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一種最有生命力的野草

腐敗,一種最有生命力的野草

《頑疾》閱讀有感

第一次接觸張宏傑是從《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看後有一種酣暢的快感,遂購入其他作品。

很多書友說本書像一篇議論文,也有的說像一篇博士論文,我想恐怕就是事實,這也許是宏傑博士論文的副產品而已。作為歷史研究者,作者力求專業嚴謹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扒資料,文中有大量的文獻摘要,也有大量的薪資數據,不斷的結合現在的物價水平做對比,力求給讀者呈現歷史的原貌。本書就像一道證明題,列了大量的論據以證明最終的結論,對於普通讀者來講論據確有過於繁複之嫌。

探究腐敗的根源,從書中總結一下,存在幾種情況,最多的是低薪無以養家,不得不腐,猶如渴馬守水,惡犬護肉,一旦腐敗起來,又猶如自上而下的洪水堵之不得,難以約束,漸自氾濫,野蠻生長,最終侵蝕肌骨病入膏肓,像癌細胞一樣擴散至帝國全,以至於率土之濱,概莫能免。高層高薪低層低薪的方式也導致胥吏橫行,各種巧立名目鑽營取利,潛規則大行其道,為害帝國每一個行政單位。哪裡有低薪哪裡就有腐敗。既然低薪必腐,那高薪養廉為何難以成為帝國首腦的首選方案?

書中的高薪養廉的案例多是高層高薪低層低薪,並沒有做到整個行政隊伍的一視同仁,之所以區別對待,究其原因怕是一旦覆蓋整個公務員隊伍,國力難支,負擔過重。在古代重農抑商的社會環境中,稅收以農業稅為主體,長久穩定,在收入未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一下子增加巨量額外的支出,即使富有四海的皇帝也會覺得囊中羞澀掏不出這麼些錢。另一方面帝國是皇帝家的,在收入未增加的情況下,他自己想過更好的日子,怕是剋扣員工工資才是最常使用的選項。

歷朝不能做到公務員隊伍普遍的高薪,除了國庫收入不高外,更原因還在於公務員隊伍的龐大。當然明朝的主要原因是皇族過於龐大。歷朝經過開國之初的社會動亂到逐漸恢復生產,人口增長,政府機構工作人員也在快速增加,增加政府工作人員也會形成一種慣性,開始增加容易,但是增加到何種程度變不太容易覺察,一旦等到不得不裁撤冗員的時候又會受到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的阻礙,堪稱困難重重。

陋規以及腐敗的風氣一旦形成,監察部門往往也會深陷其中,被官官相護的政治背景包圍,不收受各種賄賂反而成了特立獨行的另類,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整個官場文化推動者每個為官者向利益側身。

古老的中國現在雖已從封建社會中走出,成為了一個現代的國家,但在新中國不足百年的歷史上腐敗問題從未絕跡,亦不乏轟動一時的大案窩案。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能夠深入挖掘出腐敗的根源,以史觀今,在歷史中不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是可以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

希望祖國能夠早日建成風清氣正,政治清明,高效廉潔的政府,真正做到不必腐,不敢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