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引言:

隨著世界各國都開始緊張的對病毒的防範工作,西方原本看似緊密的合作方式似乎正在走向終結。昔日願意和自己的盟友分享的美國人,開始在外交方針上變得非常吝嗇。這種吝嗇遠不止在國外,即便是對內各州不斷的物資告急呼救,華盛頓也表現的非常吝嗇,甚至和各州之間開始搶奪大量的重要醫療物資。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美國人表現的如此自私,與其說他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行為,倒不如說這是美國人素來熱衷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的延續。在1930年美國受到大蕭條的經濟環境影響下,曾經就以孤立主義外交作為大國外交方針,由此開闢了美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孤立主義時期。而美國最終是憑藉孤立主義扭轉國內態勢,為什麼孤立反倒能給美國好處?

且往下看我們細細研究孤立主義下的美國

美國股市出現暴跌,各國開始瘋狂的經濟掠奪政策,全球金融體系迅速走向崩塌

毋庸置疑經濟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富足和強盛都需要經濟作為支撐和保證。而經濟給一個國家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在政治方面。一戰過後短暫的世界經濟大繁華之後,各國的經濟突然出現停滯到暴跌的狀態。經濟的衰退使得各國開始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日本、德國選擇用戰爭來緩解國內危機。而此時的美國形式也非常不樂觀,國內法西斯主義抬頭,國民對於華盛頓的質疑聲正在爆漲,華盛頓迫切的需要改變。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華盛頓外遊行的群眾 混雜著相當大數量的饑民

在這之前我們要說說此時的國際金融體系,此時的美元還並非是第一和黃金掛鉤的貨幣,而英國人手中的英鎊才是。不過由於一戰的提前爆發,使得各國被迫暫時停止採用金本位制,原本的貨幣匯率體系開始出現混亂的局面。為了扭轉這個混亂的局面,在一戰過後各國開始紛紛恢復金本位體系,試圖用它來挽救國家能從驚人的戰爭成本中得以恢復

當時世界上主要的國家,日本、美國、歐洲國家都在1920年初陸續恢復了金本位制。1929年,美國股市突然出現暴跌的情況。華爾街的大財閥們忙於應對自身的危機時,並未意識到這場大蕭條對於世界的影響。美國人的大蕭條,使得英、法、德的經濟困難問題急速加重,而作為主要的經濟大國,他們的衰敗迅速演變成了一場自上而下的全球經濟掠奪。

英、法、美、德四國開始瘋狂的向外派發英鎊,而此時各國仍在堅持金本位制。

這些處在金融體系低端的國家發現,大量失去經濟效力的英鎊湧入市場後,國家只能用自己實打實的物資和商品被迫進行交易。這使得各國迅速發現金本位體制的壞處,而英國人率先拋棄掉他們手中的英鎊。

金本位制被拋棄,使得美國在國內大蕭條的情況下,開始採用極端孤立外交政策

其實這場全球化的大危機出現之前,如果英國人能夠及時的站出來主導金融體系,實際上這場災難並不會演變成全球性的大蕭條。不過英國人不站出來,也是由於自己已經沒有玩轉金融貨幣的能力。他們受到長時間受到一戰的影響,使得自己早已經從最大的債主國變為最大的欠債人,這樣的英國根本無法坐下來協調世界經濟體系。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倫敦經濟會議

而此時的美國人,卻是英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他們此時還希望倫敦有人能夠站出來,殊不知1931年英國人卻率先永久放棄金本位制。美國人對此的反應非常慢,甚至已經到這一步上,仍舊對於金本位制報以期待。直到1933年,國內經濟受到全球的經濟環境壓力衝擊,已經完全無力應對大蕭條的局面下,終於向外界宣佈自己將永久放棄金本位制。

孤立主義政策也就是在這時,在美國人的心目中開始變得非常重要。1933年英國召開倫敦經濟會議,列強面對越發嚴重的經濟危機並無所動,沒有任何重大協議達成。一場失敗的經濟會議過後,美國人對於國際形勢已經徹底失望,他們決定獨自經營找到走出大蕭條的方法。

同樣是1933年,美國人宣佈出臺全新的對美洲態勢的方案——“睦鄰政策”。美國迅速削減自己在“後花園”中、南美洲的軍事力量,大批的武裝力量撤出尼加拉瓜、海地之後,美國人手上擁有了第一批可觀資金,對抗國內越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銀行倒閉、公司資金鍊不足,這些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出來的問題,正在用軍事力量減少節省出來的錢財補貼民眾。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由於美軍退出拉丁美洲,南美洲出現大量的武裝部隊

