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場馬拉松暫停 無賽可跑 有人“在客廳跑了幾百圈”

過去10年間,馬拉松賽事在中國高速增長,從2011年的22場,迅速躥升至2017年的1102場。參與人數,也從40萬增加到500萬以上。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國內大小馬拉松賽事至少在1000場以上。

但因為疫情,馬拉松賽事也被全面暫停,短暫恢復後,又被主管部門再次叫停。從目前來看,今年上半年,廣大跑者將“無賽可跑”,賽事運營企業,也將“無事可做”。

這個接近千億級的體育賽事產業,目前面臨的處境艱難,行業參與者心中,也五味雜陳。

1000多場馬拉松暫停 無賽可跑 有人“在客廳跑了幾百圈”

參加首屆丹霞山半程馬拉松的選手們在林間穿梭(2018年5月27日無人機拍攝)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上半年:賽事運營企業無事可做

3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發佈《關於暫不恢復馬拉松等體育賽事活動的通知》,要求今後一段時間內,馬拉松等大型活動、體育賽事等人群聚集性活動暫不恢復。

看到這份通知,江蘇力然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唐勝陷入了沉默。他公司負責運營的一場馬拉松比賽,前不久剛把原定的開賽日期從4月5日推遲到5月2日。

除了推遲,組委會還對賽程做了調整,“只接受4月2日以後無出入境經歷的中國大陸籍選手報名參賽”。但現在看來,這場比賽還要被叫停。

“我們公司今年取消的比賽已經有4場了,除了馬拉松,還有越野比賽。”唐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路跑比賽而言,“過了5、6月份就不適合舉辦了,因為天氣太熱”。

如此看來,“全行業上半年的比賽基本宣告終止”。唐勝說,過去的2個多月裡,包括馬拉松賽事運營在內的全行業,“也都處於無事可做的狀態”。

“疫情給馬拉松行業企業造成的影響巨大,甚至是致命的,特別是中小賽事公司。”馬拉松賽事管理專家石春健對每經記者說,中小賽事公司在總量中的佔比超過50%,“他們的生存成了問題”。

具體而言,由於馬拉松賽事的辦賽資金,很大程度依賴政府和贊助商。“因為疫情,可能會使得政府資金首先扶持到更為必要的活動。贊助商收入也會受到疫情影響,裁減預算是必然的。”石春健說,如此一來,馬拉松賽事的經費縮減,也會導致不少賽事取消。

2020年1月5日,超過3.5萬名選手參加了2020廈門馬拉松。但此後不久,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聚集性體育賽事被全面叫停,馬拉松也不例外,多項賽事先後宣佈取消或延期。

“幸好跑了1月5日的廈門馬拉松,不然上半年都沒得跑了。”成都馬拉松愛好者史女士為自己當初的決定感到慶幸。如今,賽事取消或延期,史女士只能清晨5點多去公園跑步,有一次甚至在客廳跑了幾百圈,“大概6公里”。

除了廈門馬拉松,按照年初的計劃,史女士原本還打算在上半年跑在無錫、大連、青島、蘭州舉辦的馬拉松。但隨著各項賽事紛紛延期,史女士只好把希望寄託在下半年。

同樣寄希望於下半年的,還有唐勝。“上半年沒有收入,但所有基礎費用都存在,就需要看公司能不能挺過去。”唐勝說,整個馬拉松賽事運營行業,此時都面臨同樣的困境。

下半年:賽事擁擠 或招募不到選手

下半年會好嗎?

石春健預計,對賽事公司而言,大半年時間都沒有收入來源,勢必會有一批中小賽事企業挺不過去,也就意味著從業人員會減少。而馬拉松賽事行業又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圈,賽事相關的攝影、計時、搭建等服務商、供應商也會受到衝擊。

“因此,到下半年即便恢復辦賽,也會因為相關從業人員的減少,導致賽事數量減少。”石春健說,疫情給馬拉松賽事行業造成的影響,“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唐勝期待著下半年的到來,但也有一些擔憂。期待的是,下半年會有不少賽事恢復舉辦,但擔憂的也是這個。“大型賽事,比如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廣州馬拉松,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賽事再密集,這些賽事也不會出現招募不到選手的情況。”

