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樓市問題並不是房價,應是面對2大扎心難題,個個棘手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接近萬元大關,現在隨便一套房子都要好幾十萬元,大城市的房子就更貴,年輕人一走上社會就會面臨高房價的現狀。但房子又是一個必需品,特別是受國人傳統觀念影響,房子往往與婚姻聯繫在一起,所以,一些年輕人推遲了結婚計劃,這也是我們的結婚年齡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此種現狀,國家開展了持續不斷的樓市調控,就眼下來看,房地產市場已趨於整體平穩,為鞏固成果,即使一些城市樓市面臨下行的情況,但國家並未放鬆樓市調控,就在日前召開的國家會議上,仍舊強調了“房住不炒”,

意味著國家對樓市的管控將是一個長期過程,剛需們由此也看到了擁有房子的希望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說,未來最便宜的東西就是房子和車子,對於這句話,如果說未來車子便宜,大家異議應該不多,畢竟家家戶戶都有車了,加上技術不斷提高,造車的成本也會下降。但說未來房子便宜,不少人卻不以為然,筆者認為,雖然馬雲的話在特定語境下顯得有點“誇張”,但他道出了未來房子的一種價值趨勢,並不是沒有道理

10年後樓市問題並不是房價,應是面對2大扎心難題,個個棘手

為什麼說10年後房價將不是問題?

一方面,支撐房價繼續上行的客觀因素髮生了“逆轉”。

有最貴經濟學家之稱的任澤平曾說,“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按照這個邏輯看,房地產在過去二十多年裡保持高速發展,是基於城鎮化人口不斷增加、土地價格不斷增長以及貨幣供應快速增加的基礎上。就拿人口來說,在1998年時,我國城鎮化率僅30.4%,到2019年末,已經超過60%,基本翻番,年化到具體數據中,平均每年基本上有1600萬-1700萬人進城,由此帶來了巨大的住房需求。

此外,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從1999年到2018年間,全國土地出讓累計收入超過了40萬億元,在2019年一年,土地出讓收入就超過了5萬億元。常常有人把土地比作“麵粉”,房子比作“麵包”,麵粉價格增長,麵包價格豈有不漲之理?至於貨幣供應M2,這個變化也是明顯的,2000年時,我國的M2增長率是12.32%,此後一直到2016年末,每年都保持在兩位數增長,M2也由2000年的13.5萬億元漲到了2019年的198.65萬億元,增加了13.71倍。

不過,過去影響房價的因素在未來10年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在人口方面,根據社科院預計,我國人口負增長可能提前至2027年到來,就現有的人口來說,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0%,加上“人戶分離”國情存在,實際的城市化率就更高,從這個角度看,離初級發達國家70%的城市化率差距就比較小了,意味著未來幾年的城市化速度和城市人口淨流入都將放緩。如果房子繼續保持這個建造速度,勢必會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在土地方面,隨著國家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地方上的土地財政也將宣告一個段落,其實,我們還注意到一個情況,在此前100家左右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央企在國家下達“退房令”後,現在大部分央企都退出了房地產,前不久中國國家電網和中國航空集團也宣佈退出房地產。可以想到,在過去那種大手筆馳騁在土地市場的央企將越來越少,這無疑將對平抑土地價格發揮重要作用。

至於貨幣供應M2增速,按照經濟專家黃奇帆的預計,未來10幾年,M2增速大抵等於GDP增速加物價指數,這個應該還是比較靠譜的。雖然在特殊時期M2增速可能有一個反覆,比如2020年一季度達到了10.1%,但這不改整體趨勢,從2017年後,M2增速都降到兩位數以下,在8%點幾,在增速上,未來會呈現一個下降趨勢,意味著支撐房價快速上漲的貨幣因素將逐步減弱。

10年後樓市問題並不是房價,應是面對2大扎心難題,個個棘手

另一方面,國家對樓市的長效機制管控不斷建立和完善,能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國家近年密集發聲,要建立樓市管控的長效機制。各個部門多管齊下,在國家層面,如財政、央行、住建等部門在土地供應、資金流向和稅收等方面建立了管控機制,在地方層面,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從“因城施策”到“一城一策”,每個城市根據樓市的實際調控樓市。所以,當下的樓市平穩,我們不能認為是短暫的,在成熟的管控機制下,樓市長期平穩可期。除此之外,包括房產稅,甚至空置稅,都將是未來樓市重要的“穩定器”。

再一方面,收入的不斷增加,將會讓房價顯得“相對便宜”。

有專家說,最能抗通脹的就是“工作”。如何理解呢?有人算過一筆賬,現在二套房貸利率在6%左右,如果再算上購房首付款的資金成本,貸款買房投資的話需要每年的房價漲8%以上才能保本,在樓市平穩狀態下,想在房子上賺錢顯然不那麼容易。但工作收入就不一樣了,正常情況下,每年的工資收入都在上漲,一般也不會低,加上職位晉升,那個幅度就更可觀了。國家智囊、參事室成員之一的仇保興曾建議“通過不斷提高的收入來燙平樓市泡沫”,其實就是這個理。隨著我們的收入不斷增加,如果房價不漲或者少漲,房價只會顯得越來越便宜,比如你一個月收入都5萬了,還會覺得2萬的房價貴嗎?

因此,通過以上3個方面看,10年後,大家關心的樓市問題不再是房價。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那時的樓市仍舊不缺話題,是將面對2大扎心的難題,且個個棘手。

10年後樓市問題並不是房價,應是面對2大扎心難題,個個棘手

第一,高層住宅的維修保養、消防和拆遷難題。

高層住宅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人口容量,解決了現階段大量新城市人的居住問題,但遍地的高層住宅也為日後的維保帶來了挑戰。一般說來,在買房時,我們購房者都會交一筆維修基金,其作用就是為以後住房老化後提供維修資金支持,不過,但隨著時間推移,住房各種設施需要維保或者更換,加上貨幣貶值,維修基金都會消耗掉。到那時,要讓每家每戶出錢維修怕是不容易,比如有的房子是出租的,有的房子是空置的,各家各戶的房產面積也不一樣,各家出多少錢會是一個爭議點。

此外,消防和拆遷也是高層住宅後期的難題。消防救火最高能達到多少層,雖然沒有官方統一的說法,但通過媒體的報道看,低的有說18層的,也有說25層的,大體看,這跟不少30-40層樓的住宅高度還是有一定差距。而且,隨著小區老化,可能存在違規佔用消防通道的情況,比如亂停車等,即使消防技術能達到,也可能因為進不去而影響消防救援。至於拆遷,這個就不多說了,主要還是因為住房樓層高,密度高,拆遷成本自然也高,拆不起或是未來高層住宅拆遷的最大制約因素。

第二,房屋的質量問題。

房地產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必然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房屋質量問題。透過這些年經常有的“房鬧”現象可知,“樓歪歪”、“房倒倒”等大都是因為房屋的質量不達標。前萬科創始人王石曾說,我們的建築平均壽命只有30年,雖然後來改口說不是因為質量問題,但也讓大家捏了一把汗,品牌房企如此,其他房企呢?其實,從很多“高週轉”的開發商來看,拿地5-7個月就開賣房子,趕工出來的房子會不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由此,讓筆者想起了開發商陽光城董事長朱榮斌的一句話,“隨著樓齡增長,玻璃外牆鬆動掉落、建築結構老化、機電系統老化等,都是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

由此可見,10年後我們雖然不會因為房價問題而煩惱,但卻要面對這2大難題。對此,你有什麼好建議嗎?歡迎留言交流。

學習更多房產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專欄

房產財富密碼

作者:專聊房君

128幣

70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