号,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0亿元,电商产业成为夏邑县又一个支柱产业。

“我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建一个产业园,让更多的电商进园经营,抱团发展,进一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乡邻,带着大家共同致富。”王凤雷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