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在惠州買房”成了高頻詞?目前熱度不減?

問者提問


為什麼在“惠州買房”成為高頻詞,熱度不減?

惠州房產主要是靠深圳帶動,最近深圳房價又猛操作一波,驚動全國!

1. 深圳大量剛需在深圳買不起房,如果不考慮回老家周邊城市發展,只好向深圳周邊外溢。

2. 惠州房價在2017年上漲了一倍,目前均價在10000左右,相對深圳還是低窪。

3.廈深高鐵通車,贛深高鐵預計明年通車。使得惠深同城都市圈一體化加速。惠陽,大亞灣,惠城,仲愷是深圳客優先考慮片區。

4.疫情下危機,房產商為了加速資金回籠,紛紛推出打折促銷活動。惠州相對深圳地廣人少,二手房有價無市,短線投資客很難獲利。剛需客都喜歡買新房,造成惠州新房成交量一路走高。

5. 本人不從事房產工作,但對剛需來說,早點上車不吃虧,因為房價幾乎沒有可能大幅度下跌。(房住不炒政策不允許大漲更不允許大跌)

我是理查德,專注財富倍增策略。關注我,抓住大趨勢,實現財富逆襲。


朱哥闖海南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目前深圳樓市的異常熱度,帶動了投資需求。

我們都在說深圳落戶簡單,金融政策寬鬆,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在深圳買房最大的門檻還是房價,最便宜的地區也要兩萬多,至於小產權房一類的房屋,雖然便宜,但簡一老師其實不是很推薦。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惠州這個與深圳接壤的城市就成為了需求外溢的承接地。以目前惠陽一萬的均價,200萬可以買到不錯的三房,而在和惠陽接壤的坪山可能只能買個小兩房。

同時,大灣區的國家戰略規劃,也給惠州帶去了利好,這種區域一體化的發展策略,勢必將惠州納入深圳的都市圈內,交通、產業等一體化的趨勢會加速顯現。

那麼在惠州買房是否有風險呢?當然是有的,一個概念提出到落地,需要長時間的統籌和調整,在落地前一切都會有變數。

房價有的時候很敏感,前期宣傳的地鐵改道了,說好落地的學校落空了,都會導致區域房價出現下跌。所以,在惠州買房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最後還是老生常談,如果你在龍崗、坪山這種距離惠陽很近的地方上班,預算有限的剛需可以考慮惠陽買房自住,通勤成本在兩地巨大的房產價格差面前不值一提。


買房參謀


為什麼“惠州買房”成了高頻詞?

“在惠州買房”這句話為什麼會這麼火?

火的苗頭起於2016年,深圳提出“東進戰略”,隨後開始有大批的深圳人前來惠州置業,深圳客戶佔比一直持續上升,再到了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概念提出,並上升為國家戰略,自此,“在惠州買房”就更火了。每年有超過10萬的外地人來惠州置業,廣東客是主力,北方客也在逐年增加。

“在惠州買房”直到現在仍熱度不減,甚至有越來越火的趨勢,還有以下原因:

1. 惠州市是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裡唯一一個既緊鄰深圳又不限購的城市,吸引了全國人民來惠州的置業潮,吸引了全國資金的流入。

2. “深莞惠一體化”、“深莞惠合作圈”的推進。

3. 惠州交通規劃與深圳聯繫越來越緊密,又隨著深圳東進戰略的推進,惠州臨深板塊得到了帶動,人們認為惠州會承接到深圳發展外溢的利好。

惠州值得投資嗎?

熱度上升,同時也帶來了質疑。很多人認為惠州房地產市場有些“虛”,理由多集中在“大亞灣曾經是空城”、“惠州二手房市場有價無市”等,進而得出所謂“惠州不值得投資”的結論。

我對這些質疑的回應是,惠州是個慢熱市場,還處在規劃推進的發展過程中,短期內不要有太高的回報期望。況且大部分提出這樣質疑與結論的人都是投機投資客,一下子購入多套房,在市場發展還不夠火候時又急於獲得回報,等不及了、急著脫手就不看好市場,搖搖頭說,惠州不值得投資,這是個坑。

很多買房投資客的投資標準是,這個城市的GDP、流動人口、二手房市場。但是這個也未必一如既往的準確,更何況城市是發展的、動態的,當初惠州房價才五六千時,配套規劃欠缺時,我們一定認為這個市場不好,不適宜投資,但是幾年時間過去了,惠州城市發展越來越好,如今房價也有一萬多了,你還能說這個市場真的不好嗎?我們大部分人是想不到的。

惠州是個特殊的市場,來這裡置業的群體,投資的是看好惠州的規劃發展,外地過來的大部分是看中惠州是個舒適的城市,壓力不大,環境也好,是很多人的養老選擇。

先不談惠州是否值得投資,你如果一直關注惠州,你會發現惠州現如今的城市優勢逐漸凸顯,規劃利好方面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當中是比較好的,排得上名次的。城市很有發展潛力,發展趨勢越來越好,你說還值不值投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