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可怕"的兩歲,善用"童真思維",更輕鬆度過

面對

最近,我們幾個兩三歲孩子的媽媽聚會歲,聊起各自孩子在"terrible two"和"horrible three"階段的種種奇葩表現。隔壁桌一直靜靜聆聽的女士突然開口:"其實不止兩三歲,每隔半年就會來一波。過幾個月,你以為是他變得正常了,其實是你自己變得不正常了。"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即便看過再多育兒書籍,還是會被他們種種奇怪的表現弄得狼狽不堪,甚至產生親子衝突。

面對

閨蜜說,有次她帶著2歲半的兒子去買咖啡,排在前面的一位女士,拿起櫃檯上的棒棒糖看了一眼,又放了回去。兒子突然就不幹了,大哭大鬧著要求"前面的阿姨"把糖糖放好。

閨蜜特別尷尬,忙把兒子拖了出來。平靜下來才知道,兒子之所以哭鬧,是因為阿姨把糖放反了。

面對

對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我們有哪些誤解?

像閨蜜和兒子這樣的"誤會"在養育0-3歲寶寶的日常中時有發生,因為孩子已經進入了成長的叛逆期。

媽媽無法理解寶寶奇怪舉動背後的原因,也很難分辨哪些是成長的必然規律,哪些是故意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寶寶的哪些行為,真的是被我們誤解的?

首先,孩子天生具有尊嚴感。

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說:"有千百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

通常我們覺得寶寶是不懂事兒的,2歲前根本聽不懂,2、3歲也沒什麼自尊可言。其實,當孩子一歲左右,自尊就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發展。很多家長不在意,會當著孩子的面講孩子糗事,或者當著別人的面批評寶寶,覺得"小孩啥也不懂。"但這些行為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進一步影響他內心的成長動力。

面對

其次,錯誤也是有意義的。

有次帶Tim上早教班,自由活動區有一個小男孩在搭積木,他拿著兩個三角形,想要搭在一起。但是現實肯定是不行的,就不斷地失敗,再拿起來再嘗試。我想過去幫他時,老師拉住我說:"let it be!"

後來在帶孩子的時候,我就把這個當做我自己的座右銘,順其自然很好。在幫助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有一種誤解,覺得要幫他順利地完成一件事情,這樣才能保護他的自信心。

但是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卻指出:孩子的目的並不是完成一件事兒,而是為了瞭解事物的內在邏輯。這是他成長的需求,而家長過度的幫助,會打亂甚至阻礙他的成長。

面對

最後,孩子需要規則。

我們這代父母的童年,往往都被爸爸媽媽管得很嚴,長大後我們瞭解到自由是很重要的。所以,會陷入另外一個極端,給孩子很多自由。我有一位朋友就是這樣的,她的女兒幾乎想做什麼做什麼,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很快樂,相反女兒的脾氣越來越煩躁了。

然而,即便是"自由國度",也是非常注重孩子秩序感培養的,因為秩序感恰恰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有秩序,他們才會覺得更加安全穩定。遵守規則,也會讓孩子們覺得快樂。

面對

孩子的內心世界有什麼特點?

在《園丁與木匠》中,作者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不乏詩意的指出:童年天然是一個極具可變性、可能性充滿了探索、創新、學習和想象的時期。

作為父母,我們在陪他們長大的過程中,如果能更加理解孩子,就能幫助他們更自由地去探索,去學習,從而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快樂的人。那麼,孩子的心智都有什麼顯著的特點呢?

一方面:孩子遵循敏感性的內部動力在長達數十年的觀察中,兒童教育大家蒙臺梭利女士提出了"兒童敏感期"理論。她認為在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學習某種技能的動力是來自孩子內心的。這時候認知發展的效率非常驚人。因此,在為孩子安排活動時,能遵循他敏感期的規律,就能最有效地幫助他提升認知水平。

面對

另一方面,孩子要尋求雙重秩序感。兩歲多的孩子會漸漸表現出對外部秩序的痴迷,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強迫症"。比如平時吃飯如果三個人的位置是固定的,某天爸爸媽媽換了一下座位,可能就會引起寶寶的不滿。文章開頭閨蜜的兒子表達的也是對"糖果擺反了"的不滿。

這是因為,孩子是通過外部秩序,來構建內部秩序的。這個過程從還是個嬰兒時,就已經開始了。如果嬰兒熟悉的環境被改變了,嬰兒就會哭鬧,這是因為環境的無規律變化,會引起內心的無序感,讓寶寶感到焦慮。

Tips:2歲左右的孩子表現得更加強烈,主要是因為他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干預秩序以重獲平靜。

面對

站在孩子的角度幫他成長

瞭解到了這麼多孩子的心理特點,是為了用正確的方法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就像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說的那樣"關鍵期提供關鍵幫助。"那麼究竟該如何做呢,我建議大家從下面這幾個方面入手。

1、創造合適的環境

我們的寶寶就像植物一樣,要茁壯成長首先要有一個充滿陽光雨露的環境。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環境更適合孩子學習和探索呢?站在客廳,蹲在來坐下來,讓自己的眼睛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就不難發現,對於他們來說,家是個充滿危險的大人國。

因此,保證環境的安全,比喝止孩子動這動那更有助於他們的求知慾發展;想要讓孩子獨立自主,首先要創造他們能操作的環境,比如低一點的櫃子、可以踩踏的腳凳、大掛鉤下的一排小掛鉤等等。

面對

2、滿足孩子內在需求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養育孩子都在遵照行為心理學那套"訓練方法",常見的比如訓練孩子離乳、訓練孩子如廁等等。但其實這些成長與分離都是孩子的內心需求。爸媽只要幫助他們發現這些需求,並且給予一定的指導。這些讓大人頭疼的過程,都會變得很順利的。

Tim2歲半學習如廁前,我看了很多方法,還參加了線上的培訓課程。我們先看了幾個關於再見紙尿褲的繪本,後來剛開始告別紙尿褲時,他尿了幾次褲子,表現得很懊惱。隨後就逐步開始控制,第一次睡午覺沒有尿床後,他甚至高興地和我擊掌。

面對

3、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作為爸爸媽媽,我們一方面想孩子長得慢點,多和可愛的小寶寶玩耍一段時間。一方面又對他們技能點的增長,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萬一我家孩子是神童呢?於是孩子兩歲就開始逼著背唐詩,三歲開始學認字。好像希望他們能一夜之間才高八斗一樣。

孩子有自己內在的發展節奏,甚至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一歲就能搭城堡,有的孩子或許要等到兩歲半。但無論如何,他們最終都會在某個時刻,達到同一個水平。

因此,只要尊重他們的成長規律,在該給予幫助的時候,適當幫忙就好。

小辮子媽有話說:

Tim的幼兒園創辦的家長學院開學儀式上,園長說:"每一個家長都覺得自己很瞭解自己的孩子,但是大家未必瞭解兒童這個群體,這就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從心裡認同,孩子並不是未完成形態的成人,而是和我們完全不同的群體。只有放下這種傲慢,才有可能和孩子更好的溝通,獲得更加融洽的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3歲寶寶一根筋,大腦情緒中樞剛萌芽,父母學會共情最重要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只需做到這一點,就可輕鬆解決

比起孩子找不到朋友,更可怕的是交友不慎,牢記"三不"交友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