雖然這使得美國人失去了中、南美洲的影響力,使得出現了大小50次拉丁美洲革命事件,由於沒有美國人的干預,大量反美武裝政府成立。但是這些國家政府領導人清楚的明白,即便是自己打著反美的旗號建立起政府,美國人也仍舊是美洲的霸主。國家要發展,必須要和美國人打交道。

最後反倒是撤出武裝部隊過後,拉丁美洲和美國的外交關係得以迅速升溫

對此美國民眾非常滿意,不需要再用納稅人的錢和國民武裝部隊,就能夠收穫到巨大的外交影響力,這顯然是一項非常合算的交易。對此美國人直接把孤立外交政策作為全球性的外交政策,1935年-1939年美國國會開始制定並且不斷完善《中立法案》。旨在對於那些可能影響美國人的戰爭危機,再一次會影響到美國人的經濟發展。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羅斯福和美國國會之間對話

面對日本1931年侵佔中國的舉動、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爾比亞的軍事行為、德國人肆意的在中歐和東歐擴大自己影響力的行為,美國人都選擇直接冷眼旁觀對待。因為對於國民來說,經濟比起救助那些苦難中的外國人來說,顯然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美國人在這一時期對於孤立政策有多喜歡?在胡佛就職演講時,曾經就公開進行過放棄國外軍事活動的承諾,並且親口告訴外界“美國將始終尊重那些獨立國家的權益,即便他們的立場和美國的自由民主理想大相徑庭。”在胡佛之後,羅斯福也選擇繼續延續前任總統的外交方針。因為國民喜歡這樣的外交政策,那孤立外交對於美國來說就是最後的外交理念。

美國人的孤立外交,英、法兩國的弱小,助長法西斯主義抬頭,世界陷入更嚴重的危機

不是每一個國家在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都會選擇和美國人一樣用積極鬥爭的方式完成對經濟的恢復。1930年起,德、日、意三國軍國主義政權接連崛起,而美國人對於1937年日本人入侵中國、1938年德國強佔捷克斯洛伐克,都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決定。

而此時的舊霸主英、法兩國早已經無力主導世界,對於他們的行為也都選擇了繼續縱容。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德軍入侵歐洲

這使得日、德兩國認為世界忌憚他們,他們開始不斷擴大自己的軍事政府計劃。而對於英國人向德國提出的有限侵佔國家方針,美國包括羅斯福在內的領導人們紛紛表示了贊同。對於華盛頓的決定,1940年的美國人民紛紛表示支持。其中支持者還不缺乏一些社會名流

。查爾斯·林德伯格就曾經耗巨資遊說國會,試圖用這種方式讓國會選擇放棄干預世界的政策。

對於孤立外交方針,國內雖說是一片叫好支持的聲音,但是此時羅斯福已經開始意識到這樣簡單、粗暴的外交,對於世界將會造成無法估量的戰爭損失。他開始試圖遊說美國國會和國民,但是這一次國內並沒有人響應羅斯福。這使得最終1940年夏天巴黎被德國人攻陷。維希法國的出現和西歐全境淪陷,使得美國人開始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

1941年國會終於開始認同羅斯福的政策,他們統一接受《租借法案》允許由羅斯福免費將戰爭物資和武器向那些正在對抗法西斯的國家,這就使得許多國家成功的接納到來自於美國的軍事援助。但實際上這樣的操作並不能直接使得美國人免受戰爭的侵擾,1942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指揮聯合艦隊對美國珍珠港發動偷襲。

結語:

美國人憤怒之餘,第一次發現自己所堅守的孤立主義有多麼的荒謬。國內開始紛紛掀起戰爭的口號,而白宮的決策者也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孤立主義,是使得戰爭發展到這一步的始作俑者。直到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決策者都非常強調運用外交政策防止全球產生二次衝突的可能。

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美國的“孤立外交”能緩解“大蕭條”困境

美國大蕭條的拯救者 二戰同盟國的救星 羅斯福

而且具有諷刺意義的一件事,實際上羅斯福的新政只是一定程度緩解了大蕭條。而真正讓美國走出大蕭條的局面,是美國人加入到二戰中去後。但是如今的美國,似乎正在放棄自己先輩所制定下的“世界警察”方針。自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便不斷的開始出現保守主義、孤立主義的外交趨勢。而如今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雙重打擊下,似乎美國人的保守孤立注意正在進一步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