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在今年,對於不少企業老闆來說,是非常奇怪的一年。

一方面國家大規模減稅,全年要降稅2萬億,僅上半年就減稅10387億元。

另一方面,企業老闆卻覺得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這是怎麼回事呢?

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第一點,這些老闆,大都是中小型企業。

“中小型企業”不是“小微企業”,無法享受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一旦中小型企業一年的利潤超過300萬(包括因為無票支出而產生的“偽利潤”),就會完美地避開了本次降稅的紅利。

第二點,這些企業此前存在一些違規避稅的情況。

今年國家在減稅的同時,加大了對偷稅逃稅的稽查力度,尤其是金稅三期系統,以及國稅地稅合併,都讓中小型企業失去了暗箱操作的空間。諸如個人賬號走帳等行為,已經萬分危險。

而大型企業運營比較規範,稅務違規少,因此只是單純地享受降稅紅利,在增值稅稅率從16%降到13%之後,稅負實實在在地下降,而不需要去補違規逃稅的窟窿。同時大型企業有專門的稅務專員負責節稅事宜,可以充分地運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點,社保入稅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

此前企業大都以低於員工實際工資的方式繳納社保。今年國家要求繳納社保必須與工資基數相統一,大幅度增加了公司的社保支出。

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那麼,對於中小型企業老闆來說,該如何降稅呢?

對於中小企業老闆來說,只要遵守國家稅法,深刻理解國家的稅收政策,尤其是稅收優惠政策,照樣可以降低企業的實際稅負。

中小型企業老闆應該採用以下方式合理節稅。

(1)充分利用微型企業的免稅政策。

我國給予年利潤300萬以下的公司,徵收企業所得稅時按照5%-10%徵收,比政策稅率25%大幅下降80%-60%;我國對季度收入30萬以內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企業老闆可以根據業務合理安排,將企業拆解,從而符合國家的免稅政策或者低稅率政策。

(2)避免混合銷售。

中小型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往往簡單粗暴,混合銷售的情況經常發生,比如在某項業務中,很可能同時出現13%稅率的產品銷售和6%稅率的服務業務。我國規定,混合銷售徵稅時,稅率從高計算。因此中小型企業要分別核算,避免多交冤枉稅。

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3)多瞭解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我國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企業,都有各種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小規模有限公司也可核定,綜合稅負5%以內

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案例分析:

以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利潤率10%,開票400萬為例:

增值稅:400/1.03*3%=11.6萬

附加稅11.6萬*0.6%=0.69萬

個人經營所得稅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400*10%=40萬,40萬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為30%和40500元。及個人經營所得稅為40萬*30%-4.05萬=7.95萬

開票400萬,總稅負為:11.6+0.69+7.95=20.24萬綜合稅負5%左右,節稅高達80%以上

減稅降費2萬億!為什麼中小企業的繳稅的痛苦指數不減反增?

總結:個人獨資企業需要注意的就是三流合一(合同,發票,資金流水)這三個做到一致以後企業就正規經營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而且稅收窪地因為沒有企業實體辦公,只要企業按時納稅,對於其他的來講當地稅務要求都不會很高!

更多園區優惠政策,和稅收籌劃方案歡迎私信小編,小編會在第一時間回覆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