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之后儒家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发展吗?

言莘寸


说儒家好的,说儒家不好的,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儒家,

不了解儒家怎么能够说他好坏呢?

我认为儒家的好,在于他的变革,与时俱进

他的不好,在于他固步自封,墨守陈规

儒家是中国从古到今的一种学说,

也是中国人思想融合,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的中国文化。

孔子,在春秋时代,整合上古书籍,提出礼乐的文化观点。

佛教东进,融合吸收之后,形成宋明新理学

目前,甚至以后,儒家可能会消失,因为中国的政治已经不再需要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一直陪伴封建王朝,一起兴衰。

但是也可能,儒家学说会重新兴起。

就像传统的哲学和科学分开以后,哲学更加自由。

儒家和政治完全脱离之时,就是儒家精神自由之时。

儒家的核心,教育,道德教育,用文教化。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


通透自性


没有。以八股文为手段的科举制度,选出来的都是知经不知行的书虫;要奴才不要能臣的满清朝廷,不允许汉人形成有效的文官集团。结果就是一代代背书的奴才,没文骨,没发扬。王阳明后无圣人,哪来儒家的发展。


一起三八说


儒学自王阳明之后,至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发展。

从儒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儒家四圣,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他们分别代表了儒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孔子是创始人,孟子是奠基者,朱熹是建设者,王阳明是改革者。

儒学发展至宋明时代,达到顶峰,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有了一整套成熟完备的教育、选拔、考核机制。以至于清未被欧洲了解认识之后,认为是最好的人才选拔方式。在思想领域,除忠孝仁义之外,更增加了追求真理(儒学中称之为“理”)的内容。朱子主张求理于外物,阳明主张求理于内心,最后以“心即理”达到了内外的平衡。传统儒学至此,臻至化境。

由于阳明心学有脱离体制,不安分的成分,在满人入关后,有清一朝,视之为异端,被彻底摒弃。朱子学说,却被推崇备至。这样一来,就把知识阶层的头脑禁锢于四书五经之中,而对汉人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更加变本加厉。为了服务其统治政权,一时八股文盛行,文字狱遍地,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场面。学界流行考据和复古,读书人只能皓首穷经,钻进文字、金石考据的旧纸堆里,不敢对外面的世界多看一眼。这时的儒学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

清朝灭亡后很快赶上了“五四运动”,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儒学被放到了社会的对立面,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成了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必欲除之而后快。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历次运动无不承“五四”之余风,欲彻底斩断与儒家的联系。这时的儒学,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不得不靠边站;被誉为“新儒学”开山祖师的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用论》作者)也遭到批倒斗臭,最终含恨而亡;冯友兰本可以成为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可惜“入世”过深,没有了灵魂。

唯有跟蒋逃往台湾的钱穆,在蒋的庇护下得以安坐书斋著书立说,可惜他只能算是一个儒学的整理者、研究家,对现代儒学的发展并无太大建树。至于后来的南怀谨之流,儒学的“野狐禅”而已,被李敖骂作骗子和神棍。

所以,随着中国即将重返世界颠峰,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结合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兼收并蓄,在习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的指导下,创造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式的思想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