而唐勝公司運營的馬拉松賽事不在一線城市,如果下半年各項賽事擁擠,“往年一個週末,全國只有三四場比賽,今年下半年可能就有六七場”,中小賽事公司可能面臨招募不到選手的情況。因此,唐勝預計,整個2020年,中小賽事公司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但在下半年到來之前,中小賽事公司老闆們,首要的目標還是活下去。“公司員工加起來近40個,每個月的運營成本不比平常少。”唐勝告訴記者,4月1日上午,他還專門給員工開會,“保證不裁員”。

唐勝的底氣來自,他的公司除了賽事運營外,還有體育用品銷售這個附帶業務。此時,附帶業務可以幫助公司緩解資金壓力。

不過,儘管賽事運營公司在下半年將繼續過苦日子,但對無數馬拉松跑者而言,則是個大好的機會。因為下半年馬拉松賽事將集中在10月-12月,只有9到10個週末,眾多賽事扎堆舉辦,抽籤命中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我去年報名6場馬拉松,只抽中了無錫馬拉松。其他幾場,只能通過朋友幫忙,要到的贊助商名額。”資深馬拉松跑者史女士告訴記者,隨著馬拉松人群越來越大,“只要是有點名氣的賽事,中籤都很難”。但今年下半年賽事擁擠,中籤的把握也會相應增加。

儘管自稱“跑渣”,但上海的喬先生去年還是參加了上海馬拉松和無錫馬拉松,以及三場越野賽。對於今年上半年沒有比賽可跑,喬先生還是有些遺憾,他也對下半年的賽事充滿期待。喬先生告訴每經記者,往年,“上半年想跑的賽事基本抽籤都沒抽到過”,今年,他準備參加下半年的北海道馬拉松。

如果沒有疫情 2020年中國馬拉松產業總產值或將突破1000億

不管怎麼說,馬拉松行業在近幾年來,已經成為快速成長的產業。馬拉松產業快速增長背後,是國家對體育產業投入不斷增強。艾媒諮詢數據預計,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人口將達到5億人。

具體到馬拉松行業,艾媒諮詢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起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7年,中國共舉辦馬拉松賽事1102場,相較2016年增幅高達90%以上。

艾媒諮詢此前發佈的《2019年中國馬拉松產業研究與用戶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馬拉松在國際田聯標牌賽事總數排名第一、參賽人數超過530萬。

1000多場馬拉松暫停 無賽可跑 有人“在客廳跑了幾百圈”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產業爆發,自然離不開眾多跑者的熱情參與。相比其他體育賽事,馬拉松的參與門檻是很高的。

“150元到200元的報名費都是小頭,主要是交通和食宿花費。”史女士每年都會往返各大城市跑馬,即便是頭一天抵達舉辦城市,跑完當天回程,一趟下來,也會花費數千元。

史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馬拉松期間的機票、酒店都是高價,“酒店要400元-500元一晚,國內機票要2000元-3000元”。“花費最多的一場國內馬拉松,往返5天4晚,花費7000元;最多的一場國外馬拉松,跑步加上玩了幾天,10天下來花了1萬4000元。”

以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2018中國馬拉松年度主報告》為例,其中提到,2018年中國馬拉松年度總消費額達178億,全年賽事帶動的總消費額達288億,年度產業總產出達746億。

有調研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馬拉松產業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當然,這是在沒有疫情發生的理想情況下。

疫情之後,馬拉松賽事參與各方,面臨重重困難,賽事運營企業如何在逆境中求生?

對此,唐勝的經驗是發力附帶產業的同時,開發運營新開賽事。比如,他的公司除馬拉松外,還運營鐵人三項這類政府出資不高、對天氣要求也較低的賽事,以此來為明年的馬拉松賽事做準備。

參加過9場全馬,也參加過100公里越野和12小時超級馬拉松的唐勝,堅定地看好馬拉松產業的前景。“馬拉松行業不可能火了之後又馬上冷卻下來,只可能快速增長到一定程度後,進入緩慢增長期,但一定是往上走的。”

另一方面,國家體育總局的通知中也提到,要繼續組織開展網絡賽事活動。國內外一些馬拉松賽事也已經開始嘗試“線上馬拉松”。比如此前不久的日本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就只保留了精英組比賽,大眾組馬拉松改為線上參與的方式。選手在任何地點完成比賽後,只要上傳比賽成績,都可以收到主辦方授權的完賽紀念獎牌或賽事獎品或電子完賽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