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安全有效,背後公司疫苗進入臨床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安全有效,背後公司疫苗進入臨床

作者 | 市界 可楊

編輯 | 朗明

秦川團隊的滅活疫苗PiCoVacc的動物試驗結果是全球首個公開動物試驗結果的疫苗,研究表明疫苗安全有效。

4月20日晚間,中國醫學科學院秦川團隊領銜的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等單位,在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發佈了新冠滅活疫苗PiCoVacc的動物試驗結果。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安全有效,背後公司疫苗進入臨床

目前雖已有至少5個新冠疫苗進入人體試驗,但均未公佈動物試驗結果,秦川團隊是目前為止公開報道的第一個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PiCoVacc是一種純化滅活的SARS-CoV-2病毒候選疫苗,此次發佈的研究結果表明該疫苗是安全的。

據悉,該疫苗能夠在小鼠、大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誘導SARS-CoV-2特異性中和抗體。這些抗體有效地中和了10個代表性SARS-CoV-2菌株,表明可能對全球流行的SARS-CoV-2菌株具有更廣泛的中和能力。

其中,在恆河猴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接種過疫苗的恆河猴病毒肺部組織病理變化顯著減小。病毒載量也顯著下降,在6ug組感染後第七天,咽喉、肛門和肺部都檢測不到病毒。此外,對接種疫苗的恆河猴的肺、心、脾、肝、腎和腦在內的各種器官組織的病理學評估表明,PiCoVacc沒有引起顯著的病理學特徵,即該疫苗在恆河猴中具有安全性。

除了證明該疫苗是安全的,此次發表的研究還解答了人們對於接種新冠疫苗的另一個擔憂,即接種後是否會產生ADE效應。

ADE效應即抗體依賴性增強,指的是原本通過注射疫苗後應當形成抵抗病毒的抗體,因某些原因反而成為使病毒的感染性增強,成為病毒的“助攻”。

ADE效應一直是新冠疫苗研究路上的一大難題。2019年,袁國勇教授團隊曾發表一項使用中國獼猴進行的SARS-CoV感染與疫苗嘗試的研究,該疫苗最終產生了ADE效應,使用了疫苗的獼猴因感染而造成的肺部損傷比對照組更嚴重。

不過,在秦川團隊4月20日發佈的的動物試驗結果中明確表示,疫苗沒有觀察到ADE效應。

此外,文章中還提到,雖然目前仍不能確定相關研究中SARS-CoV-2感染的最佳動物模型,但感染SARS-CoV-2後產生類新冠肺炎症狀的恆河猴似乎是研究該病的較為適用的動物模型。

此次與秦川團隊聯合發佈該結果的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在美上市的疫苗企業科興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此前,該公司曾研製並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滅活疫苗一期臨床研究,研製出中國第一支甲型肝炎滅活疫苗、中國第一支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

同時,該公司旗下另一子公司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已於4月13日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目前第一批志願者已完成接種。而目前進度最快的仍是陳薇團隊聯合康希諾共同研製的腺病毒疫苗,目前已進入臨床二期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