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風險等級降為“低風險”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4月30日0時,記者從國務院疫情風險等級查詢小程序發現,朝陽區疫情風險等級已調整為“低風險”。目前,北京16區均為“低風險”。

10天前的4月20日,朝陽區被國務院風險等級查詢小程序列為疫情高風險地區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幾個城市很快做出反應,要求對有朝陽區行程的旅客,採取隔離14天的措施。

“高風險”的緣起,是一名從美國返回的留學生,在14天集中隔離期滿回家後發病,傳染3名家人,4月15日確診,屬聚集性病例。按照北京市正在實施的分區分級管控實施方案,朝陽區屬“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發生過聚集性疫情”的情況,即高風險。

在北京市4月29日下午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宣佈,北京市4月30日起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調整為二級,對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出差返京人員不再要求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

在解釋調低北京應急響應級別的相關考慮時,陳蓓提及,截至4月28日24時,北京15個區超過36天無新增本土病例報告,其中12個區70天以上無本土新增病例,朝陽區29日24時將14天無新增本土病例報告。

朝陽區滿14天無新增本土病例報告意味著什麼?記者瞭解到,根據相關規定,防疫措施將會相應調整,比如此前很多朝陽區居民、到朝陽區辦事的人或經過朝陽區的人曾經擔心過的被其他地區隔離的問題,將不復存在。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