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根據法國媒體在10月23號的報道,在歐洲國際海軍裝備展上,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弗洛朗絲·帕利正式宣佈法國將開始正式研究“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替代項目”。換言之,在經過多年的拖延之後,法國終於下定決心研製新一代的航空母艦。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根據法國國防部現在的估計,新航母的總投資將會達到45億美金左右,如果考慮到未來的通貨膨脹、材料費用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其實際費用可能更高。

新航母估計將在2035年正式服役,新航母服役後5年左右,法國海軍原來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將會退出現役。那時法國海軍將仍然保持一艘航母的規模。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為了評估新航母建造可能的實際情況,法國國防部目前決定先花費4000萬歐元進行一個研究計劃,以便研究未來法國海軍這艘航母所需要的基本技術指標和參數。該項研究至少需要1-2年的時間,換言之,法國海軍的下一代航空母艦最快也只能夠等到2020年才能夠正式開工。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當然,法國國防部還是希望能夠越快越好,目前定下的時間為18個月。在這18個月裡面,主要解決:

1、新航母要面對什麼樣的威脅?未來航母的使命是什麼?

2、要採取什麼樣的軍事合作?

3、海軍來決定新航母需要進行何種程度的創新?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首先是推進動力方面,雖然目前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已經採用了核動力,但是其是以核潛艇的核動力進行簡單改進。無論是在功率還是可維護性、可靠性方面和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上的核動力推進裝置差距太多。

而如果採用常規動力的話,其建造成本和綜合的使用成本雖然會比較低,且建造週期較短,但是在作戰性能上常規動力和核動力還是存在差距。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而在艦載機和艦載機起飛方式方面,分歧反而比較少。現在法國海軍已經確認,法國海軍新型航空母艦必須要能夠搭載滿足“未來航空作戰系統”的多功能戰鬥機。這也代表了,法國海軍的“陣風M”建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將不是未來法國海軍艦載航空兵聯隊的絕對主力。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而採用了新的下一代戰鬥機,也代表了法國海軍將繼續採用彈射起飛的起飛方式,這方面的問題在於——是繼續買美國的蒸汽彈射器還是自己研究全新的彈射器?其實最困擾法國海軍的地方在於新航母的定位。

雖然法國的軍工體系獨立於北約的軍工體系之外,但是法國軍事體系還是在北約整體的軍事體系框架之內。如果北約盟友戰鬥力爆表的話,法國航母造得太大太先進就是單純的浪費。而如果盟友都靠不住的話,太小的航空母艦又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畢竟,新航母目前也只打算造一艘。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雖然建造航母能夠給法國國內造船廠帶來不少的就業崗位,但是其45億美金的造價也代表了法國海軍不會讓之早早退役。根據法國國防部最新的消息,新航母無論怎麼樣,也要服役到本世紀末。如果新航母真的能夠在2035年順利服役,那麼久至少需要服役65年。

造價45億美元,法國新航母要造15年,可能還要找美國買新彈射器!

不過,法國國內還有另一種不同的觀點,認為法國海軍可以和英國皇家海軍“共用一個航母”。但是考慮到伊麗莎白女王級的綜合性能,該種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