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每個人都是一隻鳥,你總能飛向屬於你的山。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原名:Educated)

它是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上市第一週,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全美銷量破百萬冊,塔拉因此書被《時代週刊》評為2019年“年度影響力人物”。

比爾·蓋茨評價道:“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1986年,塔拉•韋斯特弗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她從未上過學。之後,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這本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本書是塔拉•韋斯特弗的自傳。

書裡講述的並不是多麼離奇、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一個女孩,如何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進行自我反思,如何擺脫舊有的邏輯框架,如何在自我教育與反思中重獲新生。

這份執著前行的倔強與勇氣,足以在人心裡掀起力量的颶風。


01

一個人需要多努力,

才能逃離原生家庭的魔咒?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如果一個人出生在不好的家庭裡,那麼給他/她帶來的傷害,是一生都難以彌合的。

“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不上學,不就醫,是父親要我們堅持的忠誠與真理。父親不允許我們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惡魔。”

塔拉生活在一個極少人能想象的家庭。

塔拉的家庭信仰摩門教,摩門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摩門教的教義與美國主流的價值觀崇尚自由、平等和推崇個人價值等很多地方都相反。而塔拉的父親比一般的摩門教教徒更極端、更偏執。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他突然有一天決定要過一種跟現代社會相反的生活。

他不再讓全家人去醫院看病,也不再讓孩子上學。塔拉的哥哥姐姐半路輟學,在父親工作的廢料廠打工;塔拉和弟弟從小隻接受家庭教育,甚至沒有出生證明。他們還要囤積食物,為父親想象中的世界末日做準備。

十七歲前,塔拉從未踏入過教室。在此之前,她的生活就是整日和父親在垃圾場裡幹活,沒去過醫院,也沒用過香皂。

在這樣的影響下,塔拉所有的情感、知識和對世界的認知,都源於自己的家庭。她的精神狀態幾乎完全是封閉的。

所有的轉折也發生在十七歲,塔拉的哥哥泰勒鼓勵她自學考入大學,泰勒就是靠自學考上了大學,逃離了這個“怪異”的家庭,所以他也鼓勵塔拉走出去,像一個普通人一樣重新面對這個世界。

塔拉獲得了一些人的幫助,她考上了劍橋、讀到了博士,真正開始認識這個世界,也開始了對自己過去人生的反思和認知。

在這個過程中,塔拉逐漸拋棄了這個家庭給她的第一個“烙印”——與真實世界相悖的常識,開始發現和拯救真正的自我。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但與此同時,她也不斷在與自己的家庭拉扯抗衡。

父親和原生家庭帶給她對世界的認知無法擺脫,但是又與自己受過教育後的認知幾乎完全相悖,這樣的矛盾曾經幾乎讓塔拉崩潰。

她幾乎不得不面臨一個選擇:選擇家庭還是自我。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家庭的觀念就一直根植在我們心裡,塔拉一直無法找到那個最優解,她註定無法獲得自己家人的支持,所以她最後選擇了遠離。

近兩年,人們開始不斷討論原生家庭。在討論中,漸漸也陷入一種迷思,原生家庭和性格的關係,似乎變成了一種命中註定。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一些人認為,原生家庭是不可打破的牢籠和魔咒,你走的每一步都難以逃離原生家庭給你劃定的軌跡,你的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你是優柔寡斷還是異常果決,甚至你相信、或者不相信原生家庭,這個觀念本身,也與你的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但還有些人認為,儘管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原生家庭的暴力歸因,是一種思維上的惰性和行為上的免責,也是一種對於人個體性的忽視。對於人們來說,擺脫原生家庭,需要自己的努力。

塔拉的故事,就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如何通過努力,逃離桎梏自己的山林,飛向屬於自己的,新的世界。


02

“你是否有勇氣,

接納過去的自己?”

