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按照‘你的期待’表現?

昨晚睡得很差,一歲的女兒竟然在夜裡睡眠的時間大便!不情願的起床開燈後,才發現四歲兒子Jivan擠在我們大床的中間。

你生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按照‘你的期待’表現?

Jivan分房睡後,夜裡跑來我們房間一起睡的次數一隻手就算得完。但昨晚真的影響到大家的睡眠,當淺眠的媽媽心情不美麗時,又會掃到老公,於是在清晨六點多被搞得受不了的老公開始劈頭數落Jivan,‘不行這樣、不行那樣、你為什麼來?害怕一個人,但你擠過來後大家都睡不好…’。另一半持續用‘不不不’的否定句,罵在Jivan身上,我卻實在聽不下去。


‘麻煩你,不要一直跟他說‘不可以’好嗎?’一直提醒自己用正向教養的力量,對那三個字超反感。

‘我沒有,我有問他,他說他害怕!’

‘那他說了害怕,你還是一直說不可以過來我們床上啊!’


老公就沒說話了。男人的睡眠很重要吧,比起媽媽,睡得再晚再差,時間到了還是瞬間調整好心情備戰。


‘如果你是Jivan,因為害怕而想跟父母依偎在一起,卻被斥責、被拒絕,也沒有被理解,你是什麼感覺?你為了愛的人而做了某事,卻被說不可以這樣子,會不會很受傷?’我感覺自己在引導一個大孩子。


‘他是因為愛才過來我們身邊的!’害怕或許是個表象的理由,但爸爸媽媽是Jivan害怕的依靠,這是孩子心中本能對父母的愛和安全感啊!狂講道理說‘這樣爸爸媽媽會睡不好、害怕你就躲在自己被子裡面’,其實說穿了,不都是為了‘自己好’而硬是逼著孩子長大?逼著孩子做‘我們心中預定的樣子’,好讓日子完美的少點麻煩?

你生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按照‘你的期待’表現?

最後我嘆氣著說:‘可不可以請你把自己當成Jivan一下,來想想他的感受呢?’


大人眼裡的脫軌


這近四個月來,這一百多個夜晚,只有三個半夜如此,Jivan如此表達與釋放他的情緒,無論是害怕、撒嬌、討愛,還是偶爾不想那麼獨立一下,這0.03機率的‘大人眼裡的脫軌’,其實真的沒必要對他發脾氣的,孩子不會不知道他該有什麼行為,通過規範、引導、肯定,那99.7%的良率,正足以說明他懂的。


我看Jivan不發一語等他爸說完,然後接話:‘媽媽知道你很想來跟我們擠?很冷,躲進棉被裡吧!’反正也要起床了,反正兩隻是不會再睡回去了,給他和妹妹一起在我們的大床上玩個十分鐘,算是補足他對愛的渴望和形式。


我們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有照‘我們的期待’表現?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其實我們的氣,是來自於‘生活的不可掌控性’,想要有品質的睡眠、氣氛佳的用餐時光、輕鬆的外出,然而,生活裡就是出現了一個不可掌控的‘驚喜’啊!他不是生來被控制的,是生來對世界好奇與對生命感恩的。

你生氣的,到底是孩子的表現,還是孩子沒按照‘你的期待’表現?

很多時候,父母多把眼光深入孩子‘行為的背後’,情緒就會比較好控制住了;表象或許不那麼盡如你意,比如打破盤子,比如沒吃完水果,比如弄溼了一地的水,可是,把自己當成那位眼前的孩子吧!我只是想幫忙收拾碗盤⋯⋯我想把好甜的水果留給媽媽⋯⋯我剛剛想裝水給妹妹喝⋯⋯。如此一來,你會發現,這不只保存了孩子的美和善,也維護了親子的關係,同時,也給予了孩子滿滿的愛和理解,成為他持續表現出正向行為的動力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