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最近在反省自己的時候,猛然間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思維特徵,也是種蠻致命的模式。

每當某件事、某個人、某句話......降臨在自己面前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設想它最糟糕的一個情況,每一條思維都是這樣去進行,長此以往,世界和人生逐漸變得灰暗。


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比如:家人要出行,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會很擔心行程中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意外,甚至會聯想出可能會出現的意外的類型和地點和畫面。所以即使他們很短距離的一次出行,在他們還未回家的這段時間中,我的內心一定不會是平靜和踏實的,總是隱隱有一種被吊著的感覺。

比如:做一件事之前,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自己有很大幾率做不好、這件事有很多難點解決起來會很吃力,將會在哪裡失敗,失敗之後的劇情延續以及所造成的影響。

比如:跟一些人共處的時候,我會擔心有很大幾率處不好,相處不久我將厭煩他們,而他們也將同樣不喜歡我。

比如:考試前我會設想自己考不好的N種可能性、寫文章之前我會躊躇徘徊很長時間擔心寫不好。

每開始一件事之前,我都會很擔心萬一這件事自己承擔不來做不好,或者在規定時間內做不完。


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就是這種情況,最近越想越覺得不對、越覺得哪裡有問題、越覺得問題好像很嚴重。

你每件事都會把最壞的可能性列出來,這並不是未雨綢繆;你列出的這些可能性,全都是對你而言最無解、最恐懼、最束手無策的那些可能性,你無法對他們做好萬全的應對準備,你也無法讓自己坦然接受這些可能性;這所有的可能性對你而言,都意味著毀滅,至少是某一條線路的毀滅。

這是你幾乎所有事情的第一反應,已經不僅僅是消極那麼簡單了。列出來之後意味著什麼?

它們意味著你將心懷恐懼地去做那件事,而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種“真誠”將完全被這種恐懼佔領,絲毫沒有任何真誠的成分存在,你將靈氣與靈感全無。這種情況下,你談何能夠把事情做好?那是不可能事件。

與此同時,它還意味著,你給這件事預留出了一個無窮大的“搞砸”空間,那件可憐的事情將無路可走,它只能通向挫敗


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感受到這種思維模式的恐怖性了嗎?它將把一個人帶入毀滅。每一條線路都崩掉的人,除了毀滅,還有第二種可能性嗎?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你性格中的恐懼與消極成分,不要一味地逃避或壓制他們,那樣治標不治本的行為,只會把它們扭轉為潛意識,最終積攢成為更大的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靜下心來,默默審視自己的思維習慣,每當你腦海中要蹦出一條思維或情緒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假設你原來是小A,那此刻你要分出另外一個叫做小B的自己,小B在高空俯視地面那個小A的思維,看看是不是真的:第一反應永遠是極大的暗黑設想,如果是的話,那麼當這種思想再次出現的時候,你需要用你的小B分身告訴那個執行中的小A,這種想法是你自己對自己的攻擊。

那個時候,地面上的小A又分成了兩個人——黑色的小A和白色的小A,白色的小A楚楚可憐、不堪一擊;而黑色的小A,像極了一個要置你於死地的恐怖分子。你被自己黑暗的那一面,瘋狂襲擊。沒有任何一種傷害,會比這種傷害更加惡劣。它摧毀的是你的心和你的靈魂,而靈魂是你、也是這個世界中最強大的存在。


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基於這種思維分析,我回想了一個及其鮮明和直觀的論據。便一下子恍然大悟。

很小的時候,膽子很大,敢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走夜路,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看各種恐怖片;後來,大概是七八歲的時候,看了一部及其驚悚的片子,驚悚到我現在仍然不敢讓它的名字出現在我的文字中。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一個人睡、一個人走夜路、一個人去廁所。那種現象維持了近20年,二十六七歲的人,在家裡一定要和媽媽一起睡,記憶裡沒有哪天晚上會例外。

而這次回家,因為自己這段時間狀態不佳所以想要安靜地一個人待著,便決定一個人睡,然而你猜怎麼著?萬全沒有問題,並不是不害怕了,只是腦子在被別的更害怕的事情佔據,所以覺得黑暗啊、未可知的存在啊,就不可怕了,人總是活在永恆的相對中,當有了更加害怕的事情,怕黑怕鬼這件事便瞬間消失了。就有那種視死如歸的感覺,然後你會發現,黑暗並不會傷你分毫。

這件事我意識到的是:外在的一切都不可怕,唯一可怕的,只有你自己的內心;一切都不能阻礙你前進,阻礙你前進的,也只有你自己的內心。

放棄莫須有的恐懼與擔憂與負面與消極,一切阻塞會自行化解。還是那句:世界的樣子是由你自己寫就的,你有什麼意識,這世界便為你呈現什麼


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那麼,我們能夠控制自己不善意的意識嗎?答案是:可以的。

最近的另外一件事剛好印證了這個觀點:

我每次在媽媽那裡睡覺時,晚上睡著後就會無意識地被嚇哭,扯著嗓子吼的那種哭,並且自己完全沒意識,知道媽媽打開燈把我叫醒。這是從小就有的毛病,小時候看過醫生吃過藥,都沒什麼用。後來高中的時候需要住寢室,媽媽很擔心我晚上睡覺犯毛病,然而並沒有任何問題,高中、大學到後來的工作,沒跟媽媽一起睡的時候,從來沒出現過問題,但只要回家跟媽媽睡,晚上就一定被嚇哭。

這次在家剛開始的時候也這樣,嚇哭過好幾次。這種現象讓大家都有些驚悚,都這麼大的人了,在別的地方睡都沒有問題,偏偏在自己家就會這樣,那幾天一度恐懼是不是家裡風水不好,或是有什麼邪氣。後來再一分析,好像只有跟媽媽一起睡的時候會這樣,當同樣在媽媽家裡、自己一個房間睡的時候,便能有一種控制這種行為的意識和能力,它確實可控,當到達被驚醒的那一瞬間的臨界,我能模糊地意識到自己即將哭喊的瞬間,強烈地告訴自己:不要哭喊,你是在自己家裡睡覺而已,周圍的一切都是安全的,媽媽在你旁邊,你只要小聲、平靜地叫醒她,讓她打開燈,你就不會再害怕、也就不用哭喊了。經過兩三次這種臨界時刻的意識灌輸與控制之後,這個持續了20多年的毛病,竟然消失了。它只不過是我對於黑暗中失控感的恐懼以及對媽媽的依賴。

從中我發現:意識是可控的,當你的恐懼或情緒即將爆發時,你只需輕輕安撫它們,告訴它沒有關係,平靜下來,從容地採取措施,你將擁抱觸手可得的光明......


這世界能夠傷你最深的,竟然不是別人,而是你最親近的人......

最終,發現了嗎?一切恐怖的事物,你去想象它、那麼它將會變得無窮大、變得極其恐怖,最終把你纏入暗黑的沼澤地;而你若是不去想它,那麼它便瞬間煙消雲散。

人的意念就是如此強大無邊。世界是一個固定的、於個人而言並不那麼重要的存在,而唯一來回變動、來回塗鴉這個世界的,只是你的心和你的意念。所以想做什麼就去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成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朝那個方向走,不要有絲毫無關的意念、也不要聽周邊人們的眾說紛紜的言辭。

重要的兩點;

其一,形成積極正向的思考習慣,務必拋卻恐懼、以及其他負面情緒

其二,當情緒不佳時,要學會安撫和調控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