塔拉的故事充滿力量。

但如果你只把這本書當做“成功傳記”或者“勵志讀物”,就遠遠低估了它所傳遞的深刻價值。

塔拉在書的後記中,曾經說:“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全新的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這本書其實向所有人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是否足夠有勇氣,接納過去的自己?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在不斷接受新的教育、不斷與原生家庭開始分離的過程中,塔拉無法剋制自己內心的恥辱感和愧疚感,每當她深深思念家人的時候,她也會不斷自我懷疑:“正因為我愛我的家人,所以我是不是做了錯誤的決定?”

她的痛苦其實源於她的否定,當她遠離原生家庭,她其實也是在否定著自己。然而否定有些時候也意味著逃避。

只有接納,才能讓她徹底放下。

“無論我看上去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我的教育如何輝煌,我的外表如何改變——我仍然是她。我充其量不過是內心分裂的兩個人。”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這本書中,有兩個“塔拉”。

一個是塔拉的“體驗自我”,這是那個7歲的塔拉,她擔心世界末日,對生活感到絕望。

一個是塔拉的“敘事自我”,這是那個受過教育以後,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來審視曾經的自我的塔拉。

長期以來,塔拉無法放棄過去的自己,她唯一可以自我救贖的方式,就是學會接納這個無法拋棄、讓她矛盾痛苦的自己,只有當她接納了自己,這兩個塔拉最終面目重合,變成現在的她,她才能真正找到真實的自我。

塔拉說,“當我徹底接受了自己的決定,不再為舊冤耿耿於懷,不再將他的罪過與我的罪過權衡比較時,我終於擺脫了負罪感。我完全不再為父親考慮。我學會了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決定,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他。因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應得。”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在生活中,往往說出口的道理都是理直氣壯、邏輯嚴謹、 看似絕對正確的。

就像有些人會說:“既然原生家庭是這樣的,逃離不就好了?”

但不是這樣的。

我們真實的人生,都是用血肉和情感書寫的。

當你的理智與真實的生活碰撞的時候,它往往沒有想象中那麼流暢,它必定是滯澀的、充滿掙扎和痛苦的。

你過去所有的經歷、體驗、情感,並不是一句輕飄飄的“原生家庭”就可以概括的。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那其實就是你,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你。

一個人要接納自己,必然需要持久的勇氣和意志,也必然是包含著否定、懷疑、痛苦、背叛與希望的過程。

塔拉說,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時,父親給了她一個僵硬的擁抱,然後對她說:“你知道嗎,我很愛你。”

她回答說:“我當然知道,這從來不是問題的所在。”

只有這個時候,她才能夠真正擁抱過去那個弱小的、充滿恐懼的小女孩,成為這個勇往無前的塔拉。


03

教育,

不斷打破與重塑自我的過程

這本書原名是“Educated”。中文版,則被譯為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比起原本的版本,中文版顯得多了幾分詩意和欣欣然的雀躍。

在這個書名的確定上,也經歷了很多波折。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這本書被翻譯成多種版本,葡萄牙語版的名字是《大山女孩》,瑞典語版的名字《我所學到的一切》,德語版是《釋放:教育如何向我打開世界》,俄語版則是《學生:背叛,為了找到自我》。

編輯部原先想到的最終版譯名是《教育之名》。

但在塔拉從一個幾乎沒有WIFI的小島上度假回來後,她決定使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為中文版書名。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這句話出自《聖經》,這句話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

塔拉十七歲的人生,作為一個摩門教家庭的孩子,《聖經》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文本,她選擇這樣一個名字,或許就是真正意義上,跟過去自己的一種和解。

她本人也像一隻飛鳥一樣,飛出了困難重重的牢籠,勇敢地飛向了自己的新山林。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

“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他們應該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這是塔拉接受《福布斯雜誌》訪談時談到的關於“教育”的意義。

真正讓她驕傲的、反覆強調的教育,不是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這些教育頭銜,而是她不斷打碎和重塑自我的過程。

一隻鳥,儘管傷痕累累,也能在狂風大作中,飛向自己的山林。

劍橋女博士的處女作火遍全球,但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的,並不只是一個大山裡的女孩如何走出來的故事。

它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如何自我成長的故事。

這份成長,屬於你,也屬於我,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隻鳥。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生長出那對翅膀,不斷飛,不斷飛。

用盡全力,飛向自己的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