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藝術淺論

口哨,男女老幼均宜,是集表演、娛樂、健身三種功能於一體的藝術。是從娘肚子裡就帶來的天然‘樂器’,只要稍為學習練習,人人都能很快學會、運用。不需花費任何費用,不需藉助任何器具,能夠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奏出樂曲。口哨具有任何其它樂器無法比擬的便㩗性、經經性、普及性、交流性。音量高低可調幅度很大,低音低到只有奏者自己聽得見,高音可穿透百米大廳的每個角落。跟其它藝術一樣,沒有意識形態和疆土領域障礙,口哨藝術國際通行,中國在國際口哨大賽中有不俗表現,有記錄可查,中國男女口哨藝術家都曾經在國際口哨比賽中拔得過頭籌。為提高世界口哨藝術水平作出貢獻,為我們國家爭得了榮輿。掌握口哨藝術的人與國外友人接觸時,如有機會能奏上幾曲這個國家的名曲,即使語言不通,僅憑這種音樂語言,準能一下子拉近距離。

對於本篇開頭文字的觀點,可能有讀者無法理解、不能接受。這可能來自觀念和技術兩方面障礙。本篇作者用雄辨的實踐對此作了回答。按一般情理,吹好口哨需要有足夠的氣息量,中老年人底氣大不如前,吹好口哨確實有點力不從心。經過作者最近幾個月研究體會,發現:音符可以來自吹氣,也可以來自吸氣,只是兩者音質稍有差別,於是試著不間歇地交替運用呼和吸兩種方法按照樂曲連續發出音符,蕕得成功,巔復‘吹口哨’的傳統概念,突破了中老年人吹口哨勇氣和底氣都不足的觀念和技術兩道難題。作者用新法演奏口哨實例均在微博、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網站發表,敬請關注。

口哨藝術的表演、娛樂功能固然不容置疑,它的健身功能也不應忽視。中國古語‘樂者長壽’,現代人天天盼著‘快樂每一天’,口哨藝術恰好為人們開闢一條觸手可及的最簡便的途徑。近代有人半夜過墳地,嘴裡響口哨,口哨讓他服了一劑壯大膽量,消除恐炬的最好心藥。一個人平時吹什麼口哨,宣洩其情緒,折射其當時心境。所以說口哨是人的情緒的檢測儀、調節器,亦不為過。作者以近九十歲高齡,在緊張撰寫三十餘萬字的哲學報告文學之餘,將電子鋼琴、胡蘆絲、陶笛、口哨等樂器玩得不亦樂呼。從兒時歌謠、民族舞曲到流行歌曲、爵士音樂,多種樂器練習時激情洋溢,曲如泉誦,忙出個健康體格,玩出個年輕心態,其中新法囗哨功不可沒。所以為了生活更美好,身體更健康,我們不必受年齡、性別等傳統觀念束縛,放棄對口哨藝術的追求。

對作者新法口哨技術一點說明:.口形與發聲原理與現在的吹口哨沒有根本區別,只是呼和吸之間沒有間歇、氣息轉換頻率加快,這是針對中老年人氣息量不足而變通掌握的辦法。當然不應該呼一個音符就立刻轉換為吸一個音符,什麼時候轉換呼和吸只能根據每個人的氣息量大小自己靈活掌握。沒有固定比例、程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