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孩子出生像一张白纸,但其实他们天生带有很多美好的特质,在养育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他们是父母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家长重新发现生命的美好。
昨天网上又有一个新闻事件上了热搜,四岁女童疑遭继母和生父的虐待,原本漂亮的小姑娘身上布满了各种各种被虐待的痕迹,不止一次住院,照片公布之后看着前后对比,令人心寒。
是什么让这样的事件一再发生呢?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家长要永远为真正的努力奋斗,不辜负孩子们给予家长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能量和宽恕,称职的家长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
只有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方法,才算是正确的教育,父母平时都太忙了,没有时间经常反思自己,过去的失败用行动弥补了就够了吗?但无视自己教育中犯过的错误,其实就是在为今后的错埋下隐患,不能无视过去,更不能将孩子的宽恕当做借口。
经常反省过去的不当言行,能帮助家长领会教育的真正含义,唯有思考之后的行动才是进步的父母。
在得到孩子的反馈之后,不断修正行为,一朝为父母,永远为父母,正是因为孩子不辨是非,天生宽恕,才更促使父母要自我约束,成为一个好老师,这项任务从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了。孩子无条件的原谅应该让家长更加紧迫的意识到自己需要进步,必须真正永远的为教育而努力奋斗,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孩子的宽恕来源于爱,的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应该永远都是满满的,一个孩子可能在身心上受到伤害,但是也无法打消他们和父母重新建立连接的愿望,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但那并不表示爱会随着减少。
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更容易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原谅源于理解,他们也更需要来自父母的信任和理解。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家长难免会犯错误,不过重点是孩子如何体验父母的爱,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父母始终要和孩子在和谐的分为基调中相处,宽恕不代表忘记,它有其自身的教育意义,通过爱和理解恢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平和与包容,为人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启迪,成为一个心态平和的大人,然而这一美好的期盼进展的并非顺利,父母或纠结于自己的过去,或执着于自己的权威和愤怒,或深陷与自己的付出和奉献,哪怕孩子犯下了一个不起眼的错误,都会让父母发怒和失控。
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愤怒时,都希望自己能够耐心一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爱”的惩罚,威胁,咆哮和殴打,背后隐藏的都是父母的纠结和不平和。有的父母是想要通过惩罚和训诫来让孩子吸取教训,体罚是少数,最常见的就是唠叨和吼叫,觉得孩子的诉求不合理,总是下意识的就拒绝和反驳他们。
在发泄一通之后,父母又常常会为自己刚才的言行感到后悔,但是却不会承认,反而会对孩子说“我生气吼你,都是为了你好”。孩子没有反应不代表他们毫无感觉,只是因为见证了太多次这样的行为,已经学会了用关闭心门来保护自己,愤怒越多,抗拒的心就越强。
除了明显的咆哮和惩罚之外,有的父母会用一种看起来很平和的教育方式,“威胁”看起来对孩子没有杀伤力,但其实同样会给他们带来伤害,看起来由于家长的不参与导致了孩子为自己做错事情承担了后果,可是父母的态度却在他们的眼中看起来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当然对孩子伤害最大的就是体罚和殴打,家长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在“以大欺小”,被殴打的孩子在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认知的情况下,会逐渐认同父母的行为,他们会将这种方式认为是父母另一种爱的表现,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对爱认知的扭曲。威胁,吼叫,和殴打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表面上看能够纠正孩子的行为,但是从深层次来看是在伤害孩子的心灵。
惩罚只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为了躲避惩罚,会想尽办法推卸责任,并且将精力放在是否还会被抓住,逃避惩罚上,而不是关注自身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因为父母的惩罚孩子会认为正确行为不重要,而是父母的责任。
其实大部分时候父母面对孩子的不平和,是因为自己觉得权威受到了威胁,或者是对于自身的恐惧和无能的一种发泄,孩子的行为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不能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发泄的牺牲品,更不能以爱之名一次次的伤害他们天生自带的宽恕气质,努力维护